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體育運動的那些變遷

勿庸贅言,全球化的今天,在諸多領域都遙遙領先的中華民族,正在逐漸成為一個體育強國。中華文明,以其發明創造、以及對文化的熱愛而享譽海外,在體育運動方面同樣輝煌燦爛。據查閱相關史料,中國古代的體育運動發展可以上溯至五千年前,讓人不自覺會對中華先人的創新意識而折服,暫且擷取其中幾項古代體育運動的變遷以為拋磚引玉。

古代中國體育運動的那些變遷

圖為清代郎世寧《塞宴四事圖》區域性摔跤(今藏故宮博物院)。

作為古老技能的射箭

射箭是人類最早的活動之一,遠在成為一項體育運動之前,射箭就早已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技能之一。弓箭具有強大的殺傷能力,增加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威力。春秋時期,孔子認為老師應教導學生透過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來修身。孔子以為:“射”不但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不過,射禮作為古時的射箭比賽,比賽規則跟我們今天看到的不太一樣。他們需要表現出射箭的動作優雅,且合乎音樂節拍,並且對周圍的長輩上級畢恭畢敬。甚至,當射禮比賽中的對手帶著比較高的頭銜時,必要時,他們甚至要主動的輸掉比賽。

古代中國體育運動的那些變遷

圖為春秋時期鄉射禮繪圖(詳見《儀禮·鄉射禮》)。

到了漢代,隨著鐵製器械的發展,青銅箭鏃逐漸地向鐵箭鏃發展。射箭運動除了在實踐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理論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總結。比如,《漢書∙藝文志》記載的射法就包括《李將軍射法》、《魏氏射法》等等有八種六十九篇之多。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射箭出現了專業的比賽,據《魏宗室常山王遵傳》記載:當時的北魏孝武帝在洛陽的華林園舉行了一次射箭比賽,他把一個能容兩升的酒杯,懸於百步之外,讓19個運動員進行競射,最後誰把這個酒杯射著了,誰就把這個酒杯據為己有,這在當時叫“獎盃賽”,在中國體育史上,這估計是最早的一次獎盃賽的記載。

古代中國體育運動的那些變遷

圖為清代王致誠《乾隆射箭油畫掛屏》(今藏故宮博物院)。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一直到隋唐,射箭活動得到了巨大發展。唐代武則天設立了武舉制,在武舉制裡規定了九項選拔和考核人才的標準,其中五項是射箭,包括長跺、馬射、步射、平射還有筒射等等。從唐代到宋代,整個射箭在民間更為普及,據有關史料記載:在當時的河北一帶,民間組織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個,參加的人員有三萬多,這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專業運動員組織。到了清代,由於滿族人入主中原,把少數民族的射箭活動也帶入中原,射箭得到了更廣泛的開展。清康熙61年(1722年),曾將“木蘭秋獮”定為恆制,把承德作為涉獵的一個重要活動場所,提高了整個射箭的開展。其時,由於射箭活動比較普及,加上清代中後期西方的火器在中國進一步普及,射箭逐漸地從軍事領域退出,演變為一種純粹的射箭比賽。

古代中國體育運動的那些變遷

圖為戰國時期的青玉行氣銘飾及其銘文(今藏天津博物館)。篆書銘文:“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其舂在上,地其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戰國時期的青玉行氣銘飾,是中國古代關於氣功修練的最早記錄。

作為現代足球起源的蹴鞠

國際足球聯合會技術委員會主席布拉特,曾在亞洲足聯舉辦的教練員訓練班上所作的《國際足球發展史報告》中寫到:“足球發源於中國”。不過,古代中國不稱為足球,而稱之為蹴鞠。據《戰國策》記載:蘇秦當了趙相,為了聯絡齊國共同抗秦,他對齊宣王說,齊國是一個大國,有二千里土地,數十萬軍隊,僅臨淄一個城市就有七萬戶,人民富庶殷實,都喜歡以吹竽、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為樂。這樣的富強國家,怎能俯首聽命於秦呢?……從中可以推測:齊宣王(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時期,距今2300多年前,在中國的臨淄城(今山東淄博市)就已經較為廣泛地開展了蹴鞠活動。

古代中國體育運動的那些變遷

圖為山東出土的蹴鞠舞畫像圖。

不過,西漢學者劉向在《別錄》中寫到:“蹴鞠,傳言黃帝所作,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眾所周知,黃帝是傳說中的部落首領,距今約五千年,當時還沒有文字記載,所有的社會文化,都是口口相傳遺留下來的。所以,五千年前是不是就創造了蹴鞠運動,按照目前的考古發現,仍然沒有定論。但是,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文字記載,都足以說明中國是世界上足球起源最早的國家。

