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宋瓷的圓做的也非常好,不過大多是一種高圓,或高緩圓,有些取飽滿的半圓肚。高緩圓和橫式橄欖圓者不多,但代表了較為纖秀的器形。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肩部飽滿而高圓。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肩部橄欖圓。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下部半圓形器。下密上疏。疏密、方圓、橫豎都體現了宋瓷中和之對稱哲學。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遼缸瓦窯瓷 這種高緩圓線條略晚而顯得纖秀。

此件大英博物館的永樂海龍紋梅瓶原來長期有明早還是雍正之掙,後來做了熱釋光檢測最終定為明早。耿寶昌先生曾堅持其為真。

其實從釉裡紅髮色及器形,龍紋形狀來看,雍正同類仿品還是與其有差距的。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永樂僧帽壺的圓肚,接近正飽圓。

永樂圓是一種非常飽滿的,接近正圓的肚子。永樂應是承襲並發展改進宋瓷,並吸收借鑑西亞器形,創造出這種非常讓人舒服的正圓肚。前面也說過,永樂的玉壺春瓶一種接近宋式,一種類似元式。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永樂天球瓶。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雍正蒜頭瓶

康熙創新器形較多。雍乾倒很少抄康熙的作業,反而是嚮明早期,宋代瓷器去尋找靈感。很多圓肚器就是繼承這種“永樂圓“。雍正瓷的主體思想是區域性拉伸變形,使器物朝著秀美的方向發展。乾隆將這種圓又略微擴充套件至更加飽滿,甚至微微墜漲的感覺,另乾隆瓷比較講究宋瓷的中和對稱關係。嘉道開始摒棄這種飽圓,肚子多做得起稜角,並不太講究虛實方圓的對稱關係,整體與線條顯得孤愣。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雍正梅瓶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雍正穿戴瓶。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雍正牽牛花倭角瓶

雍正仿製這件仿宣德牽牛花倭角瓶,還是比較忠於原作的,起碼其肚較為扁平,保留了器形橫對豎的制約,這是一種對稱,是中和的平衡。新做器多不懂這個原理,將肚子做得較為高方。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宣德牽牛花倭角瓶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宣德倭角瓶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雍正的貫耳瓶,明顯加長了脖子。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雍正粉彩盤口瓶。

漫話:從“永樂圓”開說雍正瓷纖秀在哪裡

雍正穿戴瓶。拉伸之外,亦較注意中和對稱關係。

另,雍正一朝僅14年,整體是拉伸變形而較為纖秀,有些器型還是保留康熙的厚重笨拙,有些已經開始講究虛實對稱的中和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