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

捨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

人生有得必有所放棄,放棄是為了更多的獲得。

有一個青年人非常羨慕一位富翁取得的成就,於是就跑到那位富翁那裡請教成功的訣竅。

富翁知道了青年的來意之後,什麼也沒有說,然後將3個大小不一的蘋果放在青年的面前。

青年一頭霧水,不知道富翁到底要幹什麼?接著富翁指著3個蘋果對青年說:“如果每個蘋果代表一份的利益,你會如何選擇呢?”

“當然選最大的那個”青年馬上回答道。

富翁笑了笑,說;“那好,請用吧!”

於是青年把最大的那塊個蘋果拿起來吃了。富翁自己則吃起了最小的那個蘋果。

當青年還在津津有味的享用那最大的那個蘋果時,富翁已經吃完了最小的那個蘋果。然後富翁很得意地拿起了剩下的另一個蘋果,還故意在青年眼前晃了晃,接著又大口吃了起來。

其實,富翁首選的那個最小的蘋果和最後吃的那個蘋果,兩個加起來,要比青年選的最大蘋果分量要大得多。

青年這下才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開始吃的那個最小的蘋果雖然比自己吃的那個要小得多,但是富翁吃完兩個蘋果後,卻比自己吃得多。

一個人想要獲得更多的利益,首先從學會適當的取捨開始。

人的一生可謂是舍與得的交織,但在人生的追求中,捨棄往往比獲得更難被人們選擇。

舍小利而謀取大利,這便是聖人之道。

老子云:“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三十根輻的車輪,中間必須留空,才能裝上軸,使輪子有轉動的作用;用泥土做的陶器,器皿中間必須掏空,器皿才能發揮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子,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這就是老子“無之為用”的哲學思想。它告訴我們“無”才是體現萬物價值的關鍵。

“無”是一種捨棄、付出和犧牲。要想獲得,首先要學會失去。

捨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

01

捨棄區域性贏取全域性

古人云:“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有時候我們過度地追求,反而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主動放棄,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山上的寺廟住著師徒三人。有一天,師傅給兩個徒弟佈置任務,看他們誰能先將廟裡的兩口大水缸裝滿水。

兩個徒弟接到任務後,馬上挑著擔子到山下挑水。

大徒弟力氣大,他來到山下後,馬上裝起滿滿一擔水轉身就往山上走。小徒弟力氣小,他每次都只挑半桶水。

從山下到寺廟的山路彎彎曲曲,有的地方還特別滑,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滑倒。

由於大徒弟挑的水很滿,擔子就顯得很重,在快要到達寺廟的地方時,一不小心他被滑到了,滿滿的一擔水也一下子全灑在地上。一天下來,大徒弟摔了好幾次,最後也沒有能把水缸灌滿。

小徒弟每次只挑半桶水,但是最後卻把水缸裝滿了。

原來,小徒弟的水桶每次只裝一半,擔子的重量也少了很多。在上山時,即使在很難走的地方,他也能很好地控制平衡。所以小徒弟一天下來都沒有摔倒,每一次都能將水順利倒入缸中。

最後,小徒弟成功地將水缸灌滿了。

小徒弟主動捨棄半桶水,最後卻贏得滿滿一大缸水。我們主動地放棄區域性利益,是為了獲得全域性的勝利。

捨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

02

捨棄尊嚴才能贏取天下

當我們想要得到更多的東西時,要學會有所放棄,暫時放棄那些沒有能力得到的東西,最後慢慢積累,以小勝謀取大勝全勝。

楚漢爭霸時期,劉邦和項羽在楚懷王面前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進入關中並派軍駐守函谷關。此時,項羽剛剛取得鉅鹿之戰勝利,在消滅秦軍主力後向關中進攻。

項羽到達函谷關後,得知劉邦已經佔領關中,十分生氣,便下令攻佔函谷關,與劉邦大軍形成對峙。

劉邦知道項羽的意圖後十分擔憂,因為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為了消除誤會,劉邦親自到鴻門向項羽謝罪。

在鴻門宴上,劉邦受盡項羽的輕視,但是他始終保持著謙卑的態度,畢恭畢敬地給項羽賠笑。

劉邦在最危險的時候甚至差點死於項莊的劍下,幸好得到項伯的保護才倖免於難。

萬分緊急時刻,劉邦在樊噲的解圍下,藉著上廁所的機會翻牆逃跑。

在逃命前為了防止項羽追殺,劉邦讓張良獻上一份玉斗作為謝禮,表達自己不辭而別的愧疚。項羽看到劉邦如此謙卑,便放過他一馬。

正是由於劉邦甘居下位的態度,才化解一場殺身之禍。劉邦在強敵面前主動捨棄尊嚴,為他日後統一天下奠定基礎。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劉邦一世雄主,舍盡尊嚴,靠著翻廁所圍牆來逃命,最後卻贏得天下。

劉邦的故事告訴我們:放棄最寶貴的尊嚴,才能夠擁有更多更好的東西。

捨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

03

捨棄是一種智慧

有位哲人說過:“鋸子一直向前,會有到頭的那刻,適時退回鋸子才能再次發力。”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以退為進,在時間和空間上做出讓步,最後收穫到更多。但“以退為進”不是畏縮不前,而是蓄勢待發,大智若愚。

看過動物世界電視節目的人,可能會注意到了動物的三個小細節:一、兩隻岩羊在決鬥時,常常先退後幾步,然後向著對手狂奔,最後作出極具殺傷力的一撞;二、獅子在撲向獵物時,總是先屈腿伏身,接著才縱身一躍撲過去;三、企鵝要上岸時,總會先潛入水中,再利用水的壓力和浮力讓自己衝出水面。

這些情形就是動物“退”的智慧。退是為了更好的進,即所謂以退為進。

在很多情況下,為了能夠“進”,必須暫且“退”。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夥子熱烈地追求著一位姑娘,可姑娘卻一直若即若離。

小夥子感到痛苦萬分。無奈之下,小夥子選擇不辭而別,遠赴他鄉。

但是不久後,小夥子卻收到了姑娘發來的微信:想有一個自己的家嗎?我等你。

當花燭之夜時,女孩問小夥子:“你為什麼當初會不辭而別?”

小夥認真地說:“我很愛你,但是當我每次向你表白的時候,你總是沒有明確的迴應。總覺得你在躲著我。所以我擔心你是不是還沒有準備好,是不是我給你的壓力太大了。於是,我就決定離開。我想給你時間讓你想明白:我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那個人。”

……

有時候,男女之間的感情就這樣簡單,你愈執著,它愈是和你兜圈子,不管你怎麼努力,總是隔著一層捅不破的窗戶紙。當放一放、鬆一鬆時,我們反而能夠想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暫時放棄是為了給心騰出空間,以便能夠更好的接受更多的愛。

堵車時不要跟得太緊,適當地留出空間,即使前面塞住了還來得及一把掰出來。人生也一樣,太過於追求圓滿,往往事與願違。學會“取捨”,才能夠進退自如。

人生的追求無非財富、權力和愛情。

在財富面前,懂得舍小利,才能獲取大利;

在權力面前,懂得權衡利弊,才能收穫更大的勝利;

在愛情面前,懂得以退為進,才能給愛騰出空間。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捨不得、先舍後得!敢於在生活中捨棄,你便能夠獲得更多。

學會捨棄吧,為了未來長久的歡樂;勇敢地捨棄吧,為了生命更加燦爛地綻放。

當你不懂得放棄也無法放棄的時候,請想一想破繭成蝶的啟示,要堅信:捨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