蹴鞠,因其衝撞性,最初是作為一種軍事上訓練的活動出現在戰國時期。隨後,這項運動從軍隊傳到了漢代的皇家宮廷裡。之後傳到上流社會中,這給王宮貴族們帶去了極大的樂趣。據《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原出身於楚國沛縣豐邑的庶民。劉邦當了皇帝之後,把劉太公和劉溫接到了長安城的未央宮中養老。二老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住的是豪華的大廈,看的是歌舞伎樂,但他對此並不滿意,終天悶悶不樂。於是,劉邦派親信到劉太公處打聽,原來劉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層,接近敗夫走卒、屠狗殺牛之輩,一天工作之後的娛樂活動就是鬥雞、蹴鞠。而現在住在未央宮裡,沒有過去的老朋友,沒有鬥雞、蹴鞠,總感到不是味。於是,劉邦就下了一道聖旨,在長安城東百里之處,仿照原來沛縣豐邑的規模,造起一座新城,把原來豐邑的居民全部遷住在新城,劉太公和劉溫也遷住到那裡。從此,太公又“鬥雞、蹴鞠為歡”,這才心滿意足。這個故事可以側面論證:在戰國時期,足球已是城市下層人民喜愛的娛樂活動。

古代中國體育運動的那些變遷

圖為唐宋時期蹴鞠門示意圖(詳見《蹴鞠譜球門格範》)。

按相關記載:蹴鞠比賽時,球隊規模並不固定,從十二人到十六人不等。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球的製作技術也有所改進。漢代的球,是把兩片不規則的皮革合成球的形狀,中間緊緊塞入羽毛而製成,不過這樣的球又重又硬不易控制,而且很難把它踢高。唐代的制球工藝,有兩大改進:其一是把兩片皮合成的球殼改為用八片尖皮縫成圓形的球殼,球的形狀更圓了;其二是把球殼內塞毛髮改為放一個動物尿泡,噓氣閉而吹之,成為氣球。球體的改進,帶來了踢球方法和踢球技術的改變。漢代因為球是實心的,不能踢高,所以球門是就地建築。唐代的球體輕了,可以踢高,球門就設在兩根三丈高的竹竿上。在踢球方法上,漢代是直接對抗分隊比賽,雙方隊員身體接觸就象打仗一樣。唐代分隊比賽,已不是直接對抗,而是中間隔著球門,雙方各在一側,以射門數多者勝。高球門的射門,從足球技術來說,是一種發展;而間接對抗,從體力訓練來說,卻是足球運動的一個退步。

古代中國體育運動的那些變遷

圖為唐代美女蹴鞠繪圖。

由於球體輕了,又不用激烈的奔跑爭奪,唐代開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門的,以踢高、踢出花樣為能事,稱為“白打”。唐代不僅有了女子足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術還很高超。據唐代康駢《劇談錄》記載:京兆府的小官吏王超,有一天走過長安城勝業坊北街,“時春雨初霽,有一三鬟女子,年可十六八,衣裝襤樓,穿木屐於道側槐樹下。值軍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數丈,於是觀看漸眾”。這個三鬟女子能夠接住軍中少年踢漏的球,而且穿著木展,一腳把球踢了數丈高,是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從中可見,當時足球活動的普及程度。

古代中國體育運動的那些變遷

圖為東漢伍伯畫像磚拓本。在漢代,“伍伯”即職業跟隨馬車跑步的人,在高階官吏的馬車前做鳴聲開道的工作。

作為紳士運動啟蒙的捶丸

在今天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裡的元代壁畫中,其中有一幅:上面雲氣升騰,樹石間的平地上,兩個男子身穿硃色長袍,右手各握一短柄球杆,左邊一人俯身做擊球姿勢,右邊一人側蹲注視前方的洞穴。這副畫面反映的場景讓人產生了些許疑問,他們是不是在打高爾夫球呢?據相關考證,這是我國古代的捶丸運動。“捶”即擊,“丸”即球。在北京申奧期間,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看見這副壁畫時,曾風趣地說:“原來中國人在元代就開始打高爾夫了。”

古代中國體育運動的那些變遷

圖為元捶丸圖壁畫(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明應王殿壁畫)。

不過,據相關出土考證,捶丸運動何止起源於元代,宋代就已有了,參加者不僅有小孩、還有婦女。據《丸經》記載:中國在宋朝已出現捶丸運動,當時最愛追逐“小白球”的帝王當屬宋徽宗與金章宗。兩位帝王熱心以古為師,讓球技精益求精。至於帝王的球杆,則以純金打造緣邊,頂上綴飾玉器,結束球戲後,兩人的球具不裝在球袋而收藏在錦盒中,即所謂“盛以錦囊,擊以彩棒,碾玉綴頂,飾金緣邊。”

現在很多人認為,高爾夫球原最早出現於歐洲的蘇格蘭或者是荷蘭。但是,《丸經》和中國古代捶球的出現,又讓人們提出了新的疑問。高爾夫這項紳士運動是否也是發源於中國呢?當然,這就需要進一步詳實的考據和論證。

古代中國體育運動的那些變遷

圖為1914年清華大學的足球隊。

正是由於中國體育運動的源遠流長,才使得當今中國的體育事業可以厚積薄發、傲然屹立於世界體育之林。古代中國的體育運動,是中國獨特東方傳統文化的產物,根植於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之上,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它們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與世界其它的文化遺產一樣,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