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中那些稱呼你真的瞭解嗎?

儒家講究五常:仁、義、禮、智、信;禮排在智跟信之前,說明古人對於禮的重視程度;其中就體現在稱呼上,古代人很少出現直呼其名,對於一些重要的人會給予一些尊稱。

近日,電視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在騰訊影片熱播,電視劇中開頭大戲男主角楊平在寢宮失火中替換去世的劉協,寢宮當時火勢很旺,看到失火後大內總管張宇慌忙進入寢宮高呼陛下。

古裝劇中那些稱呼你真的瞭解嗎?

說到這裡,我們今天來談談古代那些尊稱的由來。

我們在古裝劇中經常看到的尊稱不止陛下;還有殿下、閣下、麾下、足下、膝下等;

我們都知道以上為尊,既然是尊稱那就是應該尊敬別人的稱呼,為什麼要用下不用上?下不是說明了在我之下?這些的來源又是哪裡呢?下面我們來一一說明:

陛下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有了皇帝的稱號;

陛下主要的來源在於陛,陛;指的是皇帝宮殿的臺階,那陛下就是指在臺階下的侍從。

古代作為臣子要向皇帝彙報的時候,都需要下面的侍從來傳達內容,當然這是在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但是有些時候比如一些高官及皇帝身邊的人在向皇帝作報告的時候,是直接面對面的,為了表達對皇帝的尊敬,就直接用陛下來稱呼,古代人講究禮不可廢,久而久之,就一直沿用下來。

古裝劇中那些稱呼你真的瞭解嗎?

殿下

漢代開始,一般稱呼除了皇帝以外的皇親國戚為殿下;

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一些宦官或者下人在稱呼一些王子或者公主的時候都會叫殿下。

殿下:指的是宮殿之下的侍從,區別與陛;陛是宮殿的臺階,殿下在宮殿之下,說明地位上要低於皇帝本人。也是對於皇親國戚的尊稱,跟陛下的來源異曲同工。

閣下

一般稱呼一些有地位的人,一些居於廟堂之上的人也經常稱呼對方閣下,我們現代也經常用到這個詞。

閣:有閣樓的意思,較為高高在上讓人仰視;所以閣下可以看做是我不敢看你的臉跟你直視對話,需要仰視你,代表了一種對你的尊敬。

古裝劇中那些稱呼你真的瞭解嗎?

麾下

我們經常看到這個詞都出現在軍隊中,比如我是某某將軍麾下某某;

麾:主要指古代的將旗,在古代戰爭中將旗具有無上的權威,往往一場戰爭的勝負都看旗在不在;麾下就是說明我是這個將軍的人。

這個詞不是對將軍的稱呼,一般形容的是自己,我是某某某將軍麾下的意思。

足下

一般就是同輩之間的尊稱,我比你低,只能看你的腳下;如我們經常看到電視劇中說:足下何意?足下高徒等。可以看成我們現在經常稱呼的”您“

其實足下出自一個春秋時期的典故:晉文公在外逃亡19年後回到了晉國當了國君(以前還沒有皇帝的稱號,所以是一國之君)。當了國君之後就開始封賞有功之臣,但封賞後卻忘了當年跟他逃亡介子推,介子推也不願意接受封賞,帶著老母親隱居到綿山之中。晉文公知道後,就派人去綿山找他,他不想見,於是晉文公用燒山的辦法想逼迫他出山,沒想到介子推非常倔強,抱著大樹和母親一起被活活燒死了。晉文公非常傷心,就叫人砍下這棵大樹製成木屐穿在腳下,每次看到木屐的時候都會說:“悲乎,足下!”。“足下”一詞由此而來,最終“足下”一詞逐漸演變成對他人的敬稱。

古裝劇中那些稱呼你真的瞭解嗎?

膝下

主要指兒女,因為兒女小的時候經常在身邊,在膝下玩樂,所以沿用下來。

在下

這個主要指自己,比如介紹的時候加上在下某某某,表示在你之下,謙虛。

透過這些解釋就可以理解了,下一般指的是我在你之下,代表我對你的尊重。

這就是古人對他們的尊稱及自己的一些稱呼,古代人謙遜講禮,中華也是禮儀之邦,我們現代人也應該學習古人的高尚品德,對於他人應當尊敬。

以古照今,弘揚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