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原理一樣的故鄉小河,是治黃十年故土先人張鵬翮的試水之作嗎

前述:《故鄉的小河》是我多年前就寫好的一篇文章,後來發表到了美篇App上(上面顯示全國有八百多人閱讀)。近期我註冊了百家號等幾個平臺,因不熟悉平臺的推薦執行機制,文章的標題也就僅僅五個字,閱讀量很少,就撤消了。

故鄉小河它的原理確實和黃河原理一樣:攔截雨水,規範雨水走向(地上河),洪水過大沖垮河堤(這些都是我們小時候親眼見過的),小河自然決堤和黃河決堤道理完全一樣。雨水按人類的要求規範溫順流淌,地上河兩邊變成了肥美平坦的稻田,土地,養育故鄉的人們;黃河地上河兩邊的土地等滋養華夏兒女。最後流入地勢低窪處變成了地下河(黃河流入大海。

張鵬翮(具體可百度查詢)清代名臣,治河專家,主持治黃十年,曾隨始祖張萬遷徙到我的家鄉四川遂寧任隆黑白溝,在我的家鄉生活了不少時間,家鄉的地上河遺蹟尚存多處,只有我住的那個村的地上河是最完整、最長,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小河自始至終都和黃河流域流程完全一樣。

滔滔黃河,一段時間在地上乖乖流淌,相信讓它如此聽話的人一定也和普通人的小時候寫作文一樣,一定也有試水之作,只有無窮的小作,才有名傳千古的大作。

詳細情況請閱讀下文《故鄉的小河》,希望發表你的評論,我真想弄清楚小河的來龍去脈。喜歡考古的朋友可聯絡我,到時候我一定帶你去看看,去看看我故鄉的小河。

故鄉的小河

故鄉的小河在我心裡有濃濃的記憶,還有綿綿的思慮。

它是平凡的,有時候還是乾涸的。它也是非凡的,令我尊敬、難忘的。

我是一個出生在農村大山溝裡的孩子,溝名羅家小溝。山溝從上到下延綿十來公里,裡面居住的全是清一色的羅姓人氏,所以叫做羅家小溝。整條溝裡的人據說是“湖廣填四川”時羅氏一家的後裔,人與人輩份清晰,是一個龐大而分散居住在一條山溝的大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溝的正中間有一條人工河道————也許是山溝太長太深的緣故,祖先們在溝的正中間修建了它。

河水源自山溝的最高處——木桐山,最終匯入長江支流涪江,是涪江眾多名不見經傳的支流之一。

河道從上到下隨地勢走,一些大一點的叉溝裡也有這樣的人工河道,這些支流和一條隨兩邊山勢走向婉延延伸的主河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排水、交通系統。這個系統象一個一豎多橫的“豐”字,又象一條巨龍游走在整條山溝裡。

這個系統有二個作用:一是洩洪、二是行人(河槽的一側用於過往行人)。

其他地方山間河流是自然洪水沖刷而成,河底位於一條溝的最低處,而我們那裡的人工河底隨地勢許多地方高於兩邊農田。

黃河原理一樣的故鄉小河,是治黃十年故土先人張鵬翮的試水之作嗎

故鄉的小河

因為有了這條小河,才有了河道兩側的阡陌稻田,才有了一代又一代羅氏子孫後代。也大大方便了人們出行、交往。

有時候雨量過大,洪水會沖垮部分河段,但倔犟的父老鄉親會及時修復,以至於現在那條小河還在。

一條小河,讓田地裡的穀物、莊稼順利成長,讓成千上萬羅氏子孫生生不息,綿延不斷。

小時候雨水多,河水潺潺,小河是我們的樂園:經常在河裡摸魚捉蝦、洞穴掏蟹。捉住小的螃蟹,捏在手裡肉嘟嘟的,它的腳丫還在無可奈何地亂動,直接放嘴巴里嚼著吃,鹹鹹的味道,終身難忘!有時候下大雨,我們就在進河的大田缺口放水下面支起一張竹欄、放些雜草。大雨到,魚兒跳。每次下雨,魚兒們特別興奮,它們會到處跑。鯽魚、泥鰍、鱔魚、蝦米……就會隨水跑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看著它們晃一下,特別高興。一下還抓不住,手腳麻利要多次才能捉住。有時候要攔幾十斤魚蝦呢(上圖:故鄉小河的一小段)。

