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統失調離我們這麼近?

很多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每天哭鬧不想上學。

你可能會說:

“沒事,上一段時間就好了。”

那顆敏感的小心靈可不是這麼認為。

孩子靦腆內向,想上廁所不敢說,總是尿褲子。

你可能會說:

“我們孩子隨他爸,不愛說話,不會表達。”

內向膽小和不愛說話是兩碼事吧。

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上廁所,自理能力沒培養好怎麼上學?

你可能會說:

“孩子都是老人慣得了,長大就會了。”

然後回家繼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3歲多了,語言還很少,不會說話,是貴人語遲還是發育遲緩?

你可能會說:

“肯定是貴人語遲,慢慢來不急。”

語言關鍵期就那幾年,錯過了急也沒用。

課堂上坐不住,亂跑愛動,老師總是叫家長。

你可能會說:

“估計是多動症,得打針吃藥。”

病急亂投醫,讓孩子心裡產生陰影。

娃說:

“寶寶心裡苦啊。”

因為你不瞭解感統,也不知道什麼是感統失調,所以當感統失調糾纏孩子,

你的不在乎,成了孩子的噩夢

為什麼感統失調離我們這麼近?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什麼是“感統失調”。感覺統合,是大腦的一種功能,一旦感覺統合失調,大腦功能也會失調,表現出各種學習能力障礙。

感統失調並不是某種疾病,只是大腦在接收到外界的資訊刺激後,不能夠很好地與身體各部分相協調。

感統失調的相關表現

感統失調也分為多種情況,根據不同功能的失調,在幼兒身上表現出的症狀是不同的。

常見的有前庭平衡功能失常、本體感覺功能失調、觸覺功能失調這幾種情況。

1

觸覺功能問題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睡眠過程中經常伴有驚厥等現象,情緒不穩定,易哭鬧。稍大一點就不喜歡身體接觸,討厭肢體接觸,愛和同伴發生衝突。

不愛理髮、洗澡、刷牙、不喜歡參與沙土、泥塑等遊戲內容,卻偏愛某些事物,如特定材質的床品或玩偶,要時刻抱著才有安全感才肯入睡。

為什麼感統失調離我們這麼近?

2

前庭感覺功能問題

人們常說的平地卡跟頭,在這類孩子身上就比較常見。手眼協調能力較差,尤其在畫畫或演奏某些樂器時,如架子鼓、鋼琴常常左右不得兼顧顯得手忙腳亂。

生活中經常亂丟東西,組織性較差,不喜歡整理有序的環境。喜歡無目的亂動,自言自語,且懲罰無效。

3

本體感覺功能問題

這類孩子往往沒有時間意識做事情缺乏順序性,克服困難的自信心不足,易產生挫敗感,因此往往顯得不合群。

像翻跟頭這樣的大動作,這類孩子往往做起來較為困難。像寫字玩插塑玩具這種精細運動,往往過分用力,依賴成人幫助,在陌生的地方方向感較差容易走失。

為什麼感統失調離我們這麼近?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感統失調越來越普遍,哪些原因容易導致感統失調的出現。

1.先天因素

感覺統合的發展從胎兒時期就已經開始。

所以,懷孕後媽媽自身的狀態就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感覺統合發展。尤其是工作忙碌、心情焦慮的孕婦,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都可能導致胎位不正,從而使胎兒的先天平衡不足。

如果孕婦存在年齡較大,難產缺氧、分娩時間較長等問題,都會導致胎兒腦損傷或腦功能失調,影響感覺統合的發展過程。

2.城市化因素

在城市中,人們大多居住在單元樓裡,生活空間較為狹小,不能給孩子充足的活動空間,沒有摸爬滾打這些活動,對兒童的平衡發展很不利。

而且我們

賴以使用的空調和暖氣

,則剝奪了孩子對寒冷炎熱的感受,影響其觸覺學習。

更嚴重的是,

孩子從小就缺乏玩伴

,很多孩子本來就是家裡的獨苗,在這樣封閉的生活環境中更是很少和同齡孩子接觸,導致孩子缺乏人際交往能力,影響其社會交往發展。

為什麼感統失調離我們這麼近?

3.家庭因素

父母對孩子過分的溺愛也會影響兒童的感覺統合發展。過分溺愛會讓孩子缺乏鍛鍊自我的機會,什麼事都由父母來代勞,失去自立能力。

在嬰兒期,

父母怕孩子累,地上髒而不讓爬行,錯過爬行黃金期,導致前庭平衡失調;一歲多,語言發育敏感期,孩子卻小手一指,父母就把東西拿到孩子身邊,而孩子缺少了自我表達的機會,造成語言發育遲緩。

走跑跳的時期,

父母怕孩子累經常抱著,孩子的腿部肌肉力量不足,導致大運動較弱,本體感失調。過度包辦孩子,讓孩子產生依賴感,離開父母就哭,膽小,怕生,孤僻,直接造成孩子觸覺敏感……

正是這些家庭教育中的細節

,讓家長忽視了孩子自身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直接造成孩子感覺統合失調,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為什麼感統失調離我們這麼近?

感統失調離我們很近,而嬰幼兒時期是孩子感覺發展的關鍵期

,這個時期孩子的生長髮育最快。

父母在這個時期最應該做的就是給予孩子豐富的營養和適當的感覺訓練,而不是包辦溺愛,讓孩子在成長中自身感受各種感覺刺激,促進感覺統合的發展,讓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