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論讀書:我們為什麼喜歡讀書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

我是看了朋友圈裡的海報才知道的。現在許多品牌、節目都喜歡效仿杜蕾斯,蹭熱點出文案做海報,結果往往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文案設計都土得很。可海報常有而熱點不常出,於是各個節日就成了香餑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們能給你送五百個節日的祝福,比蔡國慶還要狠。土不土的不管,勝在能自娛自樂自嗨——“嘿,今天我又用新媒體思維了”。

言歸正傳,讀書日,還是要談談讀書。

我讀書不算多,其實這個“算”字都多餘。但如果加上標籤的話,比如——在濟南玉函山大澗溝片區、九零後不信星座的雙魚座人群中,大概也許是讀書還算比較多的。書讀得越多,所面臨的情形就像那個老掉牙的比喻一樣——畫的圓圈越大,所接觸的未知面也越大,也就越知道知識的不足。於是就開始自我懷疑,我為什麼讀書?我讀書有什麼用?用讀書的時間來乾點別的事不也挺好嗎?

許多人肯定都這麼想過。尤其在讀書並不能讓你迅速變現而且還消耗不少時間的情況下。別人快個手抖個音就賺錢了,別人洗文改個UC震驚體就十萬加了,別人微商稍稍一做就喜提愛車了,青燈下的你看了看手裡崇禎本的《金鱗》,肯定怒摔:還吃什麼蛋炒飯。

從這種意義上來講,讀書真的是挺“沒用”的一件事。但如果非要槓一下的話,那就說說讀書的“用處”,人們討論最多的讀書的用處,主要有三點。

世界讀書日論讀書:我們為什麼喜歡讀書

讀書對於寫作能力,有用,但遠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大。就像馮·金線·唐說的那樣,寫作是要看幼功的,是看“老天爺賞不賞你這碗飯吃”。看書對你的寫作技巧、視野、知識儲備有幫助,但字裡行間的靈氣,是練不出來的。我讀了一些書,也寫了一些字,但我仍然知道,即便我讀再多的書,我寫的文章,也無法登堂入室的。但同理,要想不讀書純靠天賦寫作,也更不可能。事實上,我讀的那些書,對我寫文章、文稿、評論、脫口秀的幫助還是很大的。

讀書對於賺錢,想都甭想。因為讀書賺錢的方式,無非就是寫作,寫作的話,參考上一條。當然,如果你說你能靠洗文然後起吸引眼球的標題發自媒體號來賺錢……那當我沒說,嘮不到一塊去,畢竟孔乙己說了,讀書人的事能叫偷嗎?

讀書對於個人氣質,還是看臉吧。對於讀書,營銷號們常用的句子都是諸如此類的:你的氣質,來自於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讀書的女人,往往活得很漂亮。他們只告訴你董卿讀書讀得美了美了醉了醉了,可沒告訴你人家用了什麼高檔化妝品、做了什麼保養吧。讀書也許能提高一個人的氣質,但你們討厭的油膩中年男人,很多也都讀書讀得不少呢。看幾篇營銷雞湯文,讀幾頁《阿彌陀佛麼麼噠》,該土還是土。

喪吧,讀書好像真的沒用。又回到了我那連環三問:我為什麼讀書?我讀書有什麼用?用讀書的時間來乾點別的事不也挺好嗎?

世界讀書日論讀書:我們為什麼喜歡讀書

後來看貓膩的小說《將夜》,裡面有段情節使我解開了這個疑惑。多幾句嘴,貓膩雖然寫的是網路小說,但我從來沒有將他視為“網路作家”。他的多數作品,在我看來比許多嚴肅文學的小說價值都要高。他夾帶私貨最多、寫得最任性的小說《間客》,是在我的網路小說排行中一直排第一的。而前段時間,中國作協網路文學委員會評選的網路文學20年20部作品名單,《間客》排在第一,我很是欣慰。

在《將夜》中,主角寧缺進入書院(啊我愛死書院裡此間的師兄師姐們了)後,修煉遇到了瓶頸,師兄帶他去見了書院後山的讀書人。書院作為《將夜》書中的神秘修行聖地,書院的藏書很多,有數之不盡的書,“整整一面崖壁的書”。而那位讀書人,就一直在這讀書。年輕時,他以為自己能讀完世間所有的書,可到了五十歲時,他才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世間的書太多了,還一直有人在寫,而且他還會忘記從前的書。這位讀書人當時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都塌了。

讀書人後來還是過了這個坎,因為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你究竟喜歡的是讀書這件事情,還是讀完所有書這件事情呢?

他喜歡的終究還是讀書這件事情。

“你喜歡的究竟是修行這件事情,還是修行到某種境界後去殺人報仇這件事情呢?”“想明白了,我終究還是喜歡修行這件事情的。”

同樣的,我自己喜歡的也還是讀書這件事情。讀了一本書,發條狀態嘚瑟一下書中所得,寫篇文章引用一些觀點令文章增色,與人交談時用上書中的知識讓人欽佩一下,是的,這些都很爽,但最爽的,還是讀書的那個過程。那是一種不足為外人道也、道也道不清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妙感受。

我喜歡的終究還是讀書這件事情。“喜歡”這件事呀,沒什麼道理可講。

世界讀書日論讀書:我們為什麼喜歡讀書

——四條眉毛船長

201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