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徐氏泥彩塑製作技藝

2008年徐氏泥彩塑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家住大英縣的徐興國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

匠人精神-徐氏泥彩塑製作技藝

傳承:文革中偷偷學捏泥人

文革時期,年幼的徐興國偷偷跟父親徐得親學習泥塑技藝;改革開放後,徐興國跟隨父親一起走南闖北,為新都寶光寺修復五百阿羅漢,僅用1年就將全部羅漢復原;1981年,徐氏父子帶領的一班能工巧匠歷時近10年,設計和塑造重慶市豐都縣 “鬼城”造型各異的冥府神、鬼形象達2000餘尊,塑造的“正神威而不惡,小鬼怪而不恐怖”。

徐興國,出生於1953年。

在徐興國的記憶裡,父親徐得親“悟性高、記憶力好”,在那段歲月裡,看到年少的徐興國在繪畫和雕塑方面很有天賦,徐得親便教他,“捏幾個小人兒給我觀摩,指點其中的竅門。為了不讓別人發現,他還把捏好的泥人藏在床底。”

“那段日子裡,我以為我們徐家的這門技藝再沒有用武之地了。”徐興國回憶說。1978年,國家開始實行改革開放,讓徐興國想不到的是:徐氏泥彩塑的命運就此發生了轉變。

匠人精神-徐氏泥彩塑製作技藝

1977年的一天,徐興國跟隨父親一起趕集。半路上,一位和尚拉住徐得親的手說道:“徐華匠,你要準備好喔,再等一兩年要開始做菩薩了。”徐得親聽完大為吃驚,“你可不要亂說,哪個還敢去做那個(菩薩)哦!”

新都寶光寺是成都地區的一座有名的寺廟。寺內的500羅漢均為清代塑像,由於時間久遠,從未維修,“爛得不成樣了,灰塵已經把塑像全部遮蓋著了。”

1979年,寶光寺內的一位大英的聖興和尚,親自回到象山鎮找到徐得親,“寶光寺要維修500羅漢,請你去弄一下”。當時,徐得親還心存疑慮,“弄那個東西會不會遭哦。”“你儘管來,這是國家批准了的。”於是,徐氏父子這才放下心來,帶領著一批泥塑藝人前往寶光寺。

就這樣,徐興國正式跟隨父親一起開始了“學藝生涯”。

在寶光寺,徐興國在父親的指導下,“先用皂角水對500羅漢一遍一遍地清洗”,同時父親還“指點如何繪製羅漢的眉毛、嘴巴,傳授‘補衣服’、‘加指頭’、上色、補金的技巧”。

在這2年裡,徐興國跟父親系統學習了從最基本的繪畫、再到選料、扎架、設計、彩繪等泥塑技巧,並很快成為這批泥塑藝人裡的技術骨幹。

在繪畫技術方面的高超技巧,也給徐興國的生活帶來了麻煩。最讓他記憶猶新的是“假肉票事件”。當時,大英縣的部分鄉鎮發現市場上有人在倒賣假肉票,騙取豬肉。於是眾人紛紛議論:“肯定是徐華匠的兒子(徐興國)乾的。”在一番調查後,終因缺乏證據而不了了之。

匠人精神-徐氏泥彩塑製作技藝

保護:不要在我這就斷掉了

2011年3—12月,徐興國閉門不出,翻遍上百本古籍,查閱圖書,為了把繪畫技藝傳承下去,他創作了長4米、寬1米的,反映黃帝大戰蚩尤戰爭場面的《逐鹿之戰》;創作了60米長的《卓井源流圖》,反映歷代與卓筒井鹽業相關的歷史場景;創作了100張《百孝圖》,72張《72行祖師爺》,78張《百家姓》……

在從藝三十年後,徐興國已經對徐氏泥彩塑各個環節爛熟於心,對不同人物的繪畫、雕塑也總結了一套“獨門秘籍”。

在徐氏泥彩塑的製作過程中,有一套固定的製作工序和嚴格的要求。徐興國告訴記者,由於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效能,所以“第一步的選土要選用很純很乾淨的泥土”;然後是做胚子,“用穀草節混合泥土攪拌,提升泥土黏合力”;再是做架子,“敷上稀泥,晾乾後上色,修補”。對此,徐興國將徐氏泥彩塑的製作工藝總結為盤竹法、燕窩式、堆塑法等八大工藝,不同的工藝針對不同的泥塑物件。

“根據泥塑物件的不同,繪畫、雕塑的手法也各有不同,”徐興國告訴記者,比如,佛教菩薩要做到“金剛露目、菩薩低眉;面如滿月、眉如新月”,羅漢像在雕塑中則比較靈活,可以做成凡人像;道家人物像則要體現仙風道骨;歷史人物像則要依據其所在的時代來雕塑衣著;現代人物像則更貼近現實生活,雕塑也相對容易些。

