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這個詩人,給古往今來多少失意文人帶來了心靈棲息地

在古代文化史上,陶淵明被認為是古今隱逸之宗。這個詩人在歷史上不為五斗米折腰,憤而棄官歸隱山林,寫出了《桃花源記》、《歸園田居》、《飲酒》等很多的精彩古文、詩歌。他在世俗之外開闢了另外一個超越世俗的心靈棲息地,千百年來一直為失意的文人們所推崇。

2000年前這個詩人,給古往今來多少失意文人帶來了心靈棲息地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他一首最有名氣的古詩,其中更有陶淵明流傳最廣的詩句。而其中所勾勒的境界之美和恬淡的田園生活,讓多少在世俗生活中失去希望的人們找到了最後的心靈棲息地。且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00年前這個詩人,給古往今來多少失意文人帶來了心靈棲息地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飲酒·其五》,是陶淵明最有名氣的一首古詩。尤其是這首古詩當中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謂流傳甚廣,家喻戶曉。在這兩句股市當中,陶淵明寫出了自己歸園田居之後的生活。而且以菊花來表達自己志向的高潔,更以“悠然見南山”點出了自己怡然自得的生活狀態。這首古詩大約寫於公元417年,當時的陶淵明已經52歲,此時已經是他歸隱山林的第12個年頭。在這12年當中,陶淵明顯然已經適應了這種在田園當中的生活。相比今天的很多人耐不住寂寞,當時的陶淵明顯然已經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歸隱之地上。

2000年前這個詩人,給古往今來多少失意文人帶來了心靈棲息地

開篇就已經寫出了他對於所居住之地的歡欣,“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我居住在著人世間當中,但是卻沒有經歷車馬的喧囂,真是人之大幸也。而後是人就回答出為什麼自己會達到如此境界的原因,那就是“心遠地自偏”,心靜自然涼,心遠地自偏。此後的十個字是陶淵明隱居生活最完美的概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種生活是陶淵明最為感到愜意的,這裡有代表他志行高潔的菊花,這裡有讓他感覺到和天地融為一體的美麗景色,這裡更有讓他感覺到非常舒適的自由。

2000年前這個詩人,給古往今來多少失意文人帶來了心靈棲息地

而這一切,在以往他所經歷的塵世生活當中是找不到的。更何況此地還有“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自然美景,這一切的美景都只能在歸隱山林之後才能看到。尤其那成群結隊飛行的鳥兒所感受到的自由,也只有此時的陶淵明才能真正有所感觸。就在這感悟美景,感悟人生的過程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似乎已經發現了人生的意義。他想要去辯解,想要去表達出這一層哲理意蘊,卻不知該如何表達。如此美景,如此感悟,只需要細細感受即可。

2000年前這個詩人,給古往今來多少失意文人帶來了心靈棲息地

而這首古詩,千百年來一直讓人傳誦。尤其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給多少人開闢了超越世俗的心靈棲息地!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