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嚴肅探討一下:QQ音樂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在我研究線上音樂行業有一段時間了。在我看來,這個行業的長期潛力不遜色於遊戲、影片等成熟內容領域,原因很簡單:人們的視覺注意力是有限的,每天的手機亮屏時間已經接近生理極限。音樂,作為一種不必佔據亮屏時間、可以作為背景存在的內容形式,具備獨特的優勢,在通勤、戶外、睡前等場景尤其不可替代。

就我個人而言,最喜歡的是在晚上八九點鐘,一邊騎動感單車一邊用耳機聽音樂,可以大大減緩鍛鍊的枯燥感;或者是睡前,用藍芽音箱聽一些舒緩的古典音樂,可以讓夢境迅速降臨。在這樣的場景,音樂不但不可替代,而且不可或缺。

此外,

音樂是一種最直接、最感性的內容,

它能

成為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在聽三百年前的巴赫、五十年前的披頭士、三十年前的Beyond;這些音樂撥動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絃,讓他們跨越時空、血脈相連。這就是我非常喜歡線上音樂行業的原因。

在對國內主流音樂平臺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網易雲音樂被認為是獨立音樂人的大本營、年輕人的社群,對二次元、民謠、古典等垂類內容的覆蓋很好,評論區的技術含量尤其高。

騰訊音樂旗下的酷狗音樂,以秀場直播、泛娛樂直播見長,是一個罕見的打通了直播和音樂的平臺。

抖音、快手等短影片平臺,似乎奪走了流行音樂的主導權——現在的潮流歌曲,十首有八首是“抖音神曲”,而且抖音確實有做音樂內容的計劃。

同屬騰訊音樂旗下的QQ音樂,雖然是使用者最多、功能最齊全的,但是在外界心目中,它什麼都有,似乎就失去了特色。以至於很少有人去認真分析它。

那麼,QQ音樂的特點又在哪裡呢?無論在投資人還是媒體眼裡,它就是一個“使用者數量龐大、版權內容齊全”的平臺,說白了就是以量取勝。在社交網路上,你會經常看到諸如“QQ音樂就是依靠版權取勝”“如果不是海量版權,會有人用QQ音樂嗎”這樣的言論。

上述刻板印象,可能有點適用於以前的QQ音樂,而現在的QQ音樂,早已將重心轉移到了打造一個良性且立體的音樂生態圈上面,“買版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事實上,幾乎所有主流音樂平臺都在打造除了版權採購之外的核心競爭力——網易雲音樂以“文藝”、“態度”取勝,招股書稱聚集了26萬獨立音樂人;QQ音樂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音樂人扶持計劃,騰訊音樂人也宣佈已有23萬註冊原創音樂人,並且努力營造內容社群氛圍,從而不再僅僅是一個釋出主流新曲的渠道。

讓我們嚴肅探討一下:QQ音樂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最近在研究線上音樂行業的過程中,除了讀財報、招股書,我還頻繁嘗試了主流音樂平臺的新功能、新活動,並對比了它們的版本迭代軌跡。令我驚異的是,QQ音樂做出的變革最多,步子邁的最大,有很多不錯的經營資料和新潮內容也來自於QQ音樂的貢獻,已經遠遠超出了市場的刻板印象:

首先,從基本面上看來,我認為QQ音樂屬於騰訊音樂的優秀資產,未來極可能在卸下鉅額內容成本的重負後大步前進。

2021年7月25日,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裁定,騰訊音樂解除了獨家音樂版權、停止支付高額版權預付金,“獨家版權”的時代結束了。對於上述變化,市場議論紛紛,我的態度則很明確:第一,這對線上音樂行業整體有利,包括對騰訊音樂在長遠上也是有利的;第二,QQ音樂早已未雨綢繆,做好了“後獨家版權時代”的準備,這種準備大幅提升了它的核心競爭力。

先說第一條。大部分音樂版權,歸根結底還是掌握在唱片公司手中的,所謂“獨家版權”,本質上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生意。為了採購這些獨家版權,線上音樂平臺要付出高昂的成本:2020年,騰訊音樂支付的版稅成本高達46。3億元;同年,網易雲音樂也支付了23億元的版稅成本,相當於騰訊音樂的一半。“獨家版權”時代結束之後,音樂平臺方將以理性的態度採購版權,不像影片平臺方那樣背上越來越沉重的內容成本包袱,無疑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再說第二條。其實從2018年以來,根據主管部門的要求,各大音樂平臺就透過版權互授的方式,實現了“99%版權共享”,僅有1%的版權差異化。從那時起,音樂平臺逐漸意識到:今後市場競爭的核心將不是版權數量,而是綜合能力。什麼是綜合能力?一言以蔽之:

原創、生態、技術。

至於“獨家版權”,這個時代早晚是要結束的,而且早在2018年就敲響了結束預兆的鐘聲。僅僅依靠獨家版權的平臺,終將是缺乏競爭力、淪為分發渠道的平臺;在擺脫“獨家版權”的束縛之後,音樂平臺真正可持續發展的日子,才剛剛開始呢。我當時就能預判到的,業內的這些大平臺肯定比我更早開始啟動變革。

接著聊一下產品側。我追溯了一下QQ音樂這段時間的動作,覺得這個品牌的確在抓緊視窗期調整發展策略,相當於從以前追求曲庫數量的存量策略,升級為追求原創音樂內容的增量策略。

對於原創音樂、獨立音樂,QQ音樂透過“騰訊音樂人”開發平臺所提供的扶持,一點也不遜色於網易雲音樂等競品。根據中國傳媒大學釋出的《2020年中國音樂人報告》,有超過6成的音樂人主要的數字音樂收益來源於騰訊音樂人。整個2020年,騰訊音樂人總共對創作者發放了5。9億元收益,很可能是國內最高的。而且,QQ音樂提供的多層次、多元化成長途徑,也比較符合音樂人的長期利益。

其次,我們都知道網易雲音樂擅長“文藝小眾”標籤,抖音則善於捧紅“量產神曲”;這都是它們的平臺特色。而QQ音樂則對年輕人喜愛的音樂品類非常敏感,對二次元、說唱、民謠等垂類內容的覆蓋又深又廣。我同時使用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然後我發現前者的熱門ACG歌單、電臺和智慧推送質量並不比後者差。在說唱這個最適合年輕人的垂類,QQ音樂“說唱者聯盟”可能是國內規模最大、參與面最廣的活動。光我特意去觀察的這段時間,他們半年已經舉辦7場說唱巡演,釋出近千首說唱歌曲,合作覆蓋國內四大說唱賽事等,參與到這其中來的說唱歌手可以說累計上萬了。很多人以為QQ音樂只有“主流音樂”的一席之地,其實是因為他們習慣於只在QQ音樂聽熱門新曲;如果他們使用的多一點、深一點,就會發現這個刻板印象是錯誤的。

第三,網易雲的印象是讓人覺得歌單推薦很“智慧”;但是QQ音樂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成果也很多,最典型的例子是它的“聽歌識歌曲”功能,很可能是全市場最強、最實用的,沒有之一。之前看過一些技術向獎項的報道,說這種基於人工智慧的預測模型(PDM)技術,大幅提高了QQ音樂推送的精準性,乃至對原創音樂扶持構成了指導。有一種觀點認為,人工智慧這樣的技術會損害音樂的原創性與多元化——我們並不贊成這種觀點,下文會展開討論。

毫無疑問,QQ音樂的長期核心競爭力,首先是建立在與音樂人的關係上。有人會問:“QQ音樂對原創音樂人到底有什麼吸引力?為什麼音樂人要去它那裡?”答案很簡單:

一切音樂都需要“被聽見”、“破圈”,圈地自萌是沒有前途的。

一個小眾的、商業化程度很低的平臺,只能給音樂人提供最初的出發地,很難陪伴他們一路走下去。任何專業的內容創作者都知道,只有在大型平臺的創新垂類謀求發展,才能實現自己的長期價值。就像獨立電影人,十個有九個想從小電影節走向三大節、奧斯卡,從獨立藝術院線走向商業院線。畢竟,藝術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們也需要增長、需要變現、需要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啊!

有人又會說:“抖音難道不是音樂人出圈的更好選擇嗎?看看那些抖音神曲,配上十幾秒鐘的洗腦影片,不就立即可以揚名立萬?”這又是一種非常狹隘的刻板印象。說一千道一萬,抖音除了能讓那十幾秒的高潮旋律火起來,真能讓音樂人火起來嗎?又有幾首“抖音神曲”能夠火半年以上?此外,抖音中心化的流量分配機制,決定了“一將功成萬骨枯”,只有很少部分歌曲能火,其餘的無人問津;由於抖音不是一個音樂平臺,音樂人也很難獲得原創內容收入。這一切都決定了抖音現在不是、將來也很難成為獨立音樂人的主要舞臺。

上文已經提到了QQ音樂在扶持原創音樂人方面的諸多投入。2019年11月,QQ音樂開放平臺上線;2020年,就產生了《微微》《燕無歇》等一批播放量上億的原創歌曲,以及任然、阿悠悠等百萬以上粉絲的音樂人。在此基礎之上,QQ音樂又推出了“銀河計劃”,以“千億流量扶持、億激勵元資金”為號召,解決獨立音樂人的生存發展問題。“銀河計劃”設立了三個層級:從“銀河計劃創作者”到“銀河之星”,再到“S製造”音樂人——進入“S製造”行列,就可以享受平臺提供的個性化定製宣發,乃至整個騰訊系的龐大生態矩陣扶持。

