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吳說起,南方的割據政權為何無法避免被北方統一的命運?

坐擁20萬常備軍隊,還有長江天險,為何東吳僅4個月就亡國了?以這個問題為出發點,說一說南方政權存在和被滅亡的原因。

東漢末年分三國,紛紛擾擾之後,在公元280年,西晉王朝一舉平定東吳,結束了近百年的戰亂。西晉滅吳,從發兵到攻陷建業,僅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百年戰亂,四個月就結束了,這樣一對比實在有點夢一般的感覺。

西晉滅吳,出動了二十萬大軍,東吳出動的兵力只有五萬不到。西晉滅吳也沒有實質性的硬仗,基本上可以算是摧枯拉朽,兵不血刃就平定了東吳。

一般來說,回答這樣的問題都會從軍事對比,廟堂決策上去分析。一方面,西晉為了滅吳,準備了十餘年,兵員糧草都準備得十分充足,相比東吳的地理優勢,西晉也投入了巨大物資,打造了一支強大的水師。另一方,東吳對於西晉的戰略進攻並不上心,沒有做戰爭動員,也沒有想過彌補西晉的地理優勢,打造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等準備,以一種心安理得的狀態蔑視西晉所有的戰爭準備。

從東吳說起,南方的割據政權為何無法避免被北方統一的命運?

於是,以有心對無心,以準備充足對毫無準備,以二十萬大軍對五萬大軍,以百戰雄獅對安逸弱兵。西晉要是還打不贏,索性全部自沉長江。

對於這樣的統一戰爭,歷史上發生過多起。如果細心可以發現,在三百年以後,也就是588年,隋朝也是這樣滅掉南陳的。西晉在魏國滅掉蜀國後,取代了魏國建立了晉朝,進而滅掉東南的東吳政權,統一全國。隋朝在北周滅掉齊國後,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進而滅掉東南的陳朝,統一全國。整個的戰爭模式都是一模一樣的!

從東吳說起,南方的割據政權為何無法避免被北方統一的命運?

這不得不驚訝於中國的歷史怎麼就像電視劇一般,還有套路?不得不懷疑是不是真有王朝更替週期律,中國的歷史是不是一直在迴圈呀?

當然,這不是在拍電視劇,中國的歷史也是不斷地進步的,不存在治亂迴圈的說法。

在以往的問答裡,解釋了西晉與隋朝的相似處和不同之處。問題的名字叫:楊堅為什麼那麼輕易就奪得了宇文家的天下?核心原因是什麼?

坐擁20萬常備軍隊,還有長江天險,為何東吳僅4個月就亡國了?這個問題不夠精準,或許應該這樣說:坐擁20萬常備軍隊,還有長江天險,為何東吳僅僅4個月就被西晉亡國?

從西晉滅亡東吳的整個過程來看,東吳的23萬常備軍,只用到了五萬,而長江天險根本就沒有用上。所以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是不存在的。

長江天險沒有用上,二十三萬大軍只用了五萬,面對西晉的強勢進攻,堅持了四個月才滅亡,算不算得上很了不起?

從東吳說起,南方的割據政權為何無法避免被北方統一的命運?

其實,東吳立國七十多年,整體上是在不斷地走下坡路的。首先對比一下,南方與北方的硬實力,也就是經濟發展水平。畢竟一個國家政權取得多大的成就,經濟發展水平是基礎。

從東漢末年開始,直到隋朝建立,這個時間段是中華文明從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向南北擴張階段邁進的過程。東漢末年分三國只是預演,南北朝才是亂世的正劇。

這個時間段,統一併非大勢所趨,分裂割據與區域性統一才是時代的主體。金屬冶煉業的發展,鋼製工具的普及,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作為文明中心河南關中地區無力統御天下。即便晉朝統一全國,在政治制度上採用的也是符合時代需要的分封制。

也就是說,無論是東吳還是陳朝,南方正在持續地開發,這個開發的過程一直持續到南宋時期。作為新崛起的文明中心的建業,還不具備與傳統文明中心洛陽相對抗的基本實力。

另一方面,南方持續地開發,加上水網密佈,各個經濟單元的發展水平是不同的,建業要統御這些地區是十分吃力的。這一點從東吳以及南朝的政治局勢就可以看得出來,東吳建國之前就與北方的曹魏發生了赤壁之戰,赤壁之戰的過程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是十分精彩的。

總的來說,建業以弱勝強,周瑜以五萬水師擊敗了曹操的二十萬大軍。在戰爭的前期,東吳內部各個政治勢力主張投降的佔了多數,所以才有孫權拔劍擊案的故事,才有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可以說,面對曹操南下,東吳整體士族都是主張投降的。

從東吳說起,南方的割據政權為何無法避免被北方統一的命運?

