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朱家角茶樓上聽田山歌 江南民歌如何留住鄉愁?

原標題:坐在朱家角茶樓上聽田山歌 江南民歌如何留住鄉愁? 來源: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0月18日報道:“啥格花開在床當中?被單花開在床當中。”“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蘭花盆裡裝”……坐在朱家角古鎮的茶樓上喝著茶,聽著河岸飄來的田山歌。10月17日晚,上海市民文化節江南民歌大賽頒獎展演在這裡舉行,12首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民歌集中展示,讓市民遊客欣賞到江南民歌之美。

幾千年來,從《國風》對民歌的採集開始,民歌口傳心授、不絕於耳。可以說,民歌是我們民族音樂的基礎,承載著一地鄉愁。上海民歌的歌詞生動、詼諧,語氣婉轉、含蓄,富有情趣,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極具感染力。如今,隨著時代發展,上海民歌有何新變化,如何留住我們的鄉愁?

“除了吟唱調外,其他的種類都聽到了。”決賽場上,上海地域民歌百花爭豔,讓專家和觀眾感到震撼。“尤其是那些原生態民歌,它們以本色出現,不但沒有對原曲調進行修改加工,更大膽地啟用了毫無專業聲樂基礎的民間藝人進行演繹,中國傳統民間音樂的魅力大放光彩。”大賽評委、國家一級作曲彭程表示,江南民歌大賽將民歌重新拉回大眾視野之中,“它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民歌,我們是否太過於依賴西方音樂體系,而忽略了自身最重要的東西,忘記了流在我們身體內的中華民族血液。”他呼籲更多關注傳統文化,為新民歌開啟一條寬廣的大路。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上海打造“江南文化”品牌,民歌開始回暖。《綠島四季歌》《問花名》《姑蘇風光》《碼頭工人來四方》《吃吃浦東老八樣》《十二月花名》《阿婆茶》《救枯苗》《搖一櫓過一浜》《啥鳥飛來節節高》十首歌曲獲得大賽“最江南”演繹獎。

“在上海舉辦的江南民歌大賽,具有歷史和現實的雙重意義。”大賽評委、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郭樹薈說。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上海音樂學院江南民歌演唱與研究大師鞠秀芳為代表,為大家帶來了膾炙人口的《大九連環》、《四季相思》、《江南春早》等名曲,奠定了江南民歌演唱的藝術風格。到了八十年代,民歌理論研究專家江明惇主編的《中國民族民間歌曲整合·上海卷》收錄了500多收首傳統民歌。“這次活動的舉辦,弘揚了江南民歌在新時代中的傳承、改編與創新。”

松江新浜鎮田山歌隊帶來了創作民歌《搖一櫓來過一浜》,一邊勞作,一邊唱號子一樣的山歌,充滿了田園野趣。不要小看這首歌,它上過央視,進過維也納金色大廳。據新浜鎮社群文化活動中心主任陳葉萍介紹,鎮裡成立了好幾支田山歌隊,老年人、青年人的隊伍都有。他們將田山歌送進社群進商圈,並在校園裡進行傳授。2019年,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外國語學校“Susie”童聲合唱團應邀赴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參加第十屆世界和平合唱節。閉幕式上,他們第一個上場將田山歌《搖一櫓過一浜》在金色大廳唱響,獲得雷鳴般的掌聲。

本次大賽由青浦區人民政府主辦;青浦區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承辦;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中國音樂高等研究院中國音樂非遺保護與研究中心協辦。市民文化節江南民歌大賽之所以落戶青浦區,與其傳承、創新江南民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將時間、地點、空間、人物四要素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田山歌傳承基地,這是青浦率先提出的。如今青浦擁有練塘、趙巷、朱家角、金澤四個田山歌的傳承基地。展演當晚,遊客們置身其中,更能深入體會田山歌與古鎮的文化,他們是參與者也是傳播者。

從事非遺保護工作30年的李維紅表示,上海民歌的傳播度不夠,如何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更好創新傳播這些民歌、打造民歌文化品牌IP,這是他們所迫切期待的。“江南民歌大賽首次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讓專家、非遺工作者、傳承人、演唱者、大眾聚集在一起,正是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的大好時機。”主辦方表示,將賦予傳統民歌新的生命力和新的註解,有望未來幾年將民歌大賽擴充套件到整個江南地區。

專家們也指出,傳統民歌的挖掘整理工作還需要繼續,除此之外還需要鼓勵和支援更多作曲家、演唱者田野採風,創編和演繹更多新民歌,演唱者要了解歌曲產生的環境、作曲家的意圖、瞭解民歌精神表達的藝術趣味,融入自己的理解,才能觸及作品的靈魂。民歌大多用方言演唱,與地方方言密切相關,因此也需要得到語言學家的關注。

作為江南民歌大賽的關聯活動,“上海民歌”系列講座也將於10月19日到11月23日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舉行,徐景新、郭樹薈、候小聲、韓金梅、鄧姝、江山等民歌、聲樂及非遺領域的專家、學者雲集一堂為各區音樂幹部及相關人員講解民歌及其創作,進一步深入推廣普及民歌的傳承與創新。

主辦方表示,將持續舉辦江南民歌大賽,並有望在未來幾年擴充套件至整個江南地區。

坐在朱家角茶樓上聽田山歌 江南民歌如何留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