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第一次“遇見”餘秋雨是因為一本

《文化苦旅》

,被他書中的文字深深吸引,他對文化的深沉的感情讓讀者感動。

在他的筆下,那些古蹟彷彿一個年老的老人,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留下了一身的傷痕。

他的文字辭藻華麗,又充滿了感情,讀著讀著彷彿親眼看到了那些文物古蹟,彷彿那些畫面就浮現在讀者的眼前。

餘秋雨曾經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文學大師。

很多喜歡讀書的人都讀過餘秋雨的書,並對他讚譽有加。他與

賈平凹、畢淑敏、莫言

等人一樣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他也曾在中國的文壇裡熠熠生輝過,但是如今餘秋雨卻慢慢地變得低調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越挫越勇,迎來人生轉機

餘秋雨生於1946年,他從小喜歡讀書和寫作,這為他後來成為文壇大家奠定了基礎。他的老師曾對他說:

堅持寫作,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大家。

老師的話應驗了,

他從小成績優秀,熱愛文學。

1963年,餘秋雨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學習文學,成為了那個時期少有的天之驕子。

1966年,一場災難襲來,餘秋雨的父親因言論不當被檢舉關押。父親被抓捕後,餘秋雨家中失去主要收入來源。

最開始的時候,餘秋雨的叔父承擔起了照顧餘秋雨一家的責任,然而好景不長,不久後,叔父被有心之人害死。

為了保證家中正常生活,餘秋雨開始到農場服苦役,生活非常艱苦。

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儘管生活困苦,餘秋雨從未放棄讀書,堅持研究文學,福禍相依

,熬過困難時期後,餘秋雨的人生迎來了轉機,他身上獨特的藝術造詣讓他成為了文學史上出色的人才,甚至曾經是中國最年輕的文科教授。

名利雙收、迷失自我

餘秋雨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他年紀輕輕就成為了上海戲劇學院的副院長。

餘秋雨早期寫過很多有名的文章和書籍,他的書在很長時間裡都受到了人們的追捧。他寫過著名的

《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嘆

》,更早的時候他還寫過

《戲劇理論史稿》《中國戲劇文化史述》《戲劇審美心理學》

等書籍,

這些書籍奠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

不可否認,餘秋雨在中國文化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豐富了散文的寫作方法,具有重大的學術意義。

他的名氣甚至遠播海外,他的書曾經給了很多人精神食糧,為很多人的精神世界打開了一扇窗,也讓更多的人瞭解了更多的中國歷史。

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因為寫作,餘秋雨收穫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功名利祿,甚至曾成為了中國收入最高的作家。

年紀輕輕的餘秋雨名利雙收,不僅事業有成,家庭也很和睦,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和一個美麗的妻子,然而出了名的餘秋雨,逐漸變得浮躁且高調。

前期的餘秋雨憑藉自身的文化積澱,辛勤地寫作,數十年如一日地沉下心來做學問,因此他獲得了很大的成就,寫出來了許多著作。慢慢地他有了名氣,收穫了金錢財富和社會地位,在中國的文壇享有一席之地。

成名了的餘秋雨卻不甘心默默地寫作了,他變得貪心了,除了才華,他還想得到名利和財富。為此,

他開始到處參加活動,高調地出席國內外各種各樣的活動。

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在這些活動上他高談闊論,與觀眾和學者一起探討高深的學問,十分高調,甚至在一些文學之外的活動上他也總想插上幾句話,彷彿自己是各行各業的專家。

他的這些舉動讓很多文人不恥,除此之外,他的文章還漸漸地流露出強烈的自我優越感,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慢慢地,他的身上少了一些學者的氣息,取而代之是一個西裝革履的精英的形象。餘秋雨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但他卻不是一個一心一意做學問的學者。

他所追求的不僅僅是學問,還有功名利祿,甚至在他的眼中功名利祿遠比學問更重要,這與大眾眼中學者的形象格格不入。

大眾心中學者的形象是什麼樣呢?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小文便是學者形象的代表

,他不在乎自己的穿著和形象,而是在浮躁的社會中靜下心來追求真理,視金錢名利如糞土,

知識才是他一生的所求。

除此之外,

居里夫人也同樣被人奉為學者形象的代表。

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居里夫人將自己的獎牌給自己的孩子當玩具,用一生去探求知識,