對徐氏泥彩塑進行這樣詳細總結,傳承是不是就變得很容易了?徐興國笑著說道,“要熟練掌握這門技藝,要有一定的傳統歷史文化知識,同時還要有一定的生活經歷。”

為此,徐興國一直以來就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將徐氏泥彩塑製作工藝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記錄三十年的從藝歷程和自己在泥彩塑工藝上的創新。“現在徐氏泥彩塑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黨和政府也為我解決了生活中的困難,讓我有時間來專心寫作。”

2011年3月,徐興國正式開始寫作。在隨後的9個月裡,他閉門不出,翻遍上百本古籍,查閱大量古典圖書,。全書共分20個章節,涵蓋泥塑起源、流傳、師承;徐氏泥彩塑的工藝流傳:選料、扎架、設計、彩繪;宗教人物、歷史人物、現代人物的繪製雕塑技法。

在這部《徐氏泥彩塑工藝技法》裡,徐興國將從業生涯中的創新作品也作了收錄。1991年,徐興國到綿陽羅漢寺設計塑造佛像時,寺院要求徐興國設計塑造1250尊羅漢。“佛教裡面原本只有500羅漢,古佛經上只是提到,‘講經者向1250名羅漢講授’。不久,徐興國按照寺院要求成功塑造了1250尊羅漢,還分別對他們進行了命名。“在《徐氏泥彩塑工藝技法》裡,我專門列了一節介紹這1250尊羅漢的情況。”

繪畫作為徐氏泥彩塑工藝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徐興國創作了大量畫作,以傳承徐氏泥彩塑的繪畫工藝。

在他畫室裡,他展示了一幅長4米、寬一米,反映黃帝大戰蚩尤戰爭場面的《逐鹿之戰》。在4平方米的畫紙上,他刻畫了100多名歷史人物:黃帝鎮定自若,勇敢者手持長矛、奮勇殺敵,怯懦者丟盔卸甲、慌張逃竄,方寸之間,宛如歷史人物近在眼前。整幅畫卷,佈局精巧,色調合理,人物刻畫惟妙惟肖,人物形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在一幅60米長的歷史題材《卓井源流圖》中,他用白描手法表現了盤古開天地以來的與卓筒井鹽業相關的歷史場景。為了展現卓筒井的採鹽歷史,徐興國收集了大量資料,“憑藉個人經驗,然後進行加工創作”。

此外,他還創作了100張《百孝圖》,72張《七十二行祖師爺》,78張《百家姓》……

在採訪中,徐興國對徐氏泥彩塑技藝傳承表示擔憂: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接受泥塑的人開始變少,市場需求隨之減少。再之泥彩塑工藝複雜,做泥彩塑的人越來越少,技藝高超的人就更少了。從上世紀90年代,他先後招收了來自綿陽、中江等地40餘名徒弟,但“現在仍在從事這一行的不到20人。”

運用:與文化旅遊相結合

對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徐氏泥彩塑,大英縣制訂了5年保護計劃,對徐氏泥彩塑進行資料蒐集、整理;與大英縣地方特色文化旅遊結合,規劃開辦徐氏泥彩塑工藝品生產旅遊基地,進行生產性保護。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徐氏泥彩塑具有眾多的特徵:對研究徐氏泥彩塑工藝技法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展現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體中世代傳承、活態存在的特點;具有鮮明特色,在當地有較大影響。

對於徐氏泥彩塑的保護工作,大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並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

自2008年6月7日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充套件專案名錄以來,大英縣依據第一個五年保護計劃。“全面蒐集了徐氏泥彩塑相關作品、製作工具,並用文字、錄音、錄影、數字化多媒體等手段,”大英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的統一標準,從認定登記、整理歸類、實物儲存、名錄存檔等方面,規範完善建檔工作,將徐氏泥彩塑進行真實、全面、系統的儲存。

在對徐氏泥彩塑保護過程中,大英縣還制定了詳細規劃,將徐氏泥彩塑與旅遊文化結合起來,規劃開辦徐氏泥彩塑工藝品生產旅遊基地,開發旅遊產品,進行生產性保護。

大英縣利用各類節會,舉辦了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的徐氏泥彩塑保護成果展覽、技藝展示活動,擴大了徐氏泥彩塑的外部影響力。2006-2011年,徐氏泥彩塑先後參加成都首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展演、成都第三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等活動,並透過《四川日報》《遂寧日報》等以及多家電視臺、多家網站和相關出版社共同參與,利用文字、圖片、錄影、專題片等方式,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