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夏陵》3┃羅太后與侄子聯手廢掉親兒子

賀蘭山東麓的神秘遺址,被確認為西夏國的帝王陵群。塵封千年的墓門被開啟,墓室殘破不堪,空無一物。而考古隊需要確定9座帝陵分別屬於哪個帝王。70年代的考古隊對6號陵和7號陵進行了全面考察,一直毫無進展。

《揭秘西夏陵》3┃羅太后與侄子聯手廢掉親兒子

這時一位後勤人員為陵號的確定作出了突破性貢獻。考古隊在7號陵拼湊出相對完整的一塊碑文。由於大家對於西夏曆史缺乏系統瞭解,也不熟悉西夏文,破解碑文成為一個難題。而這位後勤人員李範文利用業餘時間破譯出其中一段文字“大白高國護城聖德至懿皇帝壽陵志文”。

聖德是西夏第5代皇帝仁孝的諡號。根據《宋史·夏國傳》的記載,壽陵也確實是仁孝皇帝的陵號。仁孝是西夏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喜歡推行儒家文化,也是第一個尊孔子為文宣帝的人。

7號帝陵的身份確定,為考古隊帶來了希望。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考察,卻再也沒有在其他陵墓中找到關於墓主人的線索。考古隊只能利用現有的資料推測各個陵墓的陵號。首先他們用了昭穆葬法來推測。

《揭秘西夏陵》3┃羅太后與侄子聯手廢掉親兒子

西夏陵如果是按照宋陵來建造,而宋陵用的是昭穆葬法,那麼西夏陵也有可能按照此法來安排帝陵的位置。什麼是昭穆葬法?上古時代宗廟或墓地排列,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左方,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始祖右方,稱穆;一貫式排列開來。

西夏開國皇帝元昊建國後,追認自己的祖父繼遷為太祖,追認自己的父親德明為太宗。因此,元昊很可能同時為自己的祖父和父親建造陵墓。而1號帝陵和2號帝陵最為特殊,兩座相鄰且陵寢形制也一模一樣。

如果1號陵和2號陵真的是繼遷和德明的陵寢,那麼依次類推為:元昊、諒祚、秉常、乾順、仁孝、純佑、安全。這樣正好7號帝陵就是仁孝。似乎這種推測合情合理。

《揭秘西夏陵》3┃羅太后與侄子聯手廢掉親兒子

以9座帝陵為中心,周圍分佈著大大小小200多座陪葬墓。除了確認9個帝陵外,考古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整理出這些陪葬墓。而確認陪葬墓的工作進行了40年。

專家們把陪葬墓分為三種形制:細長的圓錐、圓柱形;低矮的饅頭形;高大的蒙古包形。陪葬墓是中國封建社會群臣關係的重要體現。只有為國家、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才有資格安葬在帝王墓的周圍。

隨著研究的深入,考古專家們發現昭穆葬法存在很大漏洞。隨著王朝的發展,帝陵的結構和形制應該逐漸完善,然而1號陵和2號陵的規格和形制是最為複雜和完整。那麼它們的建造時間,不可能是建國初期,很可能屬於西夏曆史晚期。

根據史書記載,西夏的最後3位皇帝沒有建造陵寢,那麼1號陵和2號陵就有可能是純佑和安全的陵寢。歷史上,純佑與安全是唐兄弟,這兩個人有理由將陵墓修在一起,又一模一樣麼?

《揭秘西夏陵》3┃羅太后與侄子聯手廢掉親兒子

公元1193年,純佑繼位,他仁慈恭儉治國有方。可是就在他繼位後13年,一場宮廷政變改變了西夏國的走向。純佑王朝政權被堂兄安全推翻,安全成為了新的西夏皇帝。

歷史上兄弟叔侄的皇位之爭,屢見不鮮。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場政變的幕後主使卻是純佑的母親羅太后。羅太后為什麼與自己的侄子聯手,廢掉自己的兒子呢?關於這點,史書中沒有任何記載。直至今天,這仍是西夏曆史上最大的謎案。

《揭秘西夏陵》3┃羅太后與侄子聯手廢掉親兒子

安全性格暴躁,行事乖張。他破壞了西夏與金國長期的友好關係,使西夏陷入戰爭的泥潭。這位剛愎自用的皇帝,為了強調自己帝位的合法性,將自己的陵寢修在了純佑的邊上。

這樣就解釋了1號陵和2號陵為什麼在一起且最完善。而如果這樣,那之前的昭穆葬法就被完全推翻。

2007年北方民族大學西夏研究所教授孫昌盛曾經參加了6號帝陵的考察。在6號帝陵的殘碑上有四個字“在位三十”。這應該是在陳述一個帝王統治時間。而西夏只有一個皇帝在位30年,就是德明。

同時他發現4號帝陵和6號帝陵的形制非常相近,而且4號帝陵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它只有5層,其他陵墓都有7-9層。4號陵很有可能是德明的父親繼遷的陵墓。繼遷在位時,契丹封他為王,宋朝封他為節度使,所以陵寢的規格達不到帝王的級別。

所有這些特徵,都讓孫昌盛更加確認自己的推論。按照新的理論9座帝陵被重新排列。1號為純佑、2號為安全、4號為繼遷、6號為德明、7號為仁孝。

《揭秘西夏陵》3┃羅太后與侄子聯手廢掉親兒子

科學就是這樣,不破不立。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科學的發展就是不斷用新的結論推翻舊的結論,永無止境。而我們應當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孫昌盛的觀點在西夏學界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西夏帝陵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這也正是西夏研究的魅力所在。事實真是如此麼?新的線索還會出現麼?讓我們期待下一期的解答吧!

作者:安娜人生物語

圖片:來自手機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