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武則天從王位上逼下來,神龍政變幕後指揮也只有他才能辦到了

傳說武則天很迷信,認為人死後有靈魂,要受子孫的祭祀才不會做餓死鬼,如果傳位給武家人,她只不過就是他們的姑母/姑祖母/姑曾祖母等等,沒有資格享受他們的祭祀,死了以後會做餓死鬼的,而讓兒子繼承皇位的話,就可以享受子孫的祭祀,不至於做餓死鬼,所以就要選擇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了。其實傳說歸傳說,歷史的事實是這樣的:

能把武則天從王位上逼下來,神龍政變幕後指揮也只有他才能辦到了

武則天嗣聖二十二年(公元705年),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強硬派,決定以強對強,用強硬的手段逼迫武則天讓位給太子李顯,重新恢復李姓天下。張柬之沉穩有謀,果斷敢行。年已八十有餘,但復唐雄心須臾不忘。早年任合州刺史時,便與荊州長史楊元琰一同泛舟,相互有約:“他日你我得志,當彼此相助,同圖匡復。”不久張柬之入朝為相,立即推薦楊元琰為羽林軍將軍,控制京城軍權。同時又陰結一些要害部門,伺機起事。

能把武則天從王位上逼下來,神龍政變幕後指揮也只有他才能辦到了

當時武則天生病甚篤,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怕武則天去世,自己無法圖存,所以也在居中用事,暗蓄異謀。張柬之以為時機已至,不能再緩,於是又把同道桓彥範等都安插在羽林軍中當將軍,直接控制保衛皇宮的禁軍。諸事安排停當,張柬之便率左右羽林軍五百餘人,直入玄武門,並派人強行從東宮找來膽怯疑懼的太子李顯,一起突入內殿。二張聽到風聲,慌忙從武則天房裡跑出來探聽情況,恰被張柬之碰上。張柬之毫不遲疑,即令就地處斬。然後直奔武則天的寢室長生殿。殿前侍衛環立拒進,張柬之鬚眉倒豎,大喝一聲“退下”,大踏步帶兵敲響了武則天臥室的大門。

能把武則天從王位上逼下來,神龍政變幕後指揮也只有他才能辦到了

武則天聽到人聲雜沓,料知有變,便竭力支撐起身子,厲聲問道:“何人膽敢作亂?”張柬之帶著太子已擁兵到了床前,齊聲道:“張易之、張昌宗謀反,臣等奉太子令,入誅二逆,恐致漏洩,故不敢預聞……”武則天仍以一貫的強硬態度,對太子怒目而吼:“汝敢為此麼?但二子既誅,可速還東宮!”

能把武則天從王位上逼下來,神龍政變幕後指揮也只有他才能辦到了

張柬之等以硬對硬,大聲道:“太子不可再返東宮,以前天皇唐高宗以愛子託給陛下,現太子年齒已長,天意人心,久歸太子,臣等不忘太宗、天皇厚恩,故奉太子誅賊,願陛下即傳位太子,上順天心,下孚民望。”武則天實不甘心女皇的威風就此熄滅,當然不願馬上傳位,沒料到自己強硬,對手卻更加強硬,大有不成功便成仁之勢。又見人勢洶洶,刀光閃閃,她也只能一下子軟癱下來,口中說:“罷罷!”身子已重新縮排床裡邊去了。

能把武則天從王位上逼下來,神龍政變幕後指揮也只有他才能辦到了

第二天,張柬之等毫不偷閒,把異己分子或捕或殺,乾淨利落消除後患,然後讓太平公主直接找武則天,勸迫傳位。不多時,唐中宗李顯復位,真正掌握了國政。顯然,對於像武則天這樣敢作敢為、言出不二,尤其是在十五年之中以強硬態度控制朝政而得心應手的人,如採用軟弱退讓的手法,只能使武則天更加強硬,更加為所欲為。在這場爭取皇位的權力鬥爭中,以張柬之為首的一幫人,一改太子等一味妥協忍讓的做法,果斷用強,決不手軟,決不講情面,從而一步到位,取得了復唐的成功。應該說,張柬之“以硬對硬,一步到位”的做法,在當時是最為明智的。

能把武則天從王位上逼下來,神龍政變幕後指揮也只有他才能辦到了

其實,張柬之早在武周革命之初就開始了“倒武”活動。據《舊唐書卷第一百八十五•楊元琰傳》:“長安(701年—704年)中,張柬之代元琰為荊州長史,與元琰泛江中流,言及則天革命,議諸武擅權之狀,元琰發言慷慨,有匡復之意。”這裡說的“張柬之代元琰為荊州長史”的時間“長安中”,恐怕差的不是三年五年。

能把武則天從王位上逼下來,神龍政變幕後指揮也只有他才能辦到了

應該說,李旦才是神龍政變真正的“Number One”!兩《唐書》所謂的“五王政變”,準確地說,是“六王政變”,或者說是“一王領導下的五王政變”,即1+5。因為張柬之、崔玄暐等雖貴為宰相,但能與曾經的皇帝、當下的相王李旦相比嗎?那是君和臣的關係呀,所以只要李旦一參與,一出現,馬上眾星捧月,把李旦請到上座,自然就成了“領導核心”了!也許有人會說,還有中宗呢,他當時是太子,地位高於李旦,如果不是他的出現,玄武門鎮守使田歸道就不會讓開道路。是,中宗出面確實很重要,但是,中宗只是被動地參與了政變,而且從事後他對張柬之等人打壓的態度看,他確實不是這次政變的領導核心。而李旦不同。這次政變,他可以參加,也可以不參加。但問題是他參加了。就他的身份而論,他只要參加,他就得是老一,張柬之就得退居老二,這是封建制度所決定的。

能把武則天從王位上逼下來,神龍政變幕後指揮也只有他才能辦到了

還有,在政變領導集體當中,有一個司刑少卿袁恕己,他的相王府司馬這個身份很特殊。這說明,李旦不是單槍匹馬到政變集團中來的,他還帶著自己的心腹。袁恕己就是在李旦和張柬之之間充當聯絡員的。也許李旦沒有和其他四人開過一次聯席會議,但他們所有的策略、口號、任務分配,一定是透過袁恕己請示李旦,並由李旦最後拍板決定的。政變那天,李旦之所以“統南衙兵備非常”,也就是為了坐鎮指揮。原因不為別的,就是相王代表王室。所以,這個神龍政變總指揮就鎖定了李旦。

此後李顯重新登上皇位,武則天終於遠離了政治紛爭,度過了近一年的平靜生活。這年冬天,她以八十一歲高齡去世,臨終前留下遺囑,去皇帝尊號,稱則天大聖皇后,與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墳前矗立起一座無字石碑。雖然在一生的漫長歲月中,理智讓她選擇了一條遠離情感的道路,但當生命即將到達終點時,她依然選擇與親人相伴,坦然地到另一個世界裡面對他們充滿複雜情緒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