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奕嫻:鄉愁(1152)

蘭奕嫻:鄉愁(1152)

作者:邢臺太行中學高一七班 蘭奕嫻

指導教師:王燦

古今中外,眾多詩人學者都描寫過他們的鄉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對鄉愁的理解都不一樣。對余光中先生來講,鄉愁先是“一枚小小的郵票”,後又變為“一彎淺淺的海峽”。但歸根結底,鄉愁都是我們對於家鄉的那份極其特殊的感情。我也有自己的鄉愁。

我的鄉愁是家鄉的那座老屋。老屋很大,即便現在也可以看出它往日的氣派。它曾是爸爸媽媽的婚房,也是我小時候居住的地方。在我還沒記事時,我們全家便搬到了城裡,老屋也因我們的離開而變得荒蕪。就像老人們所說,房子沒了人氣,就老得快了。現在,每次雨雪過後,爺爺奶奶就會叫上我們,去老屋檢查房子並做些清掃工作。在屋頂掃雪是一件令人享受的的事情,屋頂的雪潔白,沒有經過他人的踩踏,可以盡情地堆一個雪人。

我的鄉愁是家鄉的親人們。我的爺爺兄弟姐妹共六人,除了我們家,其餘都仍舊在村裡居住。每次回到村裡,去串門是少不了的。走的時候不是這家給拿的剛殺的雞,就是那家給拿的地裡剛摘的菜,滿滿當當,其中都是濃濃的親情。今年過年,我和長輩們一起回村裡去拜年,由於見得次數少,那些爺爺奶奶們見了我都十分親熱,讓人在寒冬也感到心裡暖暖的。

我的鄉愁是家鄉的土地。我的爺爺雖在外面有工作,但是多少年來,村裡那一畝多的地,他總是堅持去耕作。近幾年,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不再種地,但在老屋旁開闢了一個小菜園。春夏秋冬,不論颳風下雨,爺爺奶奶總是隔天便騎車去菜園中看看。他們在菜園中種出的豆角、各種瓜類、各種青菜,都是我最愛的原生態的味道。

爸爸總不讓我把回村說成回老家,他說:“我們本就是村裡長大的人,我們家人都在村裡住著,我們就是村裡的人。”爺爺這兩年快要退休,他也總說等小孩子們都上學了,他要和奶奶一起回村裡住,那裡有他的兄弟姐妹,有他眷戀的東西。

現在,隨著“鄉村振興”口號的提出,鄉村發展越來越好。我們村種了一大片牡丹花,環境有很大提升,人們也變得越來越快樂了。無論我們身在何處,永遠都要清楚自己是從哪裡來,以及什麼是需要我們銘記的。

教師點評:將根扎進泥土,枝葉才能迎向太陽。帶著對家鄉的深情與眷戀,我們仍要昂首走向遠方。但心中有了牽掛,腳步便也不再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