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館合併,南越王博物院今日揭牌成立

資訊時報訊(記者 麥錦婷 通訊員 胡田甜 黃巧好)9月8日上午,由原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原南越王宮博物館合併組建的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在博物院王墓展區舉行揭牌儀式。

兩館合併,南越王博物院今日揭牌成立

南越王博物院王墓揭牌成立了。資訊時報記者 徐敏 攝

南越國建於公元前203年,都城蕃禺,建立者為秦將趙佗,是嶺南地區第一個完整的封建政權。1953年起,為配合城市建設,廣州開始大規模考古發掘研究工作,其中秦漢考古是廣州考古的重點工作,南越文王墓、南越國宮署遺址是廣州秦漢考古的重要發現。

在同一城區內同時發現儲存較為完好的王宮及御苑、王陵等系列漢代遺存,這在中國考古史上實屬罕見。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工作方針指導下,廣州地區對特別重要的古遺址古墓葬實施原址原狀保護並展示的模式,在南越文王墓、南越國宮署遺址原址上分別建立了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和南越王宮博物館。

兩館合併,南越王博物院今日揭牌成立

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資訊時報記者 徐敏 攝

據瞭解,合併後的南越王博物院由王宮展區和王墓展區組成,合共佔地面積近4。5萬平方米,下轄三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狀展示三大遺址,設有六大主題常設基本陳列和三個臨時展廳,為公眾提供多樣化的參觀體驗。博物院文物藏品豐富,在已定級文物中,一級文物達245件/套。

揭牌儀式上,南越王博物院首任院長李民湧表示,廣州市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打造嶺南文化與海絲文化等品牌,這將是南越王博物院的重要任務。博物院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人文灣區的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向國內一流遺址博物館的目標邁進。

兩館合併,南越王博物院今日揭牌成立

“南越王博物院”的字型,分別從南越木簡與雲夢秦簡、裡耶秦簡中集出。資訊時報記者 徐敏 攝

博物院標誌主要由院徽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圖案與“南越王博物院”六字組成。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出土於南越文王墓墓主趙眜絲縷玉衣的面罩上,為圓璧形,以圓圈分隔為內外兩圈。內圈透雕一遊龍,兩爪及尾部伸向外圈;外圈透雕一鳳鳥,立於龍爪之上,鳥冠及尾羽均為捲雲紋,把外圈上下填滿,構思奇巧、氣韻靈動。龍鳳溝通呼應,構圖完美和諧,正體現兩館融合為一,共同譜寫嶺南文化之光。

開啟百度App

影片拍攝/剪輯 資訊時報記者 徐敏

而院名“南越王博物院”的字型,則分別從南越木簡與雲夢秦簡、裡耶秦簡中集出。其中前五字“南越王博物”取自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南越木簡。最後的“院”字自南越木簡與雲夢秦簡、裡耶秦簡中分別集出筆畫進行重組,並美化字形結構而成。院名文字隱喻了南越國由秦至漢的發展歷程,也蘊涵了嶺南文化多元交融的特點。

兩館合併,南越王博物院今日揭牌成立

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資訊時報記者 徐敏 攝

記者瞭解到,南越王博物院融合了兩館人、財、物,將最大限度挖掘兩館的優勢,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協同,達到資源結構和功能的最佳化,從而發揮1+1>2的合力。將打造主題鮮明的精品陳列,提供包容精準的優質服務,推廣特色趣味的宣教活動,推動守正創新的文創經濟等多方面努力形成合力,塑造“南越文化”的整體形象。

未來,在兩大展區原有的“南越工坊”手工教育活動、“御前小學堂”暑期活動、“南越漢風文化節”傳統文化活動等品牌教育活動的基礎上,還將進一步塑造南越文化品牌教育體系。整合各類媒體資源,形成宣傳合力,更大力度地推廣南越文化。同時,將加強文物元素提取與文創研發工作,特別是“IP”運營工作。一方面,設計生動活潑、兼顧趣味與傳統文化底蘊的南越王博物院“IP”形象;另一方面將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拓寬IP授權渠道與方式,啟用館藏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出更多形態的文創產品。

兩館合併,南越王博物院今日揭牌成立

南越王博物院與廣汽研究院聯手打造的“移動智慧博物館”亮相。資訊時報記者 徐敏 攝

在揭牌儀式中,南越王博物院與廣汽研究院聯手打造的“南越魔盒”驚豔亮相。它是以廣汽集團重磅打造的Magic Box智慧移動服務概念車為基礎,依託廣汽研究院在物聯網、車聯網、人工智慧、大資料等領域豐富的技術儲備,與博物院所承載的豐厚歷史文化資源相結合而共同開發的實體汽車形態的“移動智慧博物館”。

南越王博物院還透露,今年9月下旬,廣州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牽頭城市,聯合寧波、南京等一共27個城市舉辦的“四海通達——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段)文物聯展”將在博物院王墓展區舉辦。

【來源:資訊時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