溫州人講故事之,以德服人,"三老師”禮退訪師客

三老師,刑谷七甲村人,村人陳幫佔祖父,姓名,生卒時間無考。據傳,三老師武術造諧極深,武技高超,武德高尚,武。德皆受鄉人敬重。武術界素有拜壇訪師之俗,即外地(亦有當地)武師到當地武壇拜探。拜壇時,武壇主熱情接待後,安排一名優秀弟子與拜壇者切磋武藝。大凡拜壇,都有兩個目的,一是拜壇者誠心認師習藝,二則是以拜壇為名,行板壇之實,拜壇者若勝出,自己即可揚名立萬。故而拜壇時往往是以性命相搏。所謂訪師,則是對不設武壇的名師的拜訪,目的和拜壇並無區別。三老師武功名聲在外,自然時有訪師者造訪。這一日,一農人正在江邊做農活,只見江裡渡船正徐徐靠岸,在離岸約丈許時,船上一人躍身而起,一個大鵬展翅飛身上岸,雙腳離船剎那,船體猛然下沉,激起江水尺許浪波。農人一看,知道來者非等閒之輩,武功定了 得,心裡頓生警覺。來人徑直來到農人前作揖詢問,說他是平陽人,慕名而來,找警覺山三老師討教武藝,請他帶路。其實,這農人正是三老師,他一聽來人口氣不善,飛船躍岸之舉,實則炫耀武功,暗藏殺機。三老師心機一動,已有七分心譜,說,我正是三老師家的長工,請你隨我而來。

溫州人講故事之,以德服人,

三老師帶著訪師客到了家中。此時,三老師母正在灶間做飯,三老師朝著師母叫道,主家母,這位是平陽的客人,是來拜會三老師的。師母一聽。就知就裡,心裡也有了幾分譜。她對三老師說,你主家去外面辦事了。估計要一段時間才回來,你去稻坦上劈點柴來。 我先給客人燒水沏茶。三老師來到稻坦上,拿起半乾的長毛竹,信手一掌,一節毛竹落地,約半袋煙功夫,地上摞起一堆毛竹段。訪師客看到,臉色微窘。這時三老師把毛竹段抱到灶房,師母坐在柴倉前的柴凳上,隨手拿來毛竹段,用手緊握毛竹段的關節,用力一捏,竹節立刻啪的一聲爆裂,就這樣,燒開了一鍋水。 訪師客看到,臉色開始發青 ,再已無心等待 ,咪了口茶水後即。起身告辭。

溫州人講故事之,以德服人,

平心而論,訪師客的武功不定在三老師之下,三老師只所有用此方式禮退訪師客,不是因為膽怯,而是警示訪師客,讓他知難而退,他知道,高手過招,一發 不可收,招招莫不狠毒,必以性命相搏,雙方必然傷其一,他不想看到這樣的結局,足見三老師武德高,尚智慧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