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漢書·地理志》(十四):南陽郡

一、《漢書·地理志》原文

南陽郡

秦置。莽曰前隊。屬荊州。戶三十五萬九千三百一十六,口一百九十四萬二千五十一。縣三十六:

故申伯國。有屈申城。縣南有北筮山。戶四萬七千五百四十七。有工官、鐵官。莽曰南陽。

犨 杜衍

莽曰閏衍。

侯國,莽曰南庚。

育陽

有南筮聚,在東北。

博山

侯國。哀帝置。改順陽。

涅陽

莽曰前亭。

陰 堵陽

莽曰陽城。

衡山,澧水所出,東至入汝。

山都 蔡陽

莽之母功顯君邑。

新野 筑陽

故穀伯國。莽曰宜禾。

棘陽 武當 舞陰

中陰山,瀙水所出,東至蔡入汝。

西鄂 穰

莽曰農穰。

育水出西北,南入漢。

安眾

侯國。故宛西鄉。

冠軍

武帝置。故穰盧陽鄉、宛臨駣聚。

比陽 平氏

《禹貢》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東南至淮浦入海,過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青州川。莽曰平善。

故國。厲鄉,故厲國也。

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

故國。都尉治。

朝陽

莽曰厲信。

魯陽

有魯山。古魯縣,御龍氏所遷。魯山,滍水所出,東北至定陵入汝。又有昆水,東南至定陵入汝。

舂陵

侯國。故蔡陽白水鄉。上唐鄉,故唐國。

新都

侯國。莽曰新林。

湖陽

故廖國也。

紅陽

侯國。莽曰紅俞。

樂成

侯國。

博望

侯國。莽曰宜樂。

復陽

侯國。故湖陽樂鄉。

詳解《漢書·地理志》(十四):南陽郡

汪遠孫撰《漢書地理志校本》(影印版):“南陽郡”

二、南陽郡概述

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因此,所謂“南陽”,特指位於大山之南的廣袤原野。在春秋戰國時,被稱為“南陽”的地區頗多,例如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的地區,晉國的“南陽”指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地區。本篇所講的南陽郡,則是原屬於楚國的一個“南陽”,是位於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的地區,現在稱為南陽盆地。

南陽盆地四周有群山拱衛,北為伏牛山,東為桐柏山,西依秦嶺,南部為大巴山餘脈,東南部為大別山。盆地中央是海拔80~120米的沖積平原。

這一地區,在夏代曾是夏王國的核心區域。

《史記·貨殖列傳》曰:“穎川,南陽,夏人之居也。”《漢書·地理志》亦載:“穎川、南陽,本夏禹之國。”在西周時,是受到高度重視的周之“南土”(包括南陽盆地和淮河上中游地區),而楚國最初也興起於南陽盆地的西陲,即丹陽之地。春秋時,楚國北上爭霸、問鼎中原,南陽盆地是其立足的門戶,楚人稱之為“宛、葉”之地。

戰國後期,南陽盆地被秦國吞併。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秦將白起攻楚,奪取了宛地。

二十七年(前280年),“赦罪人遷之南陽”。三十五年,正式設立了南陽郡,治所在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漢代仍設南陽郡,屬荊州。西漢時,宛縣為天下五大都會之一。東漢時,南陽郡被封為南都、

尊為帝鄉,是天下第一大郡、經濟文化重心。

秦漢時南陽郡的轄區,大部對應於今天河南省南陽市的區域,另外還包含河南省的

魯山、葉縣、舞陽、舞鋼、嵩縣、盧氏、欒川的一部分和湖北省的棗陽市、襄陽市襄州區、襄陽市樊城區,老河口市以及隨州市一帶。

根據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統計,南陽郡轄區共有人口1942051人,有編戶359316戶。其中,作為郡治的宛縣有47547戶,約佔13%的比例。

南陽郡從秦漢一直沿置到隋唐時期。三國以後,南陽郡的轄境逐漸縮小。南北朝時,東晉、 南朝梁、東魏曾僑置過南陽郡。北魏、西魏、南朝梁還另設過同名的南陽郡。隋唐時期,南陽郡曾兩次廢而復置,唐

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改郡稱州之後不再設定(改為鄧州)。

三、南陽郡屬縣的情況

西漢末的南陽郡下轄36個縣:

