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見龍!它為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龍。

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

龍文化的歷史淵源頗深。早至甲骨文時期,就可以看見“龍”的象形字。

“玉”見龍!它為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圖 | 甲骨文中的“龍”

有的學者認為,龍文化有可能源於圖騰崇拜。這種文化被保留傳承了下來,聞名中外,因而我們也被稱為“龍的傳人”。

今天,我們不難在文物中發現龍的身影。在這之中,有一件國家瑰寶擁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它也跨越時代重現了祖先工藝技術。

它便是有“

中華第一龍

”之稱的玉龍。

細看玉龍

碧玉龍,通高260毫米。其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它的軀體捲曲如鉤,全身光潔明亮,雕琢精美。

“玉”見龍!它為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圖 | 玉龍 | 現藏於國家博物館

它的雙眼像水滴一般,脊背上鬃毛飛揚飄逸,好似在水中游弋,又像在雲中翻騰。

“玉”見龍!它為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圖 | 玉龍的眼睛 | 選取自影片《國博珍藏雲欣賞》

不可思議的地方是,它的背部有一個精緻的小孔。如果引線穿孔將其懸掛,玉龍的首尾兩端剛好處於一條水平線上。

“玉”見龍!它為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圖 | 懸掛玉龍,首尾持平 | 選取自影片《國博珍藏雲欣賞》

精雕細琢,巧奪天工!這讓人不得不驚歎祖先的手工技藝之高超!

玉龍與紅山文化

這件玉龍文物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紅山文化遺址,而它的出土地也因此被稱為“中華玉龍之鄉”。

這裡的紅山文化稱得上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其主要分佈於西遼河流域和大淩河流域,以內蒙古赤峰市和遼寧省朝陽市為中心分佈區域,松山區為核心分佈區域。

其年代跨度為公元前4710年到公元前2920年,是一種農耕經濟發達的原始文化。

“玉”見龍!它為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圖 | 紅山文化還原 | 選取自節目《文化大百科》

紅山文化的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都比較發達。

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之牧、漁、獵並存。其有璀璨的陶器文明,併兼有細石器和新石器時代文化。

這一時期的玉雕工藝水平很高,透過磨製加工而成。據考古統計,紅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已達近百件,件件都足以展現精美的藝術價值。這其中,除今天所提到的碧玉龍外,還有玉龜、玉鳥、勾雲形玉佩等。

“玉”見龍!它為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圖 | 勾雲形玉佩 | 現藏於遼寧博物館

而在這之中發現的碧玉龍,是紅山文化中的重要文物。它讓中國人找到了龍的源頭,也印證了玉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的淵源歷史。

碧玉龍像是拂去遠古文明塵封已久的神秘,尋著這條線索,我們逐漸發現了更早的龍形蹤跡。

玉龍與早期玉文化

紅山文化出土的碧玉龍以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細部運用了浮雕、淺浮雕等手法。其造型獨特,工藝精湛,生機勃勃。

這一時期的玉器造型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其重點部位突出,展現著不同於一般特徵的神韻。

龍雖然只是我們傳說中的神獸,但碧玉龍所展現的形態,活潑生動,拙樸豪放。

“玉”見龍!它為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圖 | 選取自內蒙古新聞聯播

紋飾也能體現一個時代的思想、審美,以及信仰。紅山玉器的表面多光素無紋。

玉龍的額部或顎底有斜方形網紋,和表現眼部、牙齒的細暗紋,通體光滑。同時,玉龍還應用了瓦溝紋,即在圓雕玉器上磨出平整勻稱的凹槽形紋飾。有些淺浮雕紋理若隱若現,眼觀甚至不易看清,用手觸控反而觸感明顯。

“玉”見龍!它為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圖 | 選取自內蒙古新聞聯播

紅山玉器各部位過渡也十分自然。且,不論動物或器物,一般都有穿孔。不過目前尚不知這種穿孔的玉器的具體作用。

沁色也能體現古老玉器的年代,更是判斷真偽的重要依據。因時間久遠,外部侵蝕條件下生成的沁色,常伴有侵蝕的共生物質。

誕生於紅山文化的玉龍,於墨綠色通體上常見不同色沁出現於皮殼之下。

“玉”見龍!它為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圖 | 選取自內蒙古新聞聯播

因玉龍埋藏多年,表面有後天形成的自然舊色和包漿。玉龍的包漿較厚,分佈均勻自然,甚至有自內而外的統一光澤。這是不同於拋光後呈現的玻璃光的。

玉龍與龍文化

有著“中華第一龍”美譽的紅山碧玉龍,表現了中國早期的龍的形象。它的身上充滿了力量,寄託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雖然後來我們又發現了更早的龍形蹤跡,但紅山碧玉龍的地位無法改變。

//

結語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

龍的形象不斷演變,

其神話色彩逐漸淡去,

但它的文化內涵、

思想意蘊卻愈加豐富。

踔絕天工傳萬代,

蛟龍得水鑄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