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歷代政治得失》: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優劣及成因

讀書《歷代政治得失》: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優劣及成因

錢穆先生在《歷代政治得失》一書中,分析了漢代,唐代,宋代,明代和清代五個朝代的政治制度的變遷過程。在一書的最後,總結了中國政治制度變遷的四個重要點,分別是:

1。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權的傾向

2。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政治,已造成了社會各階層一天天地趨於平等

3。長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可是在傳統政治下的知識分子,至多也只能維持上三代

4。中國的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

在此,我就從這四個點展開來敘述一點個人體會。

1。權力的運作

中國的權力不斷集中,變成中央皇權為主導的政治制度,是從明清兩代開始的。在此之前,宰相能夠與皇帝達成權力的制衡,諸多的政治事務可以在臺面上商議,共同解決。而在明清之後,廢除了宰相,全由皇帝一人定奪。如此,中國政治制度已經不再是一個寡頭官員的政治,而變成了中央集權的專制,外加舉報告密的潛規則,靠的是皇帝一人的“超凡魅力”來維持帝國。正如書中所述,當皇帝的能力尚強,能夠控制的情況下,帝國還可正常運轉;若是碰到能力不足的皇帝,那皇帝就容易被大臣架空,權力旁落,帝國就不可逆轉地衰落下去。

這種人凌駕於制度之上的政治制度的產生是歷史變遷而來,並不是社會演化的必然選擇。而是制度設計者知識不足,使得未能實時地進行改變。相似地,宋代的諫臣職位也是類似的道理。在唐代,諫臣是從屬於宰相,受命於宰相的。當宰相有一些話不好當著皇帝的面說時,可借用諫臣之口來表達。但在宋代,諫臣不再從屬於宰相,但諫言的權力還存在。這時諫臣可反對宰相的政見,而不用負相應的責任,導致了諫臣的權力太大,束縛了宰相干實事的能力。

政治制度大抵如此,設計者考慮不全,就會有不完善之處。在王朝的初期,一起打江山的熟人之間還可維持,但在後期,各自的利益綁架之下,制度的漏洞就被無限放大了。要民主,就是為了防止這些制度的漏洞,能夠在恰當地時候挽救制度。

2。人才的選拔

人才選撥制度的好壞,有不同的衡量指標,一是能否有階層流動,帶來公平;一是能否讓有才幹之人坐上合適的位置。科舉制度在前者方面,做得算是足夠,“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廣泛存在的。但是在能力方面,就明顯不足。經過科舉制度選拔而來的基層官員,或許對於一般的行政任務,以及解決訴訟爭端還能勝任。但在文書的書寫,如何完成上面委派的任務方面就差勁很多。這時胥吏,師爺等編制外人員介入其中,就容易敗壞朝堂的氣氛。科舉制度之內,竟然沒有官場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不可說是個大缺陷。

3。徵收賦稅

一個帝國皇權的資金來源自稅收。而稅收主要包括田地的糧食作物收入和礦產收入(主要是鹽和鐵)。在早期,鹽鐵交易還不繁盛時,田地稅收是主要的政府收入來源,而皇室靠的是礦產或山林漁業的收入。在漢代之後,鹽鐵行業收入大大增加,佔政府的絕大部分,田地稅收只佔小部分。

多個朝代的農民起義,都是制度的惡導致的。制度之下,並不考慮到農民是否能否承擔相應的稅收。舉個簡單的例子,政府為了收稅的方便,田地賦稅只收錢財,不收糧食。導致豐收納稅之時,糧食多,但不值錢,需要很多糧食才能換取到足夠的稅錢。商家從中獲利,而農夫稅負過重(穀賤傷農)。這種局面,追根溯源,是古代中國的數字目管理不夠完備,對國家的基本情況瞭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