1.宛縣。

西周初為謝國。周宣王時封妻舅於此地,為南申國。春秋時楚國滅申,在此地建宛邑,是天下聞名的冶鐵中心。秦置宛縣,為南陽郡治。治所即今河南省南陽市。

新莽末,劉秀起兵於此;綠林軍所立更始政權,亦曾在此建都。

【北筮山】即今南陽市區北側的獨山(

古稱豫山,又名預山、序山

),以產玉聞名。獨玉是我國四大名玉之一,已有近六千年的開採史。

2.犨

chōu

縣。

本春秋鄭邑,後屬楚。秦置縣。《左傳· 昭公元年》: “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犨、櫟、郟。鄭人懼。”《史記·高祖本紀》: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沛公與南陽守齮戰犨東”,即此地。治所在今河南省魯山縣東南五十五里。

3.杜衍縣。

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置為侯國,封

王翳為杜衍侯於此地。後改為縣。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南潦河鎮一帶。東漢廢入宛縣。《後漢書·祭遵傳》:東漢建武三年(27年),“遵引兵南擊鄧奉弟終於杜衍,破之”,即此地。

4.酇

zàn

縣。

秦置縣。治所在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西漢改為酇侯國。漢高祖六年

(前201年)

封蕭何為酇侯於此地。東漢復為酇縣。

注:漢代沛郡另有一個

酇縣,但這個“酇”讀

cuó,

其實是古字“

”的改寫。該

酇縣在西漢時亦非侯國。

5.育陽縣。

一作淯陽縣。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南六十里、白河西岸。

6.博山侯國。

原為順陽縣,因“在順水之陽”而得名。

治所在今河南省淅川縣南丹江、淅水會合口東南十里丹江水庫內。西漢綏和二年(前7年)改為博山侯國。《漢書·孔光傳》:成帝崩,“即其夜於大行前拜受丞相博山侯印綬”,即此。東漢明帝時複名順陽縣。

7.涅陽縣。

因位於

涅水(今趙水)北岸而得名。

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置

涅陽侯國,封呂勝為涅陽侯。文帝五年改為縣。武帝元封四年

(前107年)封

路最為涅陽侯,太初二年改為縣。

治所即今河南省鄧州市東北五十四里穰東鎮。《晉書·王如傳》:永嘉中,王如領導流人起義,“杜蕤悉眾擊如,戰於涅陽,蕤軍大敗”。即此地。隋初改名課陽縣。

8.陰縣。

西漢置。治所在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

9.堵陽縣。

本戰國楚邑。秦置陽城縣。《

史記

·曹相國世家》: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從南攻犨,與南陽守

戰陽城郭東”,即此地。西漢改名堵陽縣,因“在堵水之陽”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方城縣東六里。《後漢書·朱祐傳》:建武二年(26年),“更封朱祐為堵陽侯”,即此地。西晉屬南陽國。南朝宋改為赭陽縣。

10.雉縣。

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南省南召縣東南。西晉屬南陽國。南朝宋廢。

【衡山】雉縣之“衡山”,即古雉衡山(今鹿鳴山),是澧水(今沙河支流澧河)的發源地。澧沙水系原本匯入古汝水,元代汝水改道後,變成了穎水的上游支流。

11.山都縣。

秦置縣。治所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西北。東漢移治今湖北谷城縣東南。東漢建武三年(27年),岑彭攻秦豐,詐稱將西擊山都,即此地。

12.蔡陽縣。

西漢置縣。治所在今湖北省棗陽市西

琚灣鎮古城村

。東漢改為蔡陽侯國。建武十三年(208年)封城陽恭王祉子平為蔡陽侯,靈帝封張酺子根為蔡陽鄉侯,並即此地。三國魏復為蔡陽縣。

13.新野縣。

春秋、戰國時名烝野。秦為穰縣地。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置新野縣。治所即今河南省新野縣。《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劉表使備“屯新野”,即此地。

14.筑陽縣。

西周初為谷伯國,

嬴姓

,春秋時滅於楚。

秦置筑陽縣,因在築水之陽而得名。治所在今湖北省谷城縣東北四里。西漢初、東漢初曾改為侯國。西漢惠帝二年(前193年)

