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子慢、拖拉就是沒有時間觀念?不!它也是孩子無聲的反抗

小雅是個拖拉的孩子:

早上,6:40鬧鐘響,但總要磨蹭到7:00才起床。慢吞吞地刷牙,不著急地吃早飯,等到時間差不多了才火急火燎地衝出去上學。

更讓人媽媽惱火的是:每天晚上從7點開始,明明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總要磨蹭到10點才能寫完。

看小雅這樣媽媽總忍不住地嘮叨:

“你就不能鬧鐘一想就起床,跟你說了無數次了,慢吞吞的會容易遲到。”

“就這一點作業,非要磨蹭到現在。不寫完了,老師會批評你的。你必須把它寫完。”

可憐的小雅媽媽,為了小雅這個磨蹭的性子,總是操碎了心。但是這些反覆的唸叨不僅沒讓小雅改掉這個毛病,反而讓孩子對她越來越不耐煩。

因為這是無聲地告誡孩子:你必須按照我說的,我知道怎麼做才正確,你最好聽我的。

孩子性子慢、拖拉就是沒有時間觀念?不!它也是孩子無聲的反抗

我們很理解小雅媽媽的行為,看見孩子拖拉,總會忍不住地催促嘮叨。因為擔心孩子沒有能力做好這些,父母可以預見後果,看清這些事情的後果。現在只要多催促,說教一些,孩子總歸能避開這些不好的後果。父母們這樣做不僅僅是希望孩子成功,更覺得這是為人父母的一種責任。

拖拉是孩子的一種“軟反抗”

行為拖拉的孩子的背後站的是一個“管家式”的家長,他們就像監工一樣,時時刻刻監視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他們最喜歡的說的話就是“快一點”,彷彿不說一聲“快點吃飯”孩子就會把自己餓死了一樣。

在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它是指一個刺激過多、過強、或者作用時間過久,就會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者逆反的現象。

面對孩子的磨蹭,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催。但是越催越慢,甚至直接不幹了。

作家陶立夏說過:“孩子的拖沓,即是最嚴厲的拒絕。”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時的拖延就成了孩子一種“軟抵抗”:

你是大人,你說的我不敢直接反駁,但是我也不願意做,所以我就拖著不做,我不想做,我不願意做,你越催,我越慢。

孩子性子慢、拖拉就是沒有時間觀念?不!它也是孩子無聲的反抗

父母心理覺得這是為孩子好,但本質上想控制孩子。

催促的語言下面掩蓋了這樣的思想:不按照自己說的辦,你就會吃虧,我是大人知道怎麼做最好,你最好按照我說的做。

如果你有一個這樣的家長,你會積極配合他對你的要求和指示嗎?

小孩對大人是沒辦法直接抗衡的,就只能透過“拖延”來激怒對方,拐彎抹角地表達憤怒和不滿。

學會放手,把主動權還給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Timothy Pychl發現,嚴厲的父母往往更容易培養出拖延的孩子。

因為嚴厲的父母大都控制慾強,他們想要掌控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弱小的孩子沒有能力反抗,只能採用拖延的方式與父母對抗。

說句實話,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能更好地做事,那就不得不放鬆自己的一些控制慾。

請記住,父母的職責不是包辦孩子的問題,而是幫他們學會怎麼掌控自己的生活。

孩子性子慢、拖拉就是沒有時間觀念?不!它也是孩子無聲的反抗

01以鼓勵或是建議代替催促

沒人喜歡別人對自己指手畫腳,孩子也一樣。

催促是控制和否定。鼓勵和建議是表揚、可選擇、自主。它們的激勵作用比單純的催促要好得多。

例如,今天大聲地誇獎孩子,你今天比昨天快了好多。即使那個快了好多也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幾十秒鐘。並且依然沒有改變即將要遲到的事實。但是相信這樣的肯定會比一直催促要好很多。之後還可以藉著這個表現,表揚之後和孩子商量一個他能接受的建議。相信這樣的效果一定會比單純的催促要好很多。

孩子性子慢、拖拉就是沒有時間觀念?不!它也是孩子無聲的反抗

02讓孩子親歷一次磨蹭的後果

父母催促孩子也是因為害怕孩子因為拖拉造成不好的後果,或者受到批評,再儘可能的保護自家孩子免受痛苦。

然而這種本能的保護讓孩子有恃無恐:要遲到了不怕,反正媽媽會喊起來,給我穿衣服,喊我吃早飯,會催我的。反正不會遲到,孩子更加有恃無恐,得讓孩子吃一次虧、受一次教訓才能長記性。

如果因為孩子的磨蹭耽誤了原本計劃,那就讓孩子承擔後果。就像之前約定好下午兩點帶孩子去體育館踢球,可是孩子一會要上廁所,一會又說肚子餓,穿個鞋子都磨蹭半天。等忙好一個小時過去了,體育館的足球場全是人,已經沒有位置了。本來早去是可以有位置的,那現在就承擔磨蹭的後果,孩子只能站在邊上看。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在不涉及安全的前提下,孩子磨蹭要給予適當的懲罰。這樣他才能記住這個教訓,有自己的責任感。

孩子性子慢、拖拉就是沒有時間觀念?不!它也是孩子無聲的反抗

03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磨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時間沒有太多概念,不知道你說的1分鐘、5分鐘、1小時是多長。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可以藉助鬧鐘。

拿著鬧鐘告訴孩子,現在這個針指向幾,你數數,數到60就是一分鐘。或是告訴孩子現在指著幾,你去玩一會,到5分鐘我們再回來看看。

做一些記時的事情,記一記刷牙、吃飯、看電視用了多少時間,既可以和之後的對比,感受進步。也可以讓孩子感受時間的流逝,知道時間的寶貴。

04尊重孩子的節奏

有時覺得孩子慢,那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

例如,繫鞋帶大人半分鐘就好了,但是對於幼兒,可能需要5分鐘,甚至十分鐘。如果大人總以自己的節奏去要求孩子,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是一種傷害。

尊重孩子的慢節奏,如果強行讓孩子跟上家長的節奏,會讓孩子失去自信,而沒有自信是比磨蹭更可怕的結果。

孩子性子慢、拖拉就是沒有時間觀念?不!它也是孩子無聲的反抗

就像《媽媽,請等等我》說的那樣:

媽媽,

你是不是也可以等等我,讓我慢慢地熟悉陌生人,慢慢學會表達;

讓我慢慢學會克服恐懼,慢慢地擺脫內心的掙扎。

……

你是不是也可以等等我,讓我慢慢調整自己的生物鐘,慢慢地適應你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