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沒有根據

對立統一可以顯示出兩種意思,第一是對於主體的提升。周易說君子以自強不息。五經說修身即自信。蘇格拉底說相信你自己。事物都是從陰走向陽,從陽走向陰,只是到了時空中,才有了某種主導地位,這是主體視角所致,而不是事物本身發生了變化,主體的侷限從而喪失了對真相的認知。物質決定意識,物質起決定作這句話也是有條件的,只有在時空中才起主導作用。在人事中,那麼本體上沒有勝敗,但是在後天中才有勝敗,例如考試成績明明是100分和50分,這怎麼能說沒有勝敗呢?

自信沒有根據

所以不能狹隘的理解勝敗,要知道,勝敗是有條件的,勝不是絕對的勝,是有條件的勝利,下次考試可能還會失敗,失敗是失敗了,但是是有條件的失敗。第一個條件就是時空條件,倘若我們沒有進入時空,就根本沒有具體生活,倘若我們沒有出生,就根本不會發生悲歡離合,產生失落。這些情緒都是有條件的,一切以時間,地點為轉移。例如在一個範圍內處在世俗所謂失敗的一方,那麼只有積極提升自己,而不是離開或者逃避,這才是處於太極這個圈子,從而完成躍升。倘若不是從根本上改變自身即發現自性本自具足,能生萬法,如煙霧消散重見光明,煩惱消散,自信產生,那麼這就是 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那麼從而從本質上來說,個人最重要的找回屬於本體的先天自信。自信穩住了,才能看到規律和方法。

那麼第二個就是對立統一是一種方法,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近代史和分析法學,經濟學理論,這就是用對立統一實現對事物的正確把握,瞭解理論的產生沒有偶然性,例如世界貨幣體系的產生是因為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確定,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是布雷頓體系的深刻體現,這樣就產生了戰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這個體系是美國為掌控世界貨幣體系而建立起來。如果是這樣,那麼等於什麼都沒說。

自信沒有根據

我們必須深入貫徹對立統一,既然這樣說就是在表達,美國在二戰後難道就沒有一個競爭對手嗎?這有助於我們把握本質,事實證明,我們發現了還有一個英國有這樣的野心,這就是再說英國也想博弈,想建造一個以班柯為貨幣的國際兌換體系,但失敗了。又如,蘇聯為什麼列寧之後斯大林採取這樣的極端化模式,外部原因必然有一個美國在與其對立統一。再向前看在戊戌變法之時清政府眼中,其對立統一的一方應該是誰,毫無疑問,應當是日本。因為日本經過甲午戰爭取得了勝利。那麼中國剛改革開放,其對立統一的一面應當是誰,也是日本,所以首先與日本恢復外交關係。

自信沒有根據

所以只有自信才能把握先天,只有自信才能看清真相,只有自信才能找到方法。對立統一就像彈簧,有人會問這個界限在哪?事實上,界限就是雙方的自信程度,就像彈簧,你弱他就強。自信是無根據的,他是本體,是被煩惱遮蔽了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