封蕭何子延為筑陽侯。東漢建武二十八年(52年)封吳漢之孫盱為筑陽侯。

15.棘陽縣。

西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置棘陽侯國,封杜得臣為棘陽侯。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改為縣。因在棘水之陽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南。北魏改名南棘陽縣。

16.武當縣。

西漢置縣,因縣有武當山而得名。治所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關門巖北。東漢光武帝封鄧棠為武當侯,建侯國於此地。永建元年(126年)國除復為縣。地處漢水中游,為東南趨荊、襄,西北至漢中的水陸交通要衝。

17.舞陰縣。

西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省泌陽縣西北五十八里古城寨。東漢建武三年(27年)封岑彭為舞陰侯於此地。隋開皇初改為顯岡縣。

【中陰山】《水經》曰上界山,

郭璞注稱即《山海經》裡的葴山,《太平寰宇記》、《泌陽縣誌》等文獻多稱為中陽山,是今河南省泌陽縣黃山口鄉東北的大寨子、韭菜皮等山的合稱。該山是

瀙水的發源地。瀙水本是古汝水的支流,元代後成為汝水源頭,即今之南汝河。

18.西鄂縣。

西周時為鄂國,為黃帝后裔,姞姓。春秋時屬楚,稱鄂邑(或即楚都鄂郢)。西漢置縣,為與江夏郡之鄂縣區別,故稱西鄂縣。

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縣北五十里石橋鎮鄂城寺。

《三國志·魏書·杜襲傳》:建安初年,太祖“以為西鄂長”,即此地。

19.穰

rǎng

縣。

春秋時為楚國之

穰邑,以“禾實豐登”之義取名。

秦置

穰縣。

治所在今河南省鄧州市。

20.酈

[zhí]

縣。

戰國時為楚之酈邑。《史記·楚世家》:頃襄王十八年(前281年),楚人說王曰: “楚之故地漢中、析、酈,可得而復有也。”即此地。

秦置縣。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北。東漢移治今河南省內鄉縣北十里。

【育水】或稱淯水,即今白河。

發源於河南省

南召縣

境內(在秦漢

酈縣的西北面

),流經南陽市、新野縣,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與唐河交匯,稱

唐白河,

在襄州區

張灣鎮

匯入

漢江

21.安眾侯國。

原為宛縣之西鄉。漢武帝

元朔四年(

前125年)置為侯國,封長沙定王子劉丹為安眾侯。

治所在今河南省鄧州市東北。東漢、三國魏仍之。西晉廢入宛縣。

22.冠軍縣。

漢武帝

元朔六年(前123年)將穰縣之盧陽鄉、宛縣之臨駣聚兩地劃出,置為侯國,封霍去病為冠軍侯。因霍去病出徵匈奴,功冠諸軍,故曰冠軍。治所在今河南省鄧州市西北三十八里湍水西岸冠軍寨。後改為縣。唐貞觀元年(627年)縣廢。

23.比陽縣。

西漢初置比陽縣,因在比水之陽而得名。治所即今河南泌陽縣。

24.平氏縣。

西漢置縣。

治所即今河南省桐柏縣西北平氏鎮。

【桐柏大復山】《尚書·禹貢》

:“

道淮自桐柏”;(導山)“熊耳、外方、桐柏,至於倍尾。”

狹義的桐柏山指今桐柏縣南以太白頂為中心的山地。廣義的桐柏山脈,指起於

南陽盆地

東緣,東南至

武勝關

,西南至湖北的廣水、隨州、棗陽一線的廣大山地,東與

大別山脈

相接。大復山是指今桐柏縣北部的山地,也屬於廣義講的桐柏山的範圍。淮河發源於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的河谷,東流入海,漢代的入海口在