名利金錢只是她人生的附屬品

人類歷史上有很多這種不慕名利,潛心鑽研的學者,他們的形象也許更符合人們心中學者的形象。

反觀餘秋雨,在自己取得了一些成就的時候便變得自大驕傲,停止繼續探索的腳步,殊不知自己在浩瀚真理面前有多麼地渺小,在無盡的歷史長河中有多麼地不值一提。

近些年來,我們也很少聽說他的作品,他已經漸漸地淡出了大眾的視野,逐漸跌下了神壇。

餘秋雨從曾經的聲名鵲起,家喻戶曉,到現在的影響力消失殆盡,成為文化圈公敵,不禁讓人感到惋惜。

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備受爭議,合理看待

餘秋雨是一個公眾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放大,而他身上那些不好的事也會受到人們的嚴厲批評。

從親情的層面來看,餘秋雨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他的出軌對自己的妻子和女兒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餘秋雨成名以後,身邊的誘惑也多了起來,與妻子結婚了十幾年之後,他出軌了,出軌的物件是一個比自己小很多歲的漂亮的女演員。為此他和自己的妻子離婚,連他的女兒也離開了他。

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他的行為無疑傷害了這個社會的公序良俗,造成了極不好的社會影響,給他的讀者做了極差的榜樣。因為這件事,讀者們對餘秋雨的好感也漸漸下降。

從社會影響層面來看,餘秋雨也有很多值得人詬病的地方。

他曾身陷“詐捐門”,敗壞了自己的名聲,這讓公眾對他很不滿。汶川地震時,餘秋雨發表了引人爭議的言論,也讓他被很多人詬病。2008年,中國的四川發生了可怕的地震,災區的人民失去了家園和親人,全國各地的醫療隊、救援者都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

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就在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救援災區的時候,餘秋雨卻說了幾句讓全國人民寒心的話,徹底敗掉了他的路人緣。

他發表的《含淚勸告請願災民》中的一些表述十分不妥當,讓他受到了很多學者的攻擊。

讀過餘秋雨文字的人都知道,他的文字十分地華麗優美,充滿了想象,他開創的獨特的散文寫作的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但是他的作品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判,這些人批評他的文中滿是邏輯的錯誤,不夠嚴謹,這也是他漸漸被人遺忘的原因。

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餘秋雨也曾受到易中天、韓寒、梁宏達等人的公開抨擊。

這些人抨擊他的原因無非是抨擊他的作品所反映出來的一些觀點和他的為人處世。

其實對一個問題的看法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餘秋雨作品裡反映出的觀點是他自己的見解

,無所謂好壞之分,學術上的爭議說到底也是一件好事,

這反映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開放的學術氛圍。

無論怎麼樣,餘秋雨的貢獻都是值得文學界肯定的。

如今是一個網路社會,有社會影響力的人必須要潔身自好,以免造成不好的影響,明星如此,有名的學者也是如此。

因為他們的社會影響力遠遠超於常人,如果他們不能嚴於利己,很有可能會帶壞一些人,影響社會風氣。

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責任與影響力同在,

為此,這些名人必須要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做一個好的榜樣,這樣才能對得起社會和人民,這樣才會長期受到人們的喜愛,得到同行的尊重和理解。

歷史上有許多有名的文人和餘秋雨一樣,他們的私生活備受詬病,但是因為他們才高八斗,所以身上的缺點才沒有被放大。

如今的餘秋雨終於學會了低調和謙虛

,這些年我們很少再看到他的身影,經歷了各種各樣非議的餘秋雨終於學會了低調。

如今,餘秋雨依舊在努力鑽研學問,不再過分關注外在之物,憑藉他的能力,相信他一定會繼續打磨自己的文筆,寫出更好的作品,

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挽回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餘秋雨的才華必須要肯定,我們還是要客觀地來看待他,而不是因為某些錯誤就否定了他的才華。

餘秋雨:文學大師迷失自我,跌落“神壇”,背後有何原因?

我們應該學習他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學習他在十年特殊期間依舊堅持文學夢想的勇氣,汲取他的作品裡的精華和他對文化的那種深沉的感情。至於他的缺點,也不必過於苛責,畢竟

人人都會犯錯,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