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甩手,老人帶娃:你以為兩全其美,可感情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相信不少父母都會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將自家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

這樣自己就能安心工作,孩子也有人看管,看似兩全其美,可恰恰埋下了不少隱患!

我們都知道,母親和孩子之間建立的依戀關係,猶如一棵樹的根,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

親子溝通、認知發展、性格成長、情緒控制、社交能力,以及未來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和婚姻,都會受到依戀關係的重要影響。只有與母親建立起安全型依戀關係,孩子才會擁有幸福的童年,才有更大可能收穫幸福一生。

正如心理學大師榮格所說: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來治癒。”

可惜,當前我們有太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親生父母做甩手掌櫃,而且很多父母還不以為然,覺得這樣才“兩全其美”。

父母甩手,老人帶娃:你以為兩全其美,可感情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前兩天,有位媽媽找我訴說自己的苦惱: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休完產假就回去上班了。因為平時工作特別忙,我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主要由孩子的姥姥姥爺來照顧他。每年寒暑假的時候,我就回老家,專心陪他玩上一兩個月。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沒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對。因為每次回去看他的時候,他都表現得很開心,而我回到城裡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兩全其美。可孩子六歲時,我把他接回來在我任教的小學裡讀書,才發現了各種讓我頭痛的問題。

這孩子跟我很不親,每當我要求他認真寫作業、把背坐直、把字寫端正……他總是當成沒聽見。我看他沒反應,就繼續說,可數落他的次數一多,他就會用一種憤怒又很不屑的眼神瞪我,還會跟我頂嘴、朝我大喊、讓我滾。

可如果是姥姥姥爺來了,孩子立刻表現的判若兩人,聽話又乖巧,讓幹啥幹啥,也不怎麼發脾氣。

我很難過,我才是孩子的親媽,為什麼這孩子只聽姥姥的話呢?我該如何修復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呢?我很擔心,他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再過幾年就到了青春期。現在都這麼不聽話,那時又該怎麼辦啊?

這位媽媽的困難,在於她錯過了與孩子建立依戀關係的關鍵期!

提到依戀關係,很多人都不陌生。

依戀關係指的是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媽媽)之間建立的、最初的情感聯絡,是嬰兒和關係最密切的成年人在相互交往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互動關係。如果這個人是母親,我們就稱為“母嬰依戀”。

但是,孩子也可能跟奶奶、姥姥、甚至是保姆形成依戀關係,只要他們與孩子的連線比媽媽更緊密,就可能取代媽媽在嬰兒心中的地位。

在上面的案例中,就是姥姥取代了媽媽,與孩子形成了依戀關係。

如果沒有與孩子建立起依戀關係,到底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知乎上有個話題:孩子5歲之前交給爺爺奶奶帶後果有多嚴重?

父母甩手,老人帶娃:你以為兩全其美,可感情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來自一位匿名的知乎答友給出了一個高贊答案:

父母甩手,老人帶娃:你以為兩全其美,可感情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我有個妹妹,身體很差,從生下來都住保溫箱那種差,媽媽沒有精力帶兩個小孩,我就被奶奶帶到鄉下直到讀幼兒園才回城,即使我那時還很小,但我都記得得到當時見到我媽媽的感受,太陌生了,我太害怕了,我奶奶叫我去抱下媽媽,我都嚇得趕緊躲在奶奶身後,我爸爸回來,奶奶又讓我去叫爸爸,我根本叫不出來,只想回到鄉下找爺爺,然後我媽媽爸爸就很生氣,覺得我怎麼不親近他們,然後我在鄉下沒有太多規矩,就被我媽媽嫌棄,說我沒教養,粗魯,然後告訴我家裡很多規矩,很多不允許,還拿我和妹妹對比,說妹妹斯文,我很野蠻淘氣,雖然我那時才三歲啊,但是我真的到現在都記得那段回憶,從那一刻我和我父母就不親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和父母的關係怎麼也比不上妹妹,因為妹妹小時候太難帶了,我父母有很多關於她的回憶,說到如何大晚上不睡覺到她去醫院,說養她如何辛苦,說因為身體差害怕生病如何如何愛乾淨,吃的用的都要用開水燙,不像我,掉地上的撿起來就可以吃,妹妹的奶瓶要是不用開水消毒喝了肯定會拉肚子,有時我爸爸還感慨當年怎麼給我妹妹洗尿布怎麼照顧她的,關於我的記憶就真的很少很少,所以,小孩子還是最好在父母身邊長大吧,至少你惹父母生氣的時候,父母想到帶你的辛苦時光,也會原諒你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斯沃斯對依戀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人員把兩歲左右的孩子和他們的母親帶到實驗室,觀察孩子在遊戲時與媽媽的互動情況,然後要求媽媽離開房間,讓一位陌生人進入房間,最後媽媽再返回房間,發現孩子們對媽媽大概有四種不同的反應。

第一種孩子

:與媽媽單獨相處的時候,他們很有安全感,對陌生環境不畏縮,能積極主動去探索環境;媽媽離開時,會出現了較為短暫的情緒困擾;媽媽回來之後,孩子們可以很快恢復平靜。與陌生人相處時,孩子的反應也比較積極,能順利地一起玩兒。

這類關係,稱為安全型依戀關係。

在安全型依戀關係下長大的孩子,似乎同時具有兩種能力。

他們既能在感到安全時自由地探索,又能在感到不安時從依戀關係中尋求到安慰。所以,這類孩子不管在分離時多麼緊張,重逢的時候能立刻與媽媽親密接觸,馬上停止哭啼,然後繼續遊戲。

