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中國第一代網際網路人、搜狐創始人

張朝陽的首部著作

,在阿信家出版了!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是的,你沒有看錯,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先行者”的張朝陽要和你談的,居然不是創業賺錢,而是一門純得不能再純的物理課。

2021年11月,張朝陽上起了物理課,每週五和週日透過搜狐影片直播輸出高密度的物理知識。

從經典物理的牛頓運動定律學到近現代物理的黑體輻射理論,再到量子力學的薛定諤方程、熱力學定律,張朝陽的物理課注重硬核推導,把每個公式從頭到尾推導得十分清晰。

一年來,張朝陽物理課已經開講了100多期,總觀播熱度近6億,“張朝陽的物理課”全網粉絲超230萬。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看過的小夥伴都驚呼,

這位“張老師”貌似真的想教會我!關鍵是,我還真能聽懂!

不查不知道,原來在“網際網路大佬”的光環之下,張朝陽真正的身份居然還

真是

研究物理的:

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麻省理工學院凝聚態物理學專業博士,還在麻省理工繼續了博士後研究

前幾天,張老師在課堂上官宣了個人新書《張朝陽的物理課》,當天相關話題就衝上了多個榜單的高位。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那麼問題來了。

當代大學生公認的四大掛科猛獸中

[拉普拉斯獸(經典力學)、麥克斯韋妖(熱力學第二定律)、薛定諤的貓(量子力學)、芝諾的烏龜(微積分)]

物理,獨佔了四分之三。

出了名的難學的物理,阿信為啥還非要向你推薦不可?在這方面花時間,值得嗎?

為什麼大佬們都喜歡勸你,學一點物理學?

如果你看過《生活大爆炸》,那一定會對那個站在鄙視鏈頂端的男子——

謝耳朵

,記憶猶新: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作為一名

理論物理學家

,他幾乎瞧不起所有人。

根據身邊人的科研領域,他甚至建立起了一套親疏有別的等級制度: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謝耳朵甚至將從事生物學研究的博士女友艾米,牢牢壓在了

鄙視鏈的最底端。

謝耳朵曾對艾米說,“我的研究本質上比你的研究重要,因為現實是物理的,並且這種物理性將最終解釋生物學,進而解釋人類大腦”。

這套學科鄙視鏈還真不是編劇胡編亂造的,事實上,

它是300多年來,人類知識進步的真實寫照。

理解世界的現代方法出現在17世紀的歐洲。

在開普勒、伽利略等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牛頓在1687年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科學理論。

被稱作“科學革命”的一系列突破,真正說明了人類心靈參與到物理世界中能實現什麼,而且產生這些突破的方法和態度也為人類未來的探索提供了清晰的模型。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物理科學中有兩個相當重大的科學發現 :一個產生了相對論,另一個產生了量子力學。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愛因斯坦和玻爾

1925年之後,幾乎所有20世紀以來的物質文明都是從這兩個物理基礎科學衍生的,而且現在還在繼續開發出新的科學及應用的領域

空間上,人類的探索從太陽系擴充套件到了星系、星雲和整個宇宙;從伽利略幾釐米大的滾球聚焦到了小於10-15米的基本粒子。

時間上,人類既能描述130億年宇宙的演化,也能追蹤壽命只有10-22秒的希格斯粒子。

而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今天開啟手機輕鬆就能實現的定位和導航功能,背後也蘊藏著近百年來,物理學的至高成就。

物理學幾乎重塑了百年以來的所有學科,從哲學、考古學、社會科學到化學、醫學、生命科學……

所以,從這重意義上來看,原子核物理之父

盧瑟福

才會說

所有的科學不是物理學就是集郵。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歐內斯特·盧瑟福,繼法拉第之後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圖:wiki

關於物理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兩位重磅詮釋者。

一位是股神沃倫·巴菲特的導師與人生合夥人,當今著名的投資思想家,

每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年會上,“股神”身邊雷打不動地坐著的那個男人:

查理·芒格

這位已經98歲的投資界大佬,終其一生都在倡導

“多元思維模型”或者“跨學科方法”,而在所有的學科門類中,他建議我們所有人,不管我們從事何種職業,都要掌握硬科學的基本治學精神與方法。

這裡所說的硬科學,是指數學、物理學、化學和工程學四門學科,他認為,這是“基本的、普世的智慧”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芒格(左)和巴菲特(右)

尤其是物理學,芒格說物理學“

永遠用最基本的方法去尋找答案

”,這是一個偉大的傳統。

另外一位對物理學情有獨鍾的,便是眼下話題度日漸高漲的

埃隆·馬斯克

馬斯克眼中的“一種好的思維框架”,說的就是物理學的思維方式:

將事情縮減至其根本實質,跳出過於簡化的類比和經驗法則

雖然這種方式會消耗大量的腦力,但他仍強調:

我強烈推薦將物理學作為理解現實世界各種原理的基礎學科,物理學中的各種研究原則和研究手段,幾乎可以應用於任何生活、工作領域。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兩位人生贏家用物理學思維在各自的領域裡都實現了非凡成就。

張朝陽為何如此執著於物理?

