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拳架(一)

拳架是由創拳的師祖根據自己對實戰的經驗總結,將提煉出的招式串聯在一起形成的“套路”,其中每個招式都有很強的攻防意義。太極拳的拳架也是如此,每一式和式與式的銜接無不是攻防一體,攻即是防,防也是攻。如果把太極拳的“攻防”理解為“守中”會更符合太極拳理!太極拳每一式的要求必須貫徹“守中”的原則,做到“守中”了,“攻防”、“八面支撐”也就在裡面了。而且太極拳不單單是靠這些招式去擊打對方,更多的是在這個招式下隱含的氣勢去影響或控制對手,讓對方失去對他自己的主導權。因此在太極拳中的招式不稱為“式”,而成為“勢”,每一勢都蘊含勢能。這點上,太極拳和其他拳種的明顯區別,也是不管哪門哪派必須在其拳法體系中需要表達的。

說回怎麼練拳架。“拳架”又稱為“盤架子”、“動樁”。我更喜歡“動樁”這個詞,因為這個詞點破了太極拳架的實質,並把各種樁功聯絡起來,形成完整訓練體系。拳架是把靜態的樁像膠片電影那樣一幀一幀地連續“播放”出來,每一式和式式連線都是一個樁。既然是樁,那必須有樁的狀態——也就是符合人體骨架規律的“中正”、“鬆通”樁態,那麼整套拳才能成為真正的“活樁”。

樁和活樁最大區別是“活”,怎麼“活”?

其實也是有階段性的“活”法:

初級階段是“腰帶手”;

中級階段是“手帶腰”;

高階階段是“外帶內”。

這幾個階段和“松——“玉樹掛寶衣”,松的次第”所提各個階段是相互映合的。

這裡主要談談“腰帶手”階段,因為它決定著學者能不能踏進太極拳之門,同時又作為整個練拳體系的基礎,必須不斷夯實強化!

這個階段主要是透過拳架練習,在動態中將身體去緊化松、去散

[sǎn]

化整,體會骨架的存在和運動規律,以及骨架如何發揮對人體的支撐作用,並把原先區域性的手臂和腿部無關聯運動,透過腰胯的運動統領協調一致起來。

提醒要點:

1。 拳架必須以樁態的“中正”和“鬆通”為前提下進行;

2。 把身體想象成一副沒有肉的骨架,用骨架來打拳。有位前輩把太極拳稱為“白骨拳”;

3。 骨架的運動是以骶骨為動源,向四周的骨骼傳遞動能(直至手指、腳趾)的運動,即“命意源頭在腰隙”。其中的“腰隙”,在我的理解,便是以骶骨為中心,與周圍相連骨骼形成松活而又穩固的樞紐區域;

4。 從下到上各骨節之間的連線是“疊放”的關係,而非“下壓”的關係,如搭積木,上面一塊積木“疊放”在下面的積木上,是一種自然的重力作用,絕不是用人力的刻意“下壓”,這種骨骼疊放的狀態也就是拳論說的“節節貫串”,會更有利於後期骨關節的鬆開。很多拳友為做到所謂的“松沉”,而刻意下壓,把骨架壓死,失去靈活性,也造成膝和踝關節加速勞損;

5。 也可以進一步想象:放鬆讓(皮、肉、骨、臓、腑)細胞間的空間越來越大,人體這團細胞向

四周

擴散(不是僅僅向下)。

其中,第3條涉及到盆骨關節的感知和鬆開,構成關節各塊骨頭(第五節腰椎、骶骨、髂骨、坐骨、尾椎骨、股骨)能夠鬆開獨立而又能協同一致。這是需要長期、耐心的松、養、練!對初學者,此關節沒鬆開前,可以把整個骨盆看作是一個整體,由骨盆帶動整個骨架運動。

有體會的拳友會發現,每個關節在一定的角度範圍內摺疊運動,即便有外力作用下,仍能在不用力的情況下保持自己身架飽滿不變形,但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哪怕是偏出一點點,都會立刻受到外力影響,自己會不自覺地用力頂抗對方來維持平衡,這個角度範圍就是“

最佳傳力角範圍

”。要使全部11組關節都在各自的範圍內協調動作,必須由腰胯為主導,其他關節為被動的運動模式來實現。如想透過主觀意識控制來完成上述關節運動,很難做到協同一致,反而顧此失彼,破壞了骨架天然結構的導力和穩固特性,被外力所乘。

因此,太極拳又稱為“小腦拳”(指由小腦脊柱神經控制的反射行為)或“自然拳”(所有的“力量”都是來自骨架的天然支撐能力,自己不需要額外用肌肉力。一用肌肉力去頂抗外力,立刻落入“非太極拳”。這一原理是骨架作為媒介,利用大地對作用力——重力或外力——的反作用力作用於對手或外物,整個過程都遵循著骨架生理和力學規律)。

說下如何檢驗拳架正確與否:當你在練習拳架的時候,不妨請朋友幫忙,檢驗方法與“松——樁功”中檢驗樁態的方法一致,請他用手抵著你的某個位置,一般為手臂。當熟練後,可以嘗試請他按住其他部位,並逐步增加按壓力量。正確的拳架與樁功一樣,你不會感受到對方的按壓力,這個狀態說明你的身形結構是在“鬆通”樁態和“最佳傳力角範圍”下的行拳。否則,你會覺得對方力量始終抵抗著你,阻礙你動作的方向。

太極拳是積跬步至千里的自然運動,慢慢練習,你會體會到他的奧妙與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