這樣的故事在東晉面對北方前秦苻堅的百萬大軍時,也是如此。結果,都是來自北方計程車族力排眾議,以寡擊眾,最後取得了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的勝利。並非說北方士族好戰,而是這個時候,建業以及周邊作為最先開發的地區,作為文明中心,在政治經濟實力上,對於其它地區有壓制能力。

隨著東吳政權安定下來,解除了外來危險,南方地區進行經濟方面的建設,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出現巨大的波動,加上水網密佈,交通不便,建業作為文明中心無法把各地的經濟力量調集起來,也就無法平衡各地的政治力量。

為此,孫權以及東吳的後幾任君主基本上一直在與南方各地區的政治勢力,與南方的那些土著士族作政治鬥爭,彈壓他們以維持東吳政權的鞏固。劉備、曹操死後,作為三國時期最年輕且最為長壽的開國君主,孫權的戰略眼光不可能平庸,只是被內部的政治鬥爭耗盡了心力而已。所以,幾十年對蜀國,對魏國沒有任何作為,也不足為奇。所以,孫權和後幾任君主越來越殘暴地殺戮反對的南方士族也不足為奇。

從東吳說起,南方的割據政權為何無法避免被北方統一的命運?

其次,再對比軟實力。無論是東吳,還是蜀國,越是往後,就越是缺乏可用的人才。畢竟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才能催生頂尖的人才。相比東吳和蜀國,魏國以及西晉一直是人才濟濟。經過東漢末年的諸侯混戰,作為主戰場的北方人口銳減,所以東吳以及蜀國才有立國的基礎。和北方拼時間,拼內政,拼發展,這是不現實的,經濟發展速度,人口增長的速度,不可能比北方更快。諸葛亮明白這個道理,孫權應該也是明白的。說到底,被內部的土著士族牽制了大多精力而已,內部土著士族根本就不想他們北伐成功,回到北方。即便成功了,建業或者成都也不可能成為統一王朝的都城,這才是本土士族不支援的根源所在。

最後,再對比地理優勢。為了取得荊州,孫權不惜破壞與蜀國結盟的關係,還派出陸遜與劉備硬打了一仗。荊州,或者說襄陽以及江夏對東吳的戰略意義,孫權不可能不清楚。只是,後來孫權一直都沒有奪取這兩個地區,反而丟了建業的橋頭堡廣陵,也就是現在的揚州。襄陽、江夏、廣陵在地理位置上,不利於大規模兵團作戰,不利於騎兵縱橫,東吳要奪取這三個地區並沒有兵種上的劣勢。然而,這三個城池一直在曹魏以及西晉手裡,東吳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被北方滅亡也是時間的問題。

從東吳說起,南方的割據政權為何無法避免被北方統一的命運?

實際上,即便這三個地區被東吳抓在了手裡,也難以抵抗北方的統一戰爭。這從後來的南宋政權就可以看出,元朝破襄陽,南宋的防守就被打破,滅亡也很快。

總結上面的陳述,可以得出結論,東吳政權的存在與滅亡,根本力量不在於東吳政權本身,而是在於北方。

在文明時代演進的過程中,傳統的文明中心不足於統御全國,也就是說洛陽能夠統御的地區就是北方,統御不了南方。統御南方只會削弱文明中心的實力導致戰亂,而戰亂一起,只會加快文明中心的衰弱。

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文明中心的河南地區經濟發展恢復能力自然很快,一旦重新恢復對整個北方的統御能力,南方地區就無法作為割據政權存在。

當然,滅掉東吳,西晉王朝也沒有得到多少好處,畢竟河南關中地區作為文明中心無法統御南方,統一東吳只會削弱河南洛陽統御天下的能力,導致新的戰亂。事實也是如此,西晉統一不久,就不得不採取落後的分封制以維持統一的局面。最終還是無法悖逆時代,短暫的統一之後,西晉又陷入了戰火,歷史走進了南北朝長期的分裂之中。

西晉南逃,東晉在建業落腳後,也面臨著和東吳一樣的局面。只是,五胡亂華的破壞力比東漢末年諸侯混戰的破壞力更大,文明中心的恢復統御天下的能力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東晉沒有辦法像東吳一般,等不到北方來統一。三百年的南北朝,南朝更換了五個朝代,繼東晉之後是宋齊梁陳。由此可知,東吳即便不被西晉滅亡,也會被內部的政治勢力推翻,畢竟僅僅依靠殘暴的鎮壓是無法解決建業統御能力不足的問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時代,洛陽統御不了建業,建業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統御整個南方。

從東吳說起,南方的割據政權為何無法避免被北方統一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