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爭奪下,奸臣爾朱榮當道,利用朝野動盪大舉發展實力

本文由作者《小云的歷史文化》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到朱爾榮,大家都知道,他是胡部的第一領民酋長,在部落裡有著很高的地位,但爾朱榮野心勃勃,想做董卓第二。他的確要比董卓有頭腦得多,他深知,要想在政壇上有大作為,政治永遠比軍事重要。早在起兵之初,爾朱榮就有心改立新君、獨攬大權,開始物色政治盟友。他派侄子爾朱天光潛入洛陽,找到在朝中任直閣將軍的堂弟爾朱世隆。後者向爾朱天光推薦了元詡的叔叔、長樂王元子攸。

皇權爭奪下,奸臣爾朱榮當道,利用朝野動盪大舉發展實力

元子攸受胡太后一黨的排擠,和胡太后等人有較深矛盾。他長期擔任禁衛軍將領,不僅有一幫禁衛軍官兵支援他,清流世族和文官集團也擁戴他,在朝廷中有相當的根基。各方面看起來,元子攸都是不錯的人選,可以讓爾朱榮集團爭取到洛陽禁衛軍和世族大家們的支援。於是,爾朱天光秘密會見了元子攸,將爾朱榮的橄欖枝傳遞了過去。元子攸欣然應允,帶著家眷跟著爾朱天光逃出了洛陽。

皇權爭奪下,奸臣爾朱榮當道,利用朝野動盪大舉發展實力

當時北方少數民族擇立君主有一個傳統:將所有的候選人鑄銅像,請示天意,如果銅像鑄成說明此人受命於天,可立為君;如果鑄像不成,則上天不認可此人。爾朱榮手中一共掌握了六位王爺,一一給他們鑄像,只有元子攸的銅像一舉成功。武泰元年四月十一日,爾朱榮在河陰擁立元子攸登基稱帝,和洛陽的元釗對峙。元子攸就是孝莊帝,封爾朱榮為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尚書令等,晉爵太原王。這是一招好棋,爾朱榮一下子從叛亂者躍升為“挾天子以令天下”的正義之師。

皇權爭奪下,奸臣爾朱榮當道,利用朝野動盪大舉發展實力

孝莊帝登基後,局勢就明朗了。胡太后立的小皇帝元釗原本就不為朝野所接受。大臣們早就和胡太后離心離德。聽說元子攸登基後,洛陽的禁衛軍官兵、文官和世族大家爭相出迎,向新皇帝表示效忠。元子攸登基的當天,鎮守黃河的鄭先護、費穆等人就主動歸附,導致洛陽門戶大開,大都督李神軌不戰而退。訊息傳到洛陽,禁衛官兵四處潰散。戰爭不用打了,爾朱榮兵不血刃,提前鎖定勝局了。

皇權爭奪下,奸臣爾朱榮當道,利用朝野動盪大舉發展實力

勝負已定,鄭儼和徐紇兩個男寵跑得比誰都快。鄭儼逃歸鄉里,想在地方起兵,結果被部下所殺;徐紇逃到江南歸降蕭衍,因為好慕權力、奴顏媚骨,為時人所斥。眾叛親離的胡太后在絕望中宣稱出家為尼,還強迫宮中所有的嬪妃隨自己一起削髮出家。她逃入佛寺,寄希望於佛祖的保佑。洛陽的皇室貴族和文武百官見狀,第二天就拿著皇帝璽紱、擺出皇帝法駕,公開出城去迎接新皇帝元子攸了。

皇權爭奪下,奸臣爾朱榮當道,利用朝野動盪大舉發展實力

北魏朝野承認了元子攸,也就承認了爾朱榮造反的勝利果實。到此為止,爾朱榮起兵可以勝利、和平地收場了。他只要護送著元子攸進入洛陽,就大功告成了。但是,平靜之中醞釀著波瀾。投降的武衛將軍費穆是爾朱榮的老朋友。爾朱榮年輕時,在洛陽當過一段時間的軍官,兩人當時就認識。如今久別重逢,兩人都很高興,促膝長談起來。談著談著,談出問題來了。爾朱榮和費穆很快發洩起對朝政的不滿,感嘆起軍隊地位之低、待遇之差。這一切都緣於北魏的“文武分治”。

皇權爭奪下,奸臣爾朱榮當道,利用朝野動盪大舉發展實力

北魏是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自孝文帝漢化以來,“文武分治”,文官序列開始壓過武將序列。文官職權上漲,發展前途廣闊;武將升轉、調任不易。漸漸的,朝野重文輕武,文官輕視武將。大臣都拒絕調任武職。飽受欺壓的官兵們則越來越不滿。以至於到了最後彼此看不慣,可見其矛盾積壓之深。好了,這個故事到這裡就要結束了,對於朱爾榮的做法,大家怎麼看呢?

參考資料:《魏書》

參考資料:《北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圖片來源於網路,本文系作者《小云的歷史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