淮浦縣(今江蘇漣水縣)的境內。

25.隨縣。

西周至春秋為隨國,

姬姓。戰國時楚滅隨,置隨縣。

秦漢因之。

治所即今湖北省隨州市。縣有厲鄉,西周至春秋時為厲國,在

今湖北省隨州市東北殷店(舊稱殷家店)一帶

26.葉縣。

春秋時為楚國之葉邑。《春秋》魯

昭公十八年:“葉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楚國封

沈諸梁於此地,號為“葉公”。秦置縣。

治所在今河南省葉縣南二十八里舊縣。

27.鄧縣。

西周時為古鄧國,曼姓。春秋時滅於楚。秦置鄧縣,

兩漢至魏晉因之,北周廢。

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陽市

西

鄧城村。東漢建武三年(27年)岑彭擊敗秦豐於鄧,即此地。

28.朝陽縣。

西漢置。因“在朝水之陽”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南鄧州市東南刁河南岸。南朝宋廢。

29.魯陽縣。

本戰國魏之魯陽邑。西漢置縣,因縣居魯山之陽而得名。治所即今河南省魯山縣。北魏改名山北縣。北周又改為魯山縣。

【魯山】

一名露山。在今河南省魯山縣東十八里。滍水即今沙河,是

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的

一級支流,

發源於

魯山縣境內的伏牛山東麓。昆水即今灰河,一名輝河,源出魯山縣東南,東流至舞陽縣北舞渡鎮匯入沙河。

30.舂陵侯國。

本為蔡陽縣之白水鄉。西漢

初元四年(前45年)改封舂陵侯劉仁於此地。治所在今湖北棗陽市南。東漢改為章陵縣。該侯國之上唐鄉,春秋時為唐國,國都在今隨州市唐縣鎮。

31.新都侯國。

原為新野縣都鄉。

西漢永始元年(前16年)設為侯國,封王莽為新都侯。治所在今河南省新野縣東南四十里九女城。東漢廢。

32.湖陽縣。

西周時為古

蓼國,春秋時亡於楚。

秦置湖陽縣,或作胡陽縣。治所在今河南省唐河縣南六十六里湖陽鎮。東漢光武帝封姊為湖陽公主,即此地。西晉併入棘陽縣,北魏復置,元代廢。

33.紅陽縣。

西漢置。

治所在今河南省舞陽縣西北紅山之南。漢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改為侯國,封王立為紅陽侯。東漢廢。

34.樂成縣。

漢初為侯國,漢高祖六年(前202年)封丁禮為樂成侯,後改縣。

治所在今河南省鄧州市西南三十四里高李村。東漢廢。

35.博望縣。

西漢置。

治所在今河南省方城縣西南五十六里博望鎮。漢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封張騫為博望侯,東漢末劉表使劉備拒夏侯惇軍於博望,均即此地。南朝宋廢。

36.復陽縣。

原為湖陽縣之樂鄉。西漢

元康元年(前65年)封劉延年為復陽侯,建侯國於此地。因在大復山之陽而得名。元延二年(前11年)改為縣,治所在今河南省桐柏縣東。

四、南陽郡地理形勢圖解

西漢荊州刺史部的地域範圍如下圖所示:

詳解《漢書·地理志》(十四):南陽郡

西漢荊州刺史部的地域範圍

南陽郡在荊州區域內的相對位置如下圖所示:

詳解《漢書·地理志》(十四):南陽郡

南陽郡在荊州刺史部七郡國中的相對位置

西漢末南陽郡各縣的地理方位如下圖所示:

詳解《漢書·地理志》(十四):南陽郡

西漢南陽郡屬縣地理方點陣圖

結合周邊地形來看,西漢南陽郡的地緣結構如下圖所示:

詳解《漢書·地理志》(十四):南陽郡

西漢南陽郡屬縣地緣結構圖

由圖可見,漢代南陽郡處於荊州、益州、豫州和司隸部轄區交會的位置,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帶。向西北,走武關道、經弘農郡,可抵達京兆尹地區;向西,沿漢水上溯,可抵達漢中郡,進而通往益州北部各地;向南,沿漢水下行或經隨棗走廊,可以到達江漢平原腹地,進而通往荊州、揚州各地;向東,過桐柏山地,可抵達汝南郡,進而通往豫州、徐州各地;向東北,出方城,可抵達潁川郡,進而通往洛陽盆地和兗州、冀州各地。據傳說,古代大禹治水,治理了“九山”和“九川”後,專門修建了一條由關中過武關至南陽、再由南陽向北通中原和東方各區域的“夏路”。這條夏路連通九州,南陽郡區域則正是其交通軸心。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南陽郡區域一直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