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一澤信三郎,京都同名百年老店掌櫃

用帆布兜住時光

所謂的手藝,可能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職人們只覺理所應當,但在我們聽著,嚮往著,就發現日常的事情堅持做下去,便有神意。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在日本京都,有一個獨特的生態圈,那裡聚集著許多百年老店:做茶葉,做木桶,做刀具,修古鐘……自家住屋和店鋪連在一起,前面開店,後面居住,父傳子子傳孫,祖祖輩輩做著同一個行當。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職人」。一輩子精進手藝,製作出牢靠且具有時間美感的物件,京都職人的存在滿足了現代人對「從前慢」的想象。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一澤信三郎,是京都一澤帆布家族的四代目(第四代傳承人)。比起其他老店動輒六代目十六代目,一澤家的歷史不算久遠,行當也不是絕對傳統,甚至一度是潮流的代表。帆布和縫紉機都是西方的舶來品,當年一澤的曾祖父受「文明開化」影響,組建西洋樂隊,開乾洗店,縫紉包袋,是名副其實的「潮人」。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但由於不善經營,多棲發展的業務只留下了縫紉一項。爺爺常次郎繼承了這項工作,開始為京都其他行業的職人縫紉工具包和配送袋:裝雞蛋的、裝調料瓶的、放五金件的。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一澤家還會把商號、電話印在包上,起到廣告作用。到了父親一代,喜歡出國旅行、登山當驢友,店裡也做起了登山包。當時賣得最好的不是布包,而是登山包和帳篷。店鋪都成了京都大學登山部的交友中心,總有年輕人來這兒看包,暢談大自然和愛情。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從小,一澤信三郎就在家中的工坊裡聞著帆布的香味,聽著縫紉機「咔噠咔噠」、木槌敲打帆布「篤篤篤」的聲音長大。大學畢業後,信三郎進入朝日新聞社工作,過著年輕人嚮往的白領生活。80年代日本經濟飛速發展到達頂峰,傳統手工業日漸式微,包括一澤帆布在內的許多工坊陷入危機。因為「在報社的工作也就馬馬虎虎」,信三郎決定回京都輔佐家業。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工坊裡的老和小

在工坊裡,最小的員工24歲,最老的75歲。比員工年齡更大的,是那些使用了80年、90年的縫紉機。「腳踏縫紉機速度不是很快,但可以縫製各種各樣的包。」信三郎對這些縫紉機十分尊敬,幾乎每一臺機器都留下了長輩的生活印跡。有的職人在縫紉機上工作超過50年,他的叔叔一直踩縫紉機到93歲。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除了情感因素,信三郎堅持使用腳踏縫紉機而不用全自動縫紉機,還因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匠人的自主性。工坊不規定縫紉的順序和細節,由匠人們邊做邊想。「我希望他們自由地使用自己的腦子,這樣工作才能感受到雙手製作出好東西的成就感」。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裁布的剪刀人手一把,各自專屬。剪刀越短,資歷越長。用一段時間後磨損變鈍,就送去剪刀鋪磨鋒利些。久而久之,一把剪刀會隨著職人的使用越磨越短,成為勞作的象徵。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對於這種現象,或許可以用日本華文作家吉井忍的話來解釋:「無論是在東京還是北京,生活節奏都變得越來越快,人很容易感到自己的存在非常渺小,好像很容易被時代淘汰。而京都匠人可以透過自己製造的東西傳達出人的存在感,這點很重要」。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帆布包的霸道與深情

越是變幻的年代,人的存在感越弱,就越需要一些具象的印證,比如某樣自己可以掌控的東西。日本民族素有養成的消費習慣,比如最早的電子寵物機,到現在的養成系偶像。帆布包在他們的解讀中,也成了養成的一種。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一澤夫人說:“和看著很鮮亮的化學纖維不同,天然的棉帆布、麻帆布自有韻味,使用時間越長,越有獨特的風格和風情。買了這個包後,會有種『逐漸養成、養大它』的感覺,我們特別希望包的主人能夠欣賞到帆布的各種變化、各種表情。”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天然帆布會隨著時間變軟、褪色,同一款帆布包由不同的人背,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變化。它記錄了使用者走過的風景,經歷的人和事,是主人很好的陪伴。當布包用到破損時,都可以拿回店裡修,「終身保修」。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看到客戶使用那麼多年,用包用到那麼破舊,我們真的非常感謝,所以懷著感恩之心修補每一款包。反覆咀嚼其中的思維方式,不僅包含著愛惜舊物的美德,還包含著,表達對物品的喜愛就是使用它,在它身上留下你的印跡,真是又霸道又深情。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願意落後於時代

在流行「匠人精神」的當下,許多到京都旅行的遊客會把一澤帆布店列為必到之處,如今生意很好,帆布包總是供不應求。有人建議過信三郎多培養些職人,到東京開個分店擴大規模,甚至到海外建廠,但他始終沒這麼做。像在我們店裡,如果哪個員工布包做錯了,他稍微大點聲喊,“糟糕,弄錯了”,我在樓上就會聽到,可以下去看看。但如果我們的布包在海外,他做錯了,喊得再大聲我也聽不見。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兩年前,一澤信三郎才換上智慧手機。他在部落格裡記錄,自稱「被時代遺忘的男人」。在銷售的帆布包裡都會有個信封,郵寄地址已填好——是他們店址,鼓勵顧客購買使用後給他們寫信。這種做法當然與他本人習慣相關,他更喜歡過去的生活方式。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現在,這個「被時代遺忘的男人」在店裡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發呆,偶爾會想做一款新的包,只是偶爾。如果我老是發呆,員工們會笑話我的。

手工匠人一澤信三郎,我甘願落後於時代

一澤先生今年70多歲,他說:“我其實很想去流浪,但是不工作的話我又擔心自己會老年痴呆,所以現在不能不工作。”說著說著他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我們店裡有位老奶奶,一直工作到85歲都在踩縫紉機。她去世以後,她女兒還專門拿了一個縫紉機的小模型玩具放在她的墳墓裡陪伴她,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