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親生父母的惡,造就了1.2億個悲慘人生》,我嗤之以鼻!

從《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到深圳被虐女童事件,再到聯合國的“調查資料”,作者由虛入“實”、層層推進,用“細膩而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廣大中國父母對孩子的各種“惡”,最後得出結論:他們的親生父母,成了虐童的主力軍。這篇文章本不值得一駁,但裡面的內容著實害人不淺,類似這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文章還有很多,今天筆者就來扒一扒。

讀完《親生父母的惡,造就了1.2億個悲慘人生》,我嗤之以鼻!

影視劇作為文藝作品的一種,其源於生活但往往又高於生活,稍有文學常識的人都明白。《都挺好》這部劇之所以能引起廣大網友的共鳴,說明該劇確實汲取了生活之中的養分,然而,劇中各種劇情矛盾的排程設定也必有編劇的藝術化處理。在此背景下,作者用一個虛擬的蘇明玉來起題除了蹭個熱點外,沒有更多的意義。就像《亮劍》中的李雲龍,是作者根據我軍將領中幾個性格鮮明,富有傳奇色彩人物的合成體(12軍軍長王近山和四野第49軍軍長鍾偉等)而已。

讀完《親生父母的惡,造就了1.2億個悲慘人生》,我嗤之以鼻!

孩童被虐確實能引起人神共憤,也極易調動起廣大瓜友的情緒,尤其再配上幾張動圖,效果更佳。然而,我們難道能因為為數極少的虐童事件就把中國億萬父母帶上“惡”的帽子?可笑至極!自古以來,我國便有“棍棒出孝子”的傳統佳話,試問,難道這裡的棍棒也算是虐待?筆者自小沒少被父母揍過,有時候甚至覺得他們“下手”還挺重,但現在回過頭來看看,不但沒有絲毫責怪父母的意思,反而從內心深處感激當時的“棍棒伺候”。所以,偷換概念和以偏概全這種套路用在這裡,有點low了!

讀完《親生父母的惡,造就了1.2億個悲慘人生》,我嗤之以鼻!

看問題要看本質,只有洞悉根源,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文章中,作者除了渲染虐童本身的過程、繪聲繪色描述其中的細節,以及自己無以加復的“憤怒”外,筆者沒有見到絲毫對其產生根源的理性分析。單嗷嗷叫有什麼用?除了引起圍觀、傳導負面情緒外,沒有任何價值!如果把這些虐待孩子的行為看作是父母的一種“惡”,那麼請問:此惡從何而來?這些父母難道天生就惡嗎?不弄清楚這個問題,一切的吠叫都只是隔靴搔癢。筆者以為,這些父母之所以以猙獰、瘋狂的態度和行為對待自己的孩子,凸顯的是其人生三觀的缺失,彰顯的是社會系統化教育的不足。這類家長把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迷茫、焦慮、惶恐、不如意……變態的轉化為孩子的錯,使孩子成了令人痛心的“犧牲品”。

讀完《親生父母的惡,造就了1.2億個悲慘人生》,我嗤之以鼻!

用資料說話當然是一種理性的態度,然而文中摘引的資料令人狐疑:高達74。8%的中國兒童(16歲前)遭受過不同形式的虐待,潛在受虐待兒童達到1000萬!真是要感謝這組資料,否則包括筆者在內的眾多國人估計都不知道,我們身邊大部分的孩子原來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真不知道這資料是怎麼調查出來的,是不是對孩子大吼一聲也算是虐待呢?這樣的資料抖落出來也能作為一種佐證?

讀完《親生父母的惡,造就了1.2億個悲慘人生》,我嗤之以鼻!

目前網上充斥著大量類似的文章,誇大其詞、挑動神經,藉助某些新聞熱點來傳遞自己所謂的“觀點”,真是令人悲哀。社會的陰暗面不是不能抨擊,更不是不能寫,但如果只是在那裡進行負面情緒渲染、戾氣瀰漫,這樣的文章著實沒有任何意義,甚至害人不淺。

作者簡介:既來君,中國商業協會註冊高階營銷師,清華大學&博商學院學員,《市場與銷售》雜誌特約撰稿人,職場心理諮詢達人,創維集團“騰龍計劃”成員,‘既來之’管理諮詢CEO,“三觀”教育倡導者,首創“360度職場技能實操訓練法(POT-Panorama Operation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