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外族人的屈突通,為什麼能夠上凌煙閣排名呢?

導讀:作為外族人的

屈突通

,為什麼能夠上凌煙閣排名呢?

說起凌煙閣想必知道歷史的大家都知道,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外族人的大將,為什麼能在凌煙閣上排名的?屈突通,長安人。屈突通這人,先得分辨一下氏族,如果想當然說他姓屈,那沒什麼可懷疑的,但是,其實他姓屈突。隋唐時候外族人特別多,很多人模擬漢人名字,一時很難分辨,比如隋朝大將賀若弼,名字看著很正常,但如果知道他姓賀若,那就怎麼也不正常了。語音這東西,變化太快,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祖宗幾百年前究竟如何發音,更別說那些異民族的祖先了。但有些可以猜想,比如漢語中沒有複子音,所以,洋人名字中常有格蘭、布魯之類,想必屈突也與之類似。據史書記載,屈突通是庫莫奚族,北方鮮卑人的一支,和後來的契丹比較接近。

作為外族人的屈突通,為什麼能夠上凌煙閣排名呢?

凌煙閣上有外族人並不奇怪,唐朝的相容幷蓄本來就是令人驚訝的,但比較奇怪的是,屈突通是一名降將。按說凌煙閣上降將也不少,魏徵本來是保李建成的,尉遲敬德本來是劉武周的人,某種意義上說,他們也都差點要過李世民的命。但和他們不同的是,屈突通是隋朝的悍將,而且曾經給唐軍帶來的打擊絕非魏徵、尉遲敬德可比。屈突通的父親就是北周的刺史,隋文帝楊堅取代了北周之後,屈突通便深得楊堅重用。他有個兄弟屈突蓋,都以剛正嚴明著稱,以致民謠說:“寧食三鬥艾,不見屈突蓋;寧服三鬥蔥,不逢屈突通。”後來到了楊廣時代,天下大亂,農民起義多如牛毛,而西北又是重災區,屈突通被楊廣任命為關內討捕大使,剿滅了許多叛軍。

作為外族人的屈突通,為什麼能夠上凌煙閣排名呢?

等到李淵起兵的時候,屈突通也就很自然地被放在了抵抗唐軍的重要位置上。隋大業十三年(617),李淵率兵包圍河東,屈突通則在河東死守,時間一長,唐軍內部意見也出現了分歧。這時候,唐軍可謂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本來打算攻下河東直指長安,現在屈突通在河東賴著打不下來,那是不是繞過他先打長安?好在李淵手下還算人才比較多,最後打定主意,李淵自己帶人去打長安留下劉文靜、段志玄慢慢磨屈突通。結果,長安方面的隋軍比較菜,屈突通還在死守,那邊李淵入關,長安失守了。屈突通這裡對付劉文靜已經很難,再想回兵救長安是天方夜譚了。而李淵這時候顯示出了對屈突通的極大興趣,千方百計要把困獸猶鬥的屈突通招降,派他的家僮前去遊說,結果被屈突通殺了;派他的兒子去勸降,屈突通拿過弓箭就射。

作為外族人的屈突通,為什麼能夠上凌煙閣排名呢?

最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眾叛親離的光桿司令屈突通活捉了。到了這時,李淵對他的興趣有增無減,不僅一點都不想殺他,還很溫柔地說著“相見恨晚”。屈突通沒轍了,於情於理都找不到再犟下去的理由,只好遙拜隋主,做了最後的告別,投降了唐軍。李淵立刻封他兵部尚書,並派給李世民做行軍元帥長史。此後,屈突通搖身一變,成了唐軍的重要將領,參加了武德年間幾乎所有的重要戰役,並屢立戰功,直到消滅了最後的敵人王世充之後,論功行賞,屈突通位列第一,負責鎮守東都洛陽。武德末年,召屈突通回朝,任命他做刑部尚書。唐代實行三省六部制,名義上各個部的部長都是一個級別,但因為分工不同,實際上還是有差異的,比如吏部掌管用人的大權,相對來說分量就重,刑部則是個不很重要的部門。

作為外族人的屈突通,為什麼能夠上凌煙閣排名呢?

結果屈突通連刑部都不想去,說自己只是個武將,法律文書搞不懂,還是去工部管造房子吧。工部幹了沒多久,玄武門之變來了。屈突通也算是秦王府的老臣,所以自然也是李世民陣營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到此為止,屈突通上凌煙閣的條件一個不缺,更幸運的是,貞觀二年(628)的時候,他死了。所以,貞觀時期的各種政治鬥爭一概和他無關。對唐王朝和李世民來說,屈突通一生唯一的“汙點”就是他曾經是隋朝的高階將領,然而這一點,用他後來的戰功彌補是綽綽有餘的,玄武門的參與之功完全是淨賺,貞觀朝的是非完全置身事外則一點都沒虧,他沒有理由不上凌煙閣。不管之前做了多大的錯事,只要之後的你改邪歸正,好好做事,就能將你之前的錯事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