這種靈活性與韌性,要歸功於媽媽長期對孩子發出的訊號能夠及時、正確、積極地迴應,歸功於媽媽儘量讓自己的節奏配合孩子的節奏,而不是將自己的節奏強加給孩子。

比如,孩子哭泣時,這類媽媽能充滿溫柔地及時抱起他們安慰,而不是忽視、拒絕、控制或冷漠。

在這種依戀關係中長大的孩子,有高自尊、能建立信任持久的良好人際關係、善於獲得他人的支援、也能與他人分享良好感受,在人格、社交、情緒等身心發展各方面,都表現得比較出色。

父母甩手,老人帶娃:你以為兩全其美,可感情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第二種孩子

:媽媽不在場或不在場,對孩子的影響似乎不大。媽媽離開時,孩子可能會抬頭看一眼;媽媽回來時,他們又看了一眼;既沒有對媽媽的離開表現出不捨,也沒有對媽媽回來表現出期待和開心。

這類關係,稱為迴避型依戀關係,也就是說,孩子並沒有對成年人形成真正的依戀。

記得,曾有一期節目採訪了黃聖依的兒子,編導問6歲的安迪:“爸爸媽媽工作忙的時候,你覺得孤單嗎?”

“不孤單。”安迪回答得堅定。

“為什麼呢?”編導繼續追問。

“因為,我已經習慣了。”

安迪一臉淡然。

這就是迴避型依戀關係的真實寫照!

忙於事業的黃聖依,錯過了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關鍵時期,也沒有與日漸成長的孩子及時修復關係,難怪被稱為“黑洞媽媽”。

在隔壁房間的黃聖依聽到兒子的回答,臉上的苦澀與難過,溢於言表。

開篇那位媽媽與孩子之間,同樣也是迴避型依戀關係。因為媽媽很少參與對孩子的養育和照料,孩子就會感覺媽媽沒有那麼愛自己,所以對媽媽也表現出了一些疏遠和冷淡。

也有研究發現,在迴避型依戀關係下長大的孩子容易有反社會和攻擊性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麼當媽媽把孩子接到身邊撫養時,孩子會充滿語言和情緒上的對立。

父母甩手,老人帶娃:你以為兩全其美,可感情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第三種孩子

似乎離不開媽媽——媽媽離開實驗室時,他們表現得非常痛苦,可當媽媽回來時,又表現得很矛盾:既想跟媽媽接觸,又在接觸時很生氣,伴隨著拒絕和反抗,出現了“別理我,別抱我!我討厭你!”這樣的表達。

就算被媽媽溫聲安撫,他們也一直在哭泣,好像還在尋覓一個“不在場的媽媽”,要很長時間才能平復情緒。

這類關係,稱為矛盾型依戀關係。

其實,這類媽媽在育兒時,並沒有直接用語言和行為拒絕孩子,只不過面對孩子的各種生理和情感需求,反應不夠及時、不夠準確。

面對媽媽時會產生矛盾的心理狀態,是這類孩子最典型的心理特點。他們孤僻、焦慮、膽小、退縮,不願與其他人交往,很害怕面對陌生環境,愛把自己封閉起來獲得安全感,長大以後的社交能力和職業發展也很受影響。

父母甩手,老人帶娃:你以為兩全其美,可感情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第四種孩子

在媽媽在場時表現得莫名其妙、前後矛盾,甚至有些怪異。媽媽抱他們時,他們會躲開目光,或是帶著憂傷的情緒,或是一臉茫然。

一些孩子明明已經被安撫之後,又會莫名其妙地突然大哭,還有一些孩子看到媽媽時會用手捂住嘴巴(達爾文在靈長類動物中觀察過這種手勢,他將其解釋為一種“被抑制住的尖叫”)。

這類關係,稱為混亂型依戀關係,很多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就屬於這種型別。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報道:

一位父親在雨中騎著電動車,後面載著一個大概六七歲的小女孩。過十字路口時,不知為什麼小女孩從車後座上掉了下來,父親沒注意繼續向前騎,小女孩從地上爬起來在後面使勁追,後面的好心車主看到這種情況,減速護送這小女孩兒穿過馬路。

隨後,父親也意識到小女孩不見了,把電動車停在路邊。當小女孩終於追上父親、跑到父親面前時,這位父親上來就是一腳,女孩隨即倒地,並滑了出去,在一個雨天的大街上。

顯然,這位父親對待孩子的方式,就容易建立混亂型依戀關係。

在這種關係中,對孩子來說,父母既是安全避難所,又被認為是危險的來源,孩子陷入一種既想接近、又怕接近的心理狀態,從而出現行為混亂或怪異。

因為,混亂型依戀的孩子總是會感覺到一種“無法解決的恐懼”,從而更可能陷入崩潰狀態。

父母甩手,老人帶娃:你以為兩全其美,可感情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迴避型、矛盾型和混亂型依戀關係,都是不安全的依戀關係,大約佔到中國家庭總數的40%。

研究顯示,在不安全的依戀關係下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心理和問題行為,比如抑鬱症、焦躁症、恐怖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礙、反社會人格等。

在0-3歲兒童養育中,應牢牢把握家庭教育的三大核心:

· 第一,在兒童和教養者之間需要一種溫暖的、細心負責的、語言豐富的、穩定安全的互動關係。

· 第二,每個孩子都需要合適的環境刺激和引導。

· 第三,避免早期的忽視和虐待,包括長期處於應激狀態、缺乏和教養者之間的互動、不適宜的學習方法和內容等。

父母甩手,老人帶娃:你以為兩全其美,可感情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寫到最後:

正如獲得諾貝爾獎的智利女詩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在《拋棄孩子》那首詩中寫的:

“我們需要的東西很多都可以等待,然而,孩子不能等!”

希望父母們早一點意識到,孩子需要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