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用機器掃描後,發現另有玄機

渾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一種青山秋草裡,路人唯拜漢文陵。

2000多年前,秦始皇嬴政為自己建立了一座陵寢,佔地極廣、氣勢恢宏。2000多年後(1974年),我國考古隊員發現了它的所在。

不過,從時間上來看,秦始皇陵已經發現了近50年,為何一直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其實,這裡面另有原因。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用機器掃描後,發現另有玄機

秦始皇帝贏政

公元前231年,東方六國的國力大幅度衰弱,而秦國則成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統一天下的時機也到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贏政開始了為期10年的統一戰爭,最終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龐大的大秦帝國。

建立了如此龐大的帝國,立下了如此偉大的歷史功績,贏政也開始有些膨脹。在稱呼上,他取“三皇五帝”中的“皇與帝”,並且還加了一個“始”字,“始皇帝”正式出現。

與此同時,他還將“朕”這個字據為己有,寓意為:“我說的話就是真理,你們都要聽我的”(小篆體的“朕”可以看出來)。

不過,始皇帝對自己的獎勵還遠不於此。在他的思維中,自己生前是千古一帝,死後也要保證自己的權力與地位。為此,他給自己建立了一座諾大的陵墓,取名為秦始皇陵。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用機器掃描後,發現另有玄機

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為了修建秦始皇陵,始皇帝耗費了70萬人力,一共修建了39年,最後才算是真正的完工。

《水經注》有云:“後秦始皇葬于山(驪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

簡單來說,秦始皇陵很大,河流都為之改道,為了取土而挖的坑,最後成為了一個人工湖。早前,更是有人做過統計,始皇陵墓大致有78個故宮那麼大,足見其佔地之廣。

隨著時間的推移,秦朝早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始皇陵也在時間的長河中不斷延續。直至新中國成立25年後(1974年),這座雄偉的陵墓才被發現。

現在,秦始皇兵馬俑已經被髮掘多年,不少遊客也已參觀過多次。可是,卻鮮有人知道,秦始皇兵馬俑僅僅只秦始皇陵墓很小的一部分,他的主體至今都沒有挖掘。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用機器掃描後,發現另有玄機

眾所周知,當年的三星堆陵墓被發現之後,國家考古隊員立刻展開了行動。至今,從三星堆發掘出來的文物價值不菲。

從這點來看,就足以看出國家考古隊對古代歷史研究的渴望。既然如此,秦始皇陵也已經被發現了近50年了,為何遲遲不進行下一步的挖掘呢?

其實,國家考古隊不是不想挖掘始皇陵墓,而是種種原因讓考古隊不能挖,也不敢挖,這到底是因為什麼緣由呢?

始皇陵不敢挖——熱異常

秦始皇陵中到底有什麼,雖然一些史書中只有寥寥數語的記載,但是根據一些民間的傳言,卻可以猜出始皇陵中危險重重。

古時,貴族之人埋葬時會有大量的陪葬品,所以盜墓行業自古就有。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盜,始皇帝請來了不少能工巧匠,在自己的陵墓中設下了很多的機關。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用機器掃描後,發現另有玄機

這些機關一旦啟動,那麼,進入陵墓之人必死無疑。與此同時,史料中有記載,秦始皇陵中“以水銀為河”,

嬴政

的棺槨就在水銀中流動。

我們都知道,水銀具有很大的揮發性,而且密度也非常的高,人一旦吸入過量的水銀,或者掉入水銀河中,那麼將必死無疑。

曾經,在秦始皇陵被發現之後,限於我國的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請來了一些德國專家來勘探,結果發現了一些異常。

當時,德國專家採用的是最先進的科技——核磁掃描。透過機器的掃描,專家們不僅繪製出了始皇陵大概的輪廓,類似於“漏斗”狀,而且還發現了“熱異常”。

“熱異常”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秦始皇陵中的一些機關正在執行中,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然,還有另一方面的可能,那就是始皇陵中有別的東西(活物),而“水銀”也在此次勘探中被確定了。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用機器掃描後,發現另有玄機

綜上來看,如果防護措施不到位的話,擅自動土挖掘秦始皇陵,很有可能會對考古造成巨大的威脅與傷害。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陵除了不敢挖之外,出於對文物的保護,這個陵墓也不能挖,這又是從何說起呢?

秦始皇陵不能挖——技術達不到

1974年3月,秦始皇陵被發現之後,國家便開始對其進行了挖掘。兵馬俑也是“陶俑”的一種,所以其色彩各異,也非常的好看。

當時,兵馬俑剛剛問世之後,色彩可以稱得上是“五彩斑斕”。然而,因為各個方面的保護不到位,所以在被髮掘出來之後就快速氧化了。

現在,我們在俑坑中看到的兵馬俑基本都是灰白的石頭色,早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采,這些都是技術不到位導致的結局。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用機器掃描後,發現另有玄機

要知道,兵馬俑僅僅是秦始皇陵的“外圍”建築,秦始皇陵內部更是封閉良好,甚至可以說已經2000多年不見天日。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文物的保護措施與技術不到位,那麼秦始皇陵無疑會重蹈兵馬俑的覆轍,甚至情況會更嚴重。

因此,如果科學技術不到位,無法保證始皇陵中文物的完整性,那麼秦始皇陵還是不挖的為好,待以後技術更高的時候再開啟墓穴,才是正確的選擇。

有意思的是,對於是否挖掘秦始皇陵墓,很多網友都持“反對”態度,他們給出的答案基本都是會破壞龍脈、破壞風水。

從某個角度而言,雖然這種說法有些迷信,但也表達了對始皇陵的一種感情、一種寄託。就好似嫦娥奔月一樣,以往多好、多美妙的神話故事,可登月之後美好全部破滅了。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用機器掃描後,發現另有玄機

“水銀為湖泊,夜明珠當作繁星,始皇帝的棺槨在河流中不斷遊蕩,”如果這是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同時,也不得不發出一聲感慨,這些高科技的人才都是從哪裡找來的,一個秦始皇陵竟然涉及到了建築學,風水學,機關等等神秘學說,讓人充滿渴望與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