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鄉土籍貫觀念如何形成?為何中國人都安土重遷?

中國人的鄉土籍貫觀念是如何形成的?為何中國人安土重遷?

中國人的思想觀念裡通常以區域劃分人群,所謂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你是東北人,是四川人似乎差別很大,這就是鄉土籍貫觀念,中國人也一貫講究落葉歸根,安土重遷。安土重遷指住慣了本鄉本土,不肯輕易遷移。

《漢書·元帝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

中國人非常講究鄉土籍貫觀念,但這種觀念到底是從什麼時候形成的呢?關乎原因,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儒家文化根深蒂固

中國社會傳統以為社會結構主體,中國人向來重視家庭,歷代統治者也宣揚以“孝”治天下,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以宗族,血緣關係為主,形成了非常有中國特色的姓氏文化和地緣認同。

中國人的語言詞彙中的很多地方都反映了這一點,比如地望,籍貫,鄉里鄉親,落葉歸根,認祖歸宗等。

中國人的鄉土籍貫觀念如何形成?為何中國人都安土重遷?

儒家思想開創者:孔子

儒家思想起源於春秋,興起於漢。核心內容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雖然我們所熟知的儒家思想主要是仁,但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一個基礎,更是把“孝”提到了更高的高度。百善孝為先,

孝不僅僅是對父母的贍養,而是著重對父母的尊重,孔子的孝思想中認為,如果缺乏孝,贍養父母就視同於飼養犬。

孔子留下的文字記載中,還有“父母在,不遠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等

宋明理學時代更是把孝道作為道德論裡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更是提倡父權絕對化

。盡孝,很大一個程度就是陪伴在父母身邊,盡到一個子女的責任,所以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這種儒家孝文化的影響下逐漸的形成了這種故土情。儒家思想可以說是貫穿了中國的文明史,所以說中國人的故土情懷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二、秦漢至明清官吏籍貫禁限與其他國家相比較,我國古代傳統的行政方式的一個不同之處就在於對官吏任用的籍貫禁限。地方官吏迴避本籍原本只是一個地域限制,但迴避本籍往往會牽扯到家庭血緣關係。

從歷史程序來說,自秦漢大一統之後,中央政權為防止地方勢力對中央集權的威脅,便開始採取地方各級官員迴避本籍的方式

。西漢時期即有地方各級監官長吏不得任用本籍人的禁止限制制度,地方長官刺史不得錄用本州人,郡守國相不得使用本郡人,至於縣令、長、丞、尉禁用本縣人,也禁用本郡人。都是防止鄉土籍貫觀念影響地方治理。

中國人的鄉土籍貫觀念如何形成?為何中國人都安土重遷?

國子監

東漢中葉以後復有“不得對相監臨法”及“三互法”。兩宋時期,由於宋太祖本人就是靠地方起家,更是將加強中央集權作為基本國策,極大削弱地方經濟和軍事實力,加強中央對地方統治,防止唐中葉後藩鎮割據局面的重演,所以兩宋時期中央政府對官吏任用的籍貫禁限比隋、唐更是嚴密。

清代,官員籍貫禁限條例絲毫未減弱。其中有對河工及鹽務等人員的籍貫禁限,還有因血緣及特殊人事關係而牽連到籍貫限制的

“親族迴避”、“師生迴避”

等事例。

縱觀兩千多年來中央對官吏籍貫的禁限,其中雖然有幾百年沒有實行,但但凡是政權比較穩定的朝代都大多實行了對官吏的籍貫禁限。特殊的管理制度大大地增強了統治階級對籍貫的觀念。也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鄉土籍貫觀念。

三、科舉制度的影響

科舉是中國官制史上的巨大進步。使政府治理得以系統化和精英化。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漢末以後,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不再適用於社會的發展,

它最早起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明、清兩朝興盛,廢除於清朝末年。

根據史書記載,

從隋文帝開皇七年(公元587年)的進士科算起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期間存續了1300多年,

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並對世界其它政府文官考核治理國家提供借鑑。科舉制改善了政府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

中國人的鄉土籍貫觀念如何形成?為何中國人都安土重遷?

中國科舉博物館

明洪武二年(1369)詔天下各府州縣皆置學校,科舉考試與現在高考有相同之處,本地人屬於本地考生,科舉與學校全部根據地籍,科舉制度對籍貫觀念的養成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當時的門第觀念之中,科舉成為一個個普通家庭的希望,中舉之人不但可以讓自身家庭揚名立萬,更是一個宗族的光宗耀祖。所以幾千年來,科舉不止是一個人的目標,更是一個家庭一個地區的共同希望。科舉與家族地域的關係也是影響中國人故土情懷的一個因素。

四、中國各地自然條件差異明顯

恬靜舒適的北京四合院最具有北方住宅的代表性,西北則是以黃土高原的窯洞聞名,各地域衣食住行習慣皆不同,也是影響中國人鄉土觀念的一個重要因素。

俗語有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不同地理環境,地域出生之人,到哪裡都有故鄉的印記,無論是飲食方言,還是愛好習俗;由於地理因素,同一個地方人的性格,生活習慣具有高度相似性。

相似的特徵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親切感;

中國人的鄉土籍貫觀念如何形成?為何中國人都安土重遷?

鄉土中國

在很多鄉村,包括郊區城市,一個古老家族的繁衍,主要是依地理環境,

所以一提到同鄉,就會認為是一個祖宗的後代,地域加上血緣結合,無形中就加重了中國人心裡的鄉土籍貫意識;

中國地域廣闊,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現代漢語雖然統一了地方的文字,但是各地區還是有不同的方言,分佈的區域很廣。方言之間的差異表現在語音、詞彙、語法各個方面,尤其是語音方面

。當在異地他鄉,吃不慣當地食物,聽不懂當地方言便會瘋狂加深思鄉之情,這個時候會無形中加深心中的籍貫意識、故土情懷。

中國人的鄉土籍貫觀念如何形成?為何中國人都安土重遷?

中國方言文化

總結:

其實從國家整體發展方面來說,這種鄉土觀念太重也有一定的消極影響。

鄉土觀念強,容易導致社會階級化、區域化,導致地域發展的不平衡,國民貧富差距的加重

,尤其是中國是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對社會的全面化進步和國民間的團結有負面影響。但是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各地交通聯絡的加強,這些影響也越來越微乎其微。

但總的來說,不論是鄉土意識還是籍貫觀念,都是一個個家庭的核心,是中國幾千年來優秀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

這種對自己鄉土的懷念,其實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敬仰,這種感情,就像是生命之樹深深根植於自己文化的土壤。

參考資料: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田廣林主編

《中國社會風俗史》秦永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