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痛恨貪官,全力反腐,可明朝的貪官卻屢禁不止,這是為何?

大家好,歡迎來到衙門史記,提起朱元璋,大家一定都對他的“創業歷程”十分敬佩,因為他從低微的農民身份,一步步奮鬥,最終變成了大明王朝的開創者,可以說是十分勵志的了。然而,都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在奪得了天下後,怎麼守業成了朱元璋最為關心的問題,他最擔心的就是貪官汙吏有一日會把大明的底子掏空,因此,朱元璋在位時期可以說是火力全開,極力反腐,但明朝的貪官就是屢禁不止,這是為何呢?

朱元璋痛恨貪官,全力反腐,可明朝的貪官卻屢禁不止,這是為何?

首先,朱元璋之所以下大力氣反腐,是由內外多重原因構成的。於朱元璋本人來講,他出身低微,所以沒少受元朝貪官汙吏的欺壓,這使得他在青年時期就對貪官汙吏恨之入骨;其次,歷朝歷代的經驗教訓也在警醒著世人——在和平年代,貪官的腐敗是王朝最大的隱患以及敵人。種種原因交織在一起,也就不難怪朱元璋為何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反腐第一帝了。然而,即使是下了大力氣反腐,明朝的貪官也沒有絕跡,這到底是為何呢?

朱元璋痛恨貪官,全力反腐,可明朝的貪官卻屢禁不止,這是為何?

在朱元璋處理的眾多腐敗案件中,有一個案子是怎麼都繞不開的,那就是郭桓案。此案不僅在朱元璋時期對朝政影響深遠,甚至在今天我們來看這一案子,也都會感覺驚心——一方面是因為貪汙數額的巨大,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此事所牽扯的官員眾多。

此案並不難介紹。郭桓案是一起發生在洪武年間的官員貪汙事件,在洪武十八年時,透過種種蛛絲馬跡,朱元璋就已經懷疑郭桓、李彧、趙全德等官員相互偏袒,共同受賄,但苦於沒有確鑿證據,無法下令調查這些人。好巧不巧,洪武十八年三月,御史餘敏、丁廷舉二人就聯合告發郭桓利用職權,勾結李彧、趙全德、胡益等人共同貪汙受賄,並且還列舉出了一大堆的罪狀,比如私吞太平府、鎮江府等府的賦稅,讓朝廷遭受了不必要的損失等等,聽完這些話後,朱元璋已經氣得快站不住了,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猜測居然成真了,他更沒想到的是,在空印案、胡惟庸案後,居然還有人敢貪汙受賄!於是他決定用最為強力的手段來打擊貪官。

事情到這,其實還是很正常的,頂多把這些貪官抓完處決就結束了。然而,就是在“抓貪官”這一環節上,出了大問題。郭桓案一共涉及全國的十二個布政司,被連累的主要官員數量十分多,有趙瑁、王惠迪、王志等人。面對這些國家敗類,朱元璋自然不會手軟,而且還有了完美的契機來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徹查。

朱元璋痛恨貪官,全力反腐,可明朝的貪官卻屢禁不止,這是為何?

於是朱元璋前前後後殺了幾萬人,這場名為打擊貪官的行動到中後期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別有用心之人借舉報之手,剷除異己的手段,這場從朝廷開始的反腐也變成了波及全國的風暴,一時間人人自危,許多官員甚至上朝前都要和家人告別,深怕回不來了。

但是,即使是郭桓案後,明朝的貪官也是殺一茬長一茬,層出不窮,就像韭菜一樣,朱元璋儘管下了這麼大的力氣,也終究是沒能實現天下無貪官的願景。平心而論,打擊貪官除了嚴厲的懲罰措施外,制度的透明化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這正是封建制度下的皇權體制所欠缺的。也許,這就是朱元璋為何消滅不完貪官的原因。好了,今天的精彩分享到此就結束了,想看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衙門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