中國六十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人幾乎都品嚐了缺吃少穿的滋味。那時吃肉機會少,這些魚蝦們是很好的營養品,滋補我的家人、我的身體。

多少年來,它就一直這樣躺著,和溝裡的小山、田園,溝裡的天、溝裡的風、溝裡的羅氏族人一道構成了當地有名的羅家小溝。

多少年來,任憑風吹雨打,洪水沖刷,仍然改變不了它的初心:默默的,毫無怨言地禮送山洪,禮迎送往溝裡的人們。

故鄉的小河,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又一尙存的歷史見證。它是活的遺產,流淌的文化。

在外人看來,它是平凡的,普通的,不值一提的。

在我看來,它工程雖小,但若干年前,生產工具簡陋、勞動力匱乏、經濟蕭條的狀態下修建了它,其精神及工作量堪與紅旗渠等世上著名人工工程類似。

故鄉的小河矗立在我的心中,讓我魂牽夢繞。它就象一座豐碑,記載了當時人們興建它時的辛勤,也訴說著羅氏族人維護它的努力;它載走了多少悠悠歲月,也載來了許多故鄉的美好回憶。

這個排水、交通系統,何時修建、誰領頭,多少人參與,無從考證,當地的任何文獻資料也無記載。

表面看:它是雜亂的、鬆散的、毫不起眼的;認真想:它是精細的、緊密的、令人驚歎的。

自懂事以來,我一直想知道它的構思、設計、組織者是誰?尤其是對酷愛建築的本人來說多麼渴望穿越時空與古代先賢進行相關交流。

黃河原理一樣的故鄉小河,是治黃十年故土先人張鵬翮的試水之作嗎

有一次在蓬溪奎閣廣場遊玩,無意中看到廣場正中央一座雕塑(上圖:張鵬翮及生平介紹)。雕塑正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清代名臣、治河專家——-張鵬翮(1649-1725)。曾任河道總督,主持治理黃河10年。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張氏在其入川始祖張萬帶領下,遷居四川省遂寧縣黑柏溝(今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任隆鎮黑柏溝村)。遂寧市船山區就來自於其玄孫張問陶(又名張船山——-清代著名書畫家、傑出詩人)。

黃河原理一樣的故鄉小河,是治黃十年故土先人張鵬翮的試水之作嗎

綠小青山

查閱相關資料及本地代代口口相傳的歷史中得知,我們的先祖是從湖北麻城孝感鄉遷徙過來的。張鵬翮及先祖同樣是從湖北麻城孝感來到遂寧蓬溪縣任隆鎮黑柏溝村的,歷史文化、地點、淵源相同。而黑柏溝距家鄉小河所在地羅家小溝距離也就2公里。

距離雖短,歷史卻長,老家的長輩們誰也說不清道不明小河的歷史過往。

我想,這條小河應該與張鵬翮相關吧!因為只有當時的治河專家、著名河臣才有知識、能力,設計、組織、指揮這樣一個“浩大”、科學、嚴謹的系統工程。它與黃河原理一樣,都是典型的地上河。

張問陶(號船山、蜀山老猿)——-船山區;故鄉小河——-地上人工河。清代治河專家、河道總督張鵬翮及其始祖張萬、玄孫張問陶等幾代人都曾在我的故鄉遂寧市蓬溪縣任隆鎮居住、生活——這,不應是歷史的巧合,而應該是張氏先祖在遂寧留下的過往足印吧!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這條小河應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故鄉的小河不知疲倦地迎來送往,哺育了無數代羅氏族人。而今,會種莊稼的老一輩漸漸離去,年輕一代大多外出謀生,在繁華都市裡擠進擠出,四處飄落。故鄉就顯得地廣人稀,田園荒蕪,小河也變得無足輕重:部分河堤垮塌,雜草叢生,河底泥沙淤積,鮮有人清理、維護、過問。

隨著歲月流逝,我們將塵土歸西。風雨兼程,無怨無悔伴隨我們,故鄉的小河——你,仍將山河依舊嗎?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我想:故鄉的山一定會更青、更綠,而故鄉的小河水會更清、長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