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秘“橋都”重慶美在何處:橋型豐富 視角立體

中新網重慶新聞7月14日電(記者 劉賢)重慶大大小小的橋約1。4萬座,有“橋都”之名。橋樑連線中心城區兩江四岸,成為外地遊客必不可少的打卡點。林同棪國際中國公司橋樑專業總工程師劉安雙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揭秘了“橋都”的橋吸引眾人,門道何在。

專家揭秘“橋都”重慶美在何處:橋型豐富 視角立體

圖為東水門長江大橋。張坤琨 攝

關鍵詞:跨徑不大 視角豐富

在重慶賞橋,很容易想到卞之琳《斷章》的詩句——“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劉安雙說,重慶橋樑特點很明顯。首先,跨徑不大。長江和嘉陵江穿過重慶中心城區,在朝天門碼頭匯合,前者寬度1。2公里左右,後者僅六七百米。因此兩江上的橋跨徑都不大,人們很容易將整座橋盡收眼底。

第二,重慶是山城,城區立體,觀賞橋的角度很多。橋不長,適合散步,當地民眾常“踩橋”而賞橋。兩岸高樓林立,於樓內隔窗賞橋別有意境。枯水季節,人們常去裸露的河床玩水、遊樂,也是觀橋好去處。乘坐飛機,大家能在空中俯瞰兩江四岸的各大橋樑。

此外,重慶以立體交通著稱,有“8D魔幻城市”的坊間封號。城市橋位資源有限,立體交通也在橋樑上充分體現出來,不僅供行人、車輛同行,還是軌道交通的組成部分。劉安雙說,重慶的橋是集實用功能、經濟、美觀為一體。

專家揭秘“橋都”重慶美在何處:橋型豐富 視角立體

圖為菜園壩長江大橋。張坤琨 攝

橋型豐富 挑戰難度相容美觀需求

“拱橋、梁橋、懸索橋、斜拉橋,這四種主要橋型,重慶都有。” 劉安雙說,林同棪國際中國公司在重慶設計的第一座是拱橋——菜園壩長江大橋。當時重慶中心城區的長江上還缺拱橋。而這座拱橋跨度大、標高也高,很有難度。設計人員透過比較,給出“組合式拱橋”的方案,320米一個拱。拱橋的設計可以厚重,也可以輕巧。菜園壩長江大橋選取了後者,與朝天門大橋相比,如同“纖纖淑女”,成為重慶十大最美橋樑之一。

另一座讓劉安雙印象深刻的橋是石板坡長江大橋複線橋。原來的老橋是一座梁橋,因妨礙航道,需要取消一個橋墩,跨度由原來的170米變為330米。劉安雙說,公司在設計此橋時面臨很大爭議,因為當時國內梁橋最大跨度約270米,且仍有病害;但若改為斜拉橋,則會影響長江南岸的視野。

“我們頂住壓力,把橋樑中間段做成鋼結構,相比混凝土結構重量減輕,同時用鋼混接頭解決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的結合問題。”劉安雙說,2006年,石板坡長江大橋複線橋建成,至今仍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梁橋。在它之後,國內也出現了多座鋼和混凝土結合結構的橋樑。

在重慶,橋和城都是風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種美的結合在“兩江橋”(東水門長江大橋和千廝門嘉陵江大橋)上體現得很充分。

劉安雙說,兩江橋橫跨長江、嘉陵江,連線四岸。岸上高樓林立,橋樑不能與之爭高,但跨度又大,用懸索橋、斜拉橋比較經濟適用。公司做了兩個方案,政府選了斜拉橋。

在美觀方面,這兩座橋的設計破費心思。首先,兩座橋要一體化,像一座橋。其次,使用單索且數量儘量少,以免視野凌亂。因此,一根索承重多達1450噸。第三,橋塔設計為天梭形,柔和、纖細,與重慶大山大水的壯麗地理面貌形成呼應,剛柔並濟。

如今,兩江橋不負設計建造者的匠心,已成為外地遊客打卡地。大家站在橋上拍攝洪崖洞;在岸上看兩橋如虹,與江水相映,一如《斷章》所描繪。

劉安雙說,民眾生活品質越來越高,包括橋樑設計在內的每個行業都希望給大家提供美好享受。未來,橋樑設計建造將向國際化標準、一體化設計、模組化加工、裝配式架設、智慧化管養方向發展,在功能、美觀、環保、節能等方面更進一步。(完)

【來源:中新網重慶】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