這種從冷啟動開始的“一站式”出圈路線圖,是其他任何平臺都很難提供的。

從“銀河計劃”的成果看,說唱、國風、電音等年輕人喜歡的垂類是發展最快的。上文提到的“說唱者聯盟”,今年啟動的“國風集”原創國風音樂計劃,與《一人之下》聯動的電音Remix大賽,除了上線大量專案,還有安排音樂人線下演出,跨平臺上綜藝,出席商業合作專案外,還產出了一大批優質原創歌曲,並推動上述三個品類在QQ音樂的熱度不斷提升。QQ音樂自身已經構成了一個包羅永珍的、以原創為核心的音樂生態。現在,只有不怎麼聽音樂、也不怎麼關注原創音樂圈子活動的人,才會認為QQ音樂只有“主流頭部音樂”。

讓我們嚴肅探討一下:QQ音樂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我還比較看中一點,即QQ音樂基於AI的PDM技術未來也一定是平臺的一項核心競爭力。在這項技術加持下,即便是0播放量的冷啟動音樂作品,AI也能根據音訊和歌詞內容對目標受眾進行推送。對於這一條,許多聽眾和音樂人可能會比較忌憚:這是不是網際網路平臺利用技術“割韭菜”的方式?利用AI推出來的會不會都是千人一面的“抖音神曲”?AI真的能為音樂找到“正確的聽眾”嗎?

我的觀點很簡單:壞AI會導致“千人一面”,好AI則會導致“千人千面”。AI技術越是進步、輸入的資料越深越廣、與使用者的互動次數越多,推送匹配的精準度就越高;當然,AI技術的設計者也要懂音樂、熱愛音樂,這一點尤其重要。2020年在QQ音樂爆紅的《微微》《收斂》《失控》等原創歌曲,都是在PDM技術的推動之下,迅速成為刷屏全網的國民級歌曲。

對於這一點,凡是做過冷啟動的內容創作者,無論做的是圖文、影片、動漫、遊戲還是音樂,應該都深有感觸:一個平臺的AI越發達,流量分配機制就越公允,也越有利於新人出頭。如果AI推送機制太弱,流量分配就只能依靠關注機制或編輯手工推薦,不可避免地形成馬太效應。只要QQ音樂的PDM技術繼續發展下去,它就能不斷推出新人、新歌、新曲風,從而促進原創音樂的良性發展!

今年4月,QQ音樂最早的負責人樑柱重返騰訊音樂任CEO,並於5月開始兼任QQ音樂業務線負責人。樑柱是一位低調而實幹的人,雖然對外發聲不多,但是已經做出了許多實質性的舉動:

產品不斷迭代,QQ音樂APP最近三個月升級了11次,版本號從10。11一直升到10。15,對播客、電臺、影片、音樂社群等多種功能進行了改版,尤其關注自音樂起延展至更多注意力經濟的聯動。

在內容方面,進一步吸引年輕人和獨立創作者,“說唱者聯盟”“國風集”活動得到了更多的資源,推出了更多熱門年輕歌手的合作專案,即將舉行的線下音樂節也以“Young Music”為號召。

微信狀態已經可以用QQ音樂的歌曲來分享心情,微信翻譯也接入了QQ音樂實現歌詞AI轉譯,相信下一步還會進一步打通音樂類合作。

QQ音樂、酷狗、酷我三大APP的熱歌排行榜快速融合,並與騰訊旗下的其他媒體平臺進行“跨平臺聯動宣發”。

最新看到的一個創新是8月初推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NFT數字藝術品業務“TME數字藏品”。行業都在關注著這把或許能開啟數字音樂新世界大門的鑰匙,畢竟在理念上既能保護版權,又能給音樂人和使用者帶來更有未來感的體驗。這裡就不展開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了解一下。

總而言之,樑柱歸來之後的打法就是:在產品端進一步擁抱使用者願意投入注意力和時間的新趨勢上,在內容端進一步年輕化和垂類精品化,在生態端與騰訊系的平臺資源進一步合作。只要做到這三點,QQ音樂不僅不會是很多人刻板印象中的那個“缺乏特色的聽歌工具”,而且將引領原創音樂潮流,建立一個包羅永珍的開放音樂平臺。

我認為,這就是QQ音樂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這種核心競爭力,不但是直接競品所無法趕超的,也是抖音、快手等短影片平臺所無法複製的。按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QQ音樂的未來還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