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心理學:你只是中了這個圈套

都道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當愛慕一個人的時候,被這愛慕之情所迷惑,覺得所愛的人無處不美。

黃庭堅的詩“草茅多奇士,蓬蓽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稱心最相得”,就是這句話深刻的詮釋。兩個人相戀的時候,很難找到對方的缺陷,覺得他(她)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也都是對的,就連周圍人都認為是缺點的地方,在兩個人看來也是無所謂的。

這只是“暈輪效應”的結果。

你以為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心理學:你只是中了這個圈套

暈輪效應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愛屋及烏”。我麼的傳統文化中,烏鴉不是祥瑞之物,並且被看作“不祥之鳥”,為什麼說愛一個人,會連他屋上的烏鴉都會喜歡呢?

暈輪效應

:人會在自己的人際交往或者對事物的認識中,對事物的一些特性,泛化到其他與其有關的一系列特徵上,從區域性資訊上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即根據最少量的看到或聽到的情況,對事物做出整體的全面的結論。

這實際上是個人主觀臆想,事物被泛化或擴張的結果。在“暈輪效應”作用下,某個人或某件事的好惡就像一個光圈被擴大化,其相應的缺點或優點也就被掩藏在這個光圈的背後,視而不見了。

心理學認為,這種效應是由傾慕者的情感引起的、是對他人的一種主觀傾向。由於我們在感知他人時有一種情感效應,對他人的認知就會有很多的主觀偏差。

當某個人某件事物被我們認定了一個肯定的、讓我們喜歡的特徵之後,那麼這個人就可能被我們的感知泛化,從而生出許多其他好的特徵。這就是“暈輪效應”。

你以為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心理學:你只是中了這個圈套

掃帚星效應

反之,如果這個人或這個事物存在某些不良的或不喜歡的特徵,那麼,我們就會評判他其他的一切都是不好的。這個心理學家形象地比喻為“掃帚星效應”。

正所謂“一好百好,一惡百惡”,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暈輪效應”與“掃帚星效應”經常交替發生,這些都是人類的一些微妙的心理反應。

你以為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心理學:你只是中了這個圈套

應用“暈輪效應”和“掃帚星效應”掌控自己的人生

暈輪效應和掃帚星效應是一把雙刃劍,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一分為二理性地對待這頂“光環”。

理解“暈輪效應”不迷失在別人的吹捧裡

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評價傾向

,是個人將看到的一些特質,主觀地推斷後,被泛化和擴張的結果。那麼,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就要注意在看到他人和事物的時候,辯證看待,實事求是,考慮全面。不在眼前的好感裡迷失。不讓“一俊遮百醜”矇蔽了我們的雙眼和理智。

當別人誇獎你的時候,也保持頭腦冷靜,理性知道自己除了別人眼中的優點,還有不足的地方,不再稱讚中迷失自我。

你以為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心理學:你只是中了這個圈套

利用暈輪效應為自己創造有利條件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麥哲倫利用暈輪效應,如何成功地獲得西班牙國王資助。

在哥倫布航海成功後,為表明自己的航海計劃是可行的,麥哲倫在覲見國王時特地邀請了當時著名的地理學家路易·帕雷伊洛同往。

他認為帕雷伊洛作為專家,其建議一定值得信賴。

然而,在麥哲倫等人結束航海後,人們發現了他對世界地理的認識及他所計算的經緯度有諸多偏差。

可見,麥哲倫應用了國王對這位地理學家的“暈輪效應”,成功地得到了國王的資助。

所以,適當地運用暈輪效應,可以幫助我們積極地發展。

你以為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心理學:你只是中了這個圈套

理解“掃帚星效應”,遭遇打擊時不自暴自棄

我們正確理解了“掃帚星效應”,當遇到別人貶低你的時候,也就不會自暴自棄。對方對你的不看好,可能只是對你某一點的不認同,導致了對你以面蓋全地判斷,正確認識自己還有可取之處,真實客觀地看待自己,避免自己對別人的評價出現以偏概全而導致的錯誤。

抑鬱症患者,就是把別人對自己不好的評價,或者自己遇到挫敗時的失敗感,泛化到自己對自己的全部認知裡,正是這種錯誤的偏差性的認知,導致抑鬱症患者對自己不能全面認識,過低評價自己,深陷入其中。

你以為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心理學:你只是中了這個圈套

著名文學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倘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先客觀地看清世界。”辯證地對待我們及別人心中的“光環”,理性地走出我們精彩的人生!

關注一書心理,每天和你說說“心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