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故事42陳勝吳廣、劉邦項羽的另一重身份,都是格言高手

今天我們繼續說陳勝、吳廣留下的千古名言,以及和他同時代的劉邦、項羽留下的兩句千古名言。難道說秦朝的壯士都是作文高手,動不動就千古名言拽出來了麼?

前情回顧:

秦始皇的故事39秦始皇到底有沒有留下遺詔,其實一點也不重要

秦始皇的故事40秦二世胡亥是如何花樣作死,弄垮秦帝國的?

秦始皇的故事41大澤鄉陳勝、吳廣,為我們留下了多少千古名言?

大丈夫當如此也&彼可取而代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吳廣的口號之一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的意思是王侯將相併非生來就是王侯將相,同樣,這句話也是放在同樣的背景下理解。

就在陳勝、吳廣一百多年前,世界還真的就是“王侯將相有種”。

“種”的意思是“天生高貴”

,戰國四公子天生就是公卿因此無需太努力就可以成為戰國名人,屈原天生就註定了要成為楚國一方公侯或三閭大夫,趙括的出身也決定了他不可能從底層士兵做起而是直接統領大軍,這都是血統和身份決定的。

然而與此同時,戰國的一個重要變化是階層的流動,在這樣的背景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才好理解,僱農也可以有遠大的理想,並不一定是要用後來推翻暴秦起義的方式,也可以是在和平年代。加入行伍,去北方和匈奴作戰,或者去嶺南殖民,都是有可能翻身的。然而歷史給陳勝的機會比這些更榮耀。

同樣的背景對我們理解劉邦看見秦始皇車駕時發出的感慨

“大丈夫當如此也”

也有幫助。

這樣的言語不應該被視作有謀逆之心的謀反言論,裡面夾雜著羨慕和崇拜,然而也包含了某種可能性,因為商鞅、張儀、呂不韋、李斯都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劉邦嚮往尊貴的生活,不一定非得當皇帝,而是定睛在富貴生活。

後來他起兵進了咸陽,第一件事就是趕緊享受美女和貨財,幸虧蕭何、張良在一旁提醒,不然他一定滿足於“大丈夫終於如此”然後被消滅掉的命運。

而項羽的那句“彼可取而代也”和上面兩句就完全不一樣了,有某種古老的精神在其中,反動精神十足。

劉邦羨慕秦始皇,項羽平視秦始皇。

在項羽眼裡,秦始皇只不過是和他一樣的諸侯王公,就如三家分晉、田氏代齊一樣,大家的資格都是同等的,就看誰有強權,誰能在強權基礎上建構合法性。

項羽是楚國項氏之後,這個氏來源於分封地項,後人還說項氏屬於周王室的姬姓,是古老的貴族。

項羽的身份是高貴的,儘管經歷了秦並六國,他心中認同的依然是楚國,是貴族項氏,是戰國爭雄模式。

在他心目中,並沒有一個新朝代秦朝,現在依然是戰國大爭之世,只是最近十幾年秦國在諸雄之中佔了上風,六國被壓制,並不代表它不能被打敗,不能被替代。

秦始皇的故事42陳勝吳廣、劉邦項羽的另一重身份,都是格言高手

天下苦秦久矣&百姓皆不欲為秦民

陳勝、吳廣分析局勢的時候,有一句話深得大家認同:

天下苦秦久矣

。說的不只是秦王朝建立以來的12年,大肆征伐四方和大肆役使百姓的事情,而是要往前追溯一百多年,自商鞅變法以後秦國東出,與列國征戰不休,有時候是蠶食,有時候是滅國,還有大量坑殺降卒這樣的殘酷之舉。

六國對於這一點都是感同身受的。所以長平之戰爆發前,秦國打下韓國的上黨,“百姓皆不欲為秦民”,趙國派軍隊將這些勞動力安置在戰國,這固然是爭奪人口的博弈,同時也可以看出人心項背——秦國不討人喜歡。

不是說商鞅變法以後“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都很開心嗎?這是一方面,百姓感受到了變法帶來的實質利益,就是土地和爵位。然而他們喪失的東西比這些更多。

他們徹底成了耕戰的機器,種田和打仗是唯二的生活,莊稼豐收和斬首多少成了衡量個人價值的唯二指標,他們不可以談論變法,就連說“變法好”這樣的話也不可以。

他們沒法出門旅行,就算能出門也沒法住旅店,一看戶口本就要被官府抓起來了,因為被編戶齊民制度牢牢地捆綁在本地本家。大家族被拆散,只允許小農存在,賦稅和勞役按家庭攤派。

他們從來不知道山東六國的賦稅比秦國低,遷徙更自由,他們沒法知道關於那邊的任何訊息,然而這並不妨礙他們的自豪感,對秦國的認同。

這種認同是很脆弱、很虛假的,完全基於工具理性,只因為他們被馴化得無法反抗,但一旦時機到了,他們很清楚自己該站在哪一邊。

秦末天下大亂中,兩個大疑問就是:戰無不勝的秦軍尤其是防禦匈奴的30萬精兵去哪裡了,以及劉邦項羽進入關中時,秦國大本營的老百姓為何沒有一個組織起來反抗的,反而在劉邦宣佈“約法三章”以後就死心塌地地跟隨劉邦了?

還有秦國的另一個要害基地,那時候屬於四川的成都平原和漢中盆地,當楚人劉邦被封為漢王接管這些地方的時候,也沒有半點反抗,反而為劉邦提供了最堅實的支援。

這一點,與蕭何的後勤工作固然分不開,然而“天下苦秦久矣”,並不只是山東六國才有這樣的想法。

秦國老百姓也是秦國的受難者,並沒有從天下一統中獲得什麼了不起的利益,毫無光榮可言。

梅伯原創歷史系列文章,下回預告:

“遇雨失期法皆斬”被考古學家推翻以後,司馬遷的記錄就不可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