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之道——人才治國是否是一條“開明”的道路

注重人才治國,是司馬遷探求治道,使國之致治富強的突出貢獻,也是漢興以來謀臣們孜孜以求探求治道的重大突破,小編本次就來講講司馬遷對於人才的思想。

這種人才治國思想,受時代風氣影響,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探求治國之道,這是漢興以來謀臣們的共同願望和目的。但由於各人的經歷、所處的時代、膽識和水平各不相同,因而見解也不同。賈誼、晁錯等人為國劃策,提出“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的富安天下的謀略,提出“眾建諸侯少其力”、“削藩”的強主幹弱枝葉的主張。漢武帝召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董仲舒等人出焉。

治國之道——人才治國是否是一條“開明”的道路

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思想。這些對當時治國無疑都起了相當積極的作用。但是,他們還沒有哪一個明確地提出任用人才治國、國之治強的關鍵在任用人才的見解。司馬遷探求治國之道,主張實行德治、富民,選用人才。任用人才治國是漢初探求治國之道的突出貢獻!試以這些謀臣的總結秦亡之教訓為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想永遠統治下去,可經14年而社稷為虛。

治國之道——人才治國是否是一條“開明”的道路

秦王朝為何即速滅亡?這是漢興以來謀臣們紛紛議論和思考的問題。他們紛紛總結其教訓,給治國者提供借鑑。陸賈上《新語》,認為,秦朝“事愈煩天下愈亂,法逾滋而奸逾熾,兵馬逾設而敵人愈多。秦非不欲為治,然失之者,乃舉措暴眾而用刑太極故也。”賈誼寫了《過秦》三論,認為秦王朝的滅亡是不施仁義,繁法嚴刑。他說:“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紀,百姓困窮而主不收恤。

治國之道——人才治國是否是一條“開明”的道路

然後奸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賈山言治亂之道,借秦為喻,名為《至言》,認為秦亡是“不篤禮義,貪狠暴虐,殘賊天下,窮困萬民,以適其欲也。”晁錯則認為秦之衰亡是:“任不肖而信讒賊;宮室過度,嗜慾亡極,民力嗜盡,賦斂不節;矜奮自賢,群臣恐諛,驕溢縱恣,不顧患禍;妄賞以隨喜意,妄誅以快怒心,法令煩,刑罰暴酷,輕絕人命,身自射殺;天下寒心,莫安其處。”

治國之道——人才治國是否是一條“開明”的道路

董仲舒在向漢武帝所上的“天人三策”中也總結道:“秦師申商之法,行韓非之說,憎帝王之道,以貪狼為俗,非有文德以教訓於天下也”,“百官皆飾虛辭而不顧實,外有事君之禮,內有背上之心,造偽飾詐,趨利無恥,又好用慘醋之吏,賦斂無度,竭民財力,百姓散之,不得從耕織之業,群盜並起。是以刑者甚眾,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這些人總結秦亡的原因主要是暴酷刑法。

治國之道——人才治國是否是一條“開明”的道路

而司馬遷總結秦亡教訓雖然也認為暴酷刑法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如在《李斯列傳》中寫二世即位後行酷法,“法令誅罰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叛者眾。”“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積於市,殺人眾者為忠臣”。但是,他認為秦亡的根本原因是秦之用人不當。即使是被人們稱為是“竭忠”的李斯,他也認為是亡國的罪人。蒙恬、王翦等大臣,也沒有盡到輔政治國的責任。秦亡的關鍵在於沒有任用德才兼備的人才。

治國之道——人才治國是否是一條“開明”的道路

在《李斯列傳》中,司馬遷寫秦二世聽趙高邪言,“嚴法而酷刑”。李斯為丞相,重爵祿,不諫爭,“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上書言酷虐治國,致使二世悅,“行督責益嚴”。在司馬遷看來,秦行酷法也是由於謀臣不臣的結果。對李斯,司馬遷在其列傳中一針見血地批評他說:“不務明政以輔佐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荀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嫡立庶。請侯已叛、斯及欲諫爭,不亦晚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

治國之道——人才治國是否是一條“開明”的道路

對蒙恬,司馬遷在其列傳中批評他為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是輕百姓力:“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廖,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生之急,養老存孤,務修眾底不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對王翦,司馬遷在其列傳中他“為秦將,滅六國。當是時,翦為宿將,始皇師之,然不能輔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殞身。

治國之道——人才治國是否是一條“開明”的道路

及孫王離為項羽所虜,不亦宜乎!”總之,司馬遷批評輔秦之將相沒有輔秦建德,而是偷合取容,只顧考慮自己的高官厚祿,終至亡國。秦之亡,關鍵是沒有任用人才。他在《楚元王世家》中大聲疾呼:“賢人乎!賢人乎!非質有其內,焉能用之哉?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誠哉是言也!司馬遷所處的漢武帝時代,求賢治國風氣很盛。漢武帝在建元元年就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土,元光元年董仲舒、公孫弘等出焉;

治國之道——人才治國是否是一條“開明”的道路

元朔元年又下詔:“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漢武帝求才治國,廣招賢者,使得朝廷“濟濟多士”。班固在《漢書》中曾作了這樣的概括:“是時漢興六十餘載,海內艾安,府庫充實,而四夷未賓,制度多缺,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不及。始以蒲輪迎枚生,見主父而嘆息。群士慕向,異人並出,漢之得人,於茲為盛。”

治國之道——人才治國是否是一條“開明”的道路

司馬遷處於這樣的時代,無論如何要受其影響。因而,他用新的目光來看待亡秦,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沒有任用德才兼備的人才。但是他也看到,漢武帝所舉的所謂“賢才”,有的施行酷法,急功好利;有的奪民之財,胡作非為。因而,他並不像班固那樣多溢美之辭,而是頗多微詞,如對桑弘羊、公孫弘等,譏諷桑弘羊是“興利之徒”、公孫弘是“飾詐之徒”。

小編認為著司馬遷的人才治國思想既是時代的產物,轉過來又可以碩士為時代服務,其意義也是極為深遠的,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