接著來講今天的第二個故事。

在為《張朝陽的物理學》撰寫的自序中,張朝陽回憶起了自己與物理的情緣。

“小學的時候,我是在外面奔跑玩耍中長大,這奠定了我後來好的體魄及三維空間的直接體驗。”他寫道。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在所有科目裡,張朝陽發現數學和物理最講道理。

他清楚地記得牛頓第一定律讓他理解了公共汽車突然剎車後發生的事情的那一刻——“哦,原來是這樣!”

張朝陽小時候,有一天媽媽跟沒給張朝陽代過課的最牛的物理老師說:“李老師,考考朝陽哦,看看他水平咋樣。”

星期天,張朝陽去了李老師辦公室,出的題是:

在有摩擦力的斜面上一個物體什麼時候不往下滑?

張朝陽兩分鐘給出答案:≥ tanθ。

李老師顯得很高興,但沒說什麼,只是說“你回去吧”。後來媽媽告訴張朝陽,李老師說你是個人才。

中學時,張朝陽迎來了“物理的大爆發”,興趣濃厚,考試也沒什麼壓力,物理競賽得過第一名,也下定決心今後要成為一名物理學家。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時間快進到幾年前,

20多年的網際網路從業經歷對於張朝陽來說,非但沒有掩蓋掉對物理的熱愛,反而讓他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對於物理的初心

“如果我以前有物理的背景,那麼構成過去兩百年人類科技進步的基礎的神奇的物理,我居然沒有搞懂,那不是沒有盡到此生的責任嗎?”張朝陽又像中學時期那樣,如飢似渴,學習一切。

他曾在朋友圈看到描述理查德·費曼的學習方法的文章:一是圍繞一個問題,翻閱資料,研究,而不是把一本書從頭看到尾;二是寫下來(自己推導);三是講給別人。

張朝陽對這個方法深表贊同,並叫它“研究式學習”。

這研究式學習一發不可收拾,“大半年過去了,每週我確立興奮點(主題),讀一些資料,自己進行推導計算,寫成講稿,直播上課。”

課後再與幾位來自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單位的博士生塗凱勳、李松、葛伯宣、張聖傑等討論一小時,並由他們寫成文字,剪成影片,這個迴圈已經進行了100 多次。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瞭解科學應該成為一種風尚,激發大眾科學學習的熱潮。

這便是張朝陽物理課的

初衷和意義。

而阿信家的這本《張朝陽的物理課》則是其中前50節的精華集結。

物理之外,《張朝陽的物理課》還想告訴我們什麼?

對於很多沒有看過張朝陽物理直播課的小夥伴們來說,心中好奇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他在課堂上,都講了些啥?

阿信就不妨以第一堂線下課為例,為你展開一幅物理學的圖卷。

這節課,說的是我們每個人在高中物理開篇就會遇到的頭疼問題——

牛頓經典力學

張老師首先科普了力學上的一些基本公式。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但這並不是關鍵,隨後他就緊跟時事,說起了馬斯克飛船、中國空間站……

我們這才發現,

原來那些難以理解的高科技,其實用物理概念一解釋,便這麼容易理解

張朝陽上課,並不拘泥於形式,他沒有ppt,常常只是用一塊手寫板來給大家推理,他也不侷限於場地。

當然,有的時候,張朝陽也會“炫一下技”,比如有一次,他就從我們熟悉的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式E=mc,質量與速度的關係講起。

當場手推質能方程,看呆了螢幕前的很多觀眾,推導的物理公式,他整整寫滿了6面黑板,沒地方寫了,他也會認真苦惱“真是捨不得擦”。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看起來和我們大學課堂裡的物理老師沒有任何區別,通俗易懂,實用有趣,又接地氣。

讓人驚奇的是,跟著他上課的網友,

不僅僅有中學生,其中大部分,竟然都是上班族,有的人甚至會在加班的時候,趕過來聽。

張朝陽說,

物理應該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標配,我們要學習的不僅是常識,還有如何思考,如何辯證地看待問題。

不過,學習物理知識、掌握物理思維,或許是我們能從物理課中體會到的眾多面向中的其中一個。

張朝陽更希望透過物理課向年輕人傳達的是這樣一種價值觀。

直播上課一年後,張朝陽,一位玩明白了網際網路的物理老師,出書了!

當下,

這個年輕人充斥著焦慮的時代,張朝陽認為,不斷學習並完善自我是最好的方法

他說:“我覺得人生依然很長,我這輩子還要做好多事情。”

我們應該做的,或許也是一直“折騰”下去,活到老,學到老

在和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星空下的對話》中,二人聊起自己的墓誌銘,俞敏洪形容張朝陽是“一個最有意思的靈魂”,張朝陽則這樣三句話概括自己的人生:

“物理方面的一個學生。”

“創辦了一個不錯的公司。”

“對於物理學的大眾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迴避、不解決,去接受焦慮乃至無視焦慮,才是緩解焦慮的最好辦法

。張朝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