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全是喊口號?理解什麼是乾貨,讓業務專家不再講有用廢話

儲存好奇,繼續期待,做自己的首席學習官,這裡是易喜聊成長。

在組織里人們越來越重視經驗的傳播,上到戰略決策過程,中到團隊管理方法,下到費用報銷流程,人們正在把越來越多的經驗轉化成文字、影片等各類語言,幫助後人加速學習,你的公司裡的各種員工手冊、操作說明也都是對前人經驗的總結。這些經驗有一些已經成文,寫在制度裡,而我們現在更常見的是用經驗分享這種更靈活的方式來傳播。

經驗分享全是喊口號?理解什麼是乾貨,讓業務專家不再講有用廢話

說到經驗分享,比較常見的做法就是組織方邀請業務專家,然後由業務專家自己或者由組織方協作萃取,對其擅長的部分進行總結提煉,而聽眾則從這樣的分享當中有所收穫。

經驗分享真的這樣做就可以了嗎?

現在人們越來越追求結果導向,當我們考慮事情的結果的時候,發現這麼做遠遠不夠,這裡面有一個巨大的難題,真正經常做經驗分享的小夥伴一定會遇到,那就是經驗分享中我們宣傳的“乾貨十足”,其實幹貨並不多,你經常連續舉辦經驗分享,就會發現,即使有些過去是乾貨,聽多了也讓聽眾覺得是喊口號。

所以真正的挑戰是怎麼讓經驗分享避免喊口號,真正做到乾貨十足。

經驗分享全是喊口號?理解什麼是乾貨,讓業務專家不再講有用廢話

舉個例子,假如你正在準備做一期業務管理者的經驗分享,你打算請他分享如何帶好隊伍,做大業績,對方經過反覆思考,在腦子裡進行了他個人榮耀之路的精華回放,最後總結出幾點他認為最能代表他獲取成功的幾條經驗,他認為很樸實,但是非常的乾貨,那就是下面這幾條:讀懂基本法、做好基礎展業、招好人、留住人、培養人。

你覺得這幾條怎麼樣?

感覺很失望對不對?因為感覺全是口號,沒有乾貨,這就是傳說中的

有用的廢話

可是業務專家也很困擾啊,他真的是經過反覆思考、加工、提煉,起早貪黑得出來的結論,他認為幾點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可這場經驗分享如果真的這麼講下去,那肯定講水了。

如果你多聊幾位業務專家,你發現抱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少,我記得準備高考的時候,老師常掛在嘴邊的重要經驗就是:研究好教材。

為什麼業務專家認為是乾貨,而聽眾覺得是在喊口號?這種分歧是怎樣產生的?

因為大家對於乾貨的理解有偏差。

經驗分享全是喊口號?理解什麼是乾貨,讓業務專家不再講有用廢話

什麼是乾貨?

終於來到了一個高質量的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如先想一想,為什麼要做這場經驗分享:

是為了業務專家自己講的爽,還是讓聽眾能學幾招、自己用、並因此得到更好的結果?

這個問題不用糾結,由於邀請嘉賓做經驗分享是組織行為,所以

首要滿足的是組織目標,那就是讓經驗得以傳承,讓聽眾能學會,用的有效果。

同時,對於

聽眾而言,成年人的學習是具有功利心的

,如果講了半天對他沒用,那麼下一次他絕對不會再來了(郭德綱型選手除外)。基於這個目的,我們來看一下乾貨的特點,他將成為以後你再邀請業務專家做經驗分享時,明確什麼是乾貨的重要依據

經驗分享全是喊口號?理解什麼是乾貨,讓業務專家不再講有用廢話

乾貨需要具備以下特點:

1.不知道

2.不理解

3.能做到

4.有效果

還是拿高考來舉例,如果你是個學霸,有同學問你:怎麼能拿高分,考好大學?這是一個典型的要做經驗分享的場景。

“研究透教材,抓好基礎”當然是亙古真理,但是你想想,

能問你這個問題的人,他肯定是不知道該怎麼抓基礎才來找你的,所以你只回答“抓好基礎”顯然是廢話。

如果你真的堅信抓基礎就能拿高分,那麼接下來你就應該把他的問題轉化成如何抓基礎,因此你就這次分享的主題就變成了:抓基礎,拿高分的5個策略/6個步驟。我們就以這個場景為例解釋一下什麼是乾貨。

不知道:

乾貨在這裡,可以是他過去不知道的做法,比如你研究例題的做法是在原有例題基礎上,變著花樣的給自己出題,這樣有利於活學活用,

他過去不知道還有這種操作

,那這個就是乾貨。

不理解:

乾貨也可以是他不理解的做法。比如人人都記錯題本,可是他是從來不看自己的錯題本,

他不理解這個東西有啥用

,如果你告訴他為什麼錯題本一定要反覆看,你是怎麼樣反覆看的,這個就是乾貨。

能做到:

乾貨還必須是能做到的,提到減肥,人們經常說做法無非就兩種,管住嘴,邁開腿。這是乾貨嗎?它不是。

這兩句話盡人皆知,但是做起來特別難,能做到的人就不會來找你分享經驗了,

這時候乾貨就是管住嘴是怎麼管的,能吃什麼、不吃什麼;邁開腿是怎麼邁的,一週應該做幾天,每次做多久,而且吃的應該是普通人能買得起的,鍛鍊的量是普通人能長期堅持的。

有效果:

這一條看似不難理解,如果沒效果,那你這個經驗還不如不分享。不過這裡要提醒一下,儘管人們更關注最終的效果,作為經驗的傳播,我們需要關注階段性的效果,你可以理解為過程中的成果。

經驗分享全是喊口號?理解什麼是乾貨,讓業務專家不再講有用廢話

聽了你的減肥建議,他在兩週後真的減了三斤,他才有動力繼續堅持,如果沒有這個減了三斤的過程效果,他也不會拿到最終的效果。所以,你分享的乾貨儘可能的讓聽眾能夠獲取到階段性的效果,以確保他能夠拿到最終的效果。

經過這樣的改進,這個主題就有了對收益的表述,也有切實可行的招數,這樣的分享乾貨十足,功德無量。

好了,按照這個思路去溝通,業務專家們就知道你需要什麼樣的經驗分享了,可是該怎麼樣把隱藏的、碎片的、零散的經驗串聯成一次高質量的分享課程呢?下期我們就來說說,怎樣幫助業務專家把乾貨內容穿針引線。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所啟發。

你是怎樣邀請業務專家做經驗分享的?

近期精彩文章:

積極應變的能力有多重要?

學習的意義從哪來?

職場PUA,你經歷了嗎?看看他們怎麼說

榮格的理論108年後被再度翻出,6步發現你的潛意識,太驚喜

當通識教育遇上場景化學習,學習發展又有了新的劇情,誰是你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