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說話的時機

有俗語說“病從口入,禍從日出”,說明說話要慎重。口語是有即對性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如果說錯了話,即使事後解釋,也難以完全挽回影響。所以說話能得到好處,是很不容易的,若是要想招致災禍,倒是唾手可得。因此明智的人,對人一般是唯唯諾諾,可以不開口便三緘其口。

戰國時,楚王的寵臣安陵君能說善道,很受楚王器重。但他並不遇事張口就說,而是很講究說話的時機。他的朋友江乙問他:“您沒有一寸土地,又沒有至親骨肉,然而身居高位,享受優厚的俸祿,國人見了您,無不整衣跪拜,無不接受您的號令,為您效勞,這是為什麼呢?”

安陵君說:“這是大王太抬舉我了。不然哪能這樣!”

江乙便不無憂慮地指出:“用錢財相交的人,錢財一旦用盡,交情也就斷了;靠美色相交的人,色衰則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臥席磨破,就遭遺棄;得寵的臣子不等車子坐壞,已被驅逐。如今您掌握楚國大權,卻沒有辦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著急,覺得您的處境太危險了。”

安陵君一聽,恍然大悟,畢恭畢敬地拜問江乙:“既然這樣,請先生指點迷津。”

江乙說:“希望您一定要找個機會對大王說‘願隨大王一起死,以身為大王殉葬。’如果您這樣說了,必能長久地保住權位。”

安陵君說:“謹依先生之言。”

但是,過了很長時間,安陵君依然沒有對楚王提起這話。江乙又去見安陵君,說:“我對您說的那些話,您為何至今不對楚王說?既然您不用我的計謀,我就再不管了。”

安陵君急忙回答:“我怎敢忘卻先生的教誨,只是一時還沒有合適的機會。”

又過一段時間,機會終於來了。楚王到雲夢澤打獵,一箭射死了一頭狂怒奔來的野牛。百官和護衛歡聲雷動,齊聲稱讚。楚王也高興得仰天大笑,說:“痛快啊!今天的遊獵,寡人何等快活!待寡人萬歲千秋之後,你們誰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樂呢?”

此時,安陵君抓住機會,淚流滿面地走上前來,說:“臣進宮就與大王同共一席,出宮與大王同乘一車,如果大王萬歲千秋之後,我願隨大王奔赴黃泉,變做蘆草為大王阻擋螻蟻,那便是臣最大的榮幸。”

楚王聞言,大受感動,隨即正式設壇封他為安陵君,對他更加寵信了。

《淮南子·道應》雲:“事者應變而動,變生於時,故知

時者

無常行。”安陵君的過人之處,便在於他有充分的耐心,懂得把握時機,等待楚王歡欣而又傷感的那個時刻。此時,動情表白,感人肺腑,愉悅君心,終於受封,保住了長久的榮華富貴。

掌握說話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