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王昌齡作詞多族胡人表演,唐朝的軍隊表演早就出圈吊打亞洲

岑參、王昌齡作詞多族胡人表演,唐朝的軍隊表演早就出圈吊打亞洲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李從嘉

岑參、王昌齡作詞多族胡人表演,唐朝的軍隊表演早就出圈吊打亞洲

唐朝是詩歌和藝術的國度,唐軍也不例外,唐軍不光戰績出色,唐軍文工團的藝術表演也早就出圈,名揚大半個亞洲。

岑參、王昌齡作詞多族胡人表演,唐朝的軍隊表演早就出圈吊打亞洲

這可一點都不誇張,唐軍的歌舞一度傳到寶萊塢的發源地——印度,讓印度君主都惦記。按照《新唐書西域傳》和《大唐西域記》的說法,玄奘大師就和屍羅逸多等印度君王談起過《秦王破陣樂》,這首曲子給印度君主留下了深刻印象,看慣了歌舞的印度君主都覺得唐朝是文明程度特別高的國度。別管這些印度君主是不是真心稱讚,反正玄奘回國後的第三年(貞觀21年,玄奘是在貞觀19年回國),屍羅逸多屍骨未寒,唐朝的外交官王玄策就帶著大軍干涉了印度事務,讓印度軍隊知道被《秦王破陣樂》薰陶的大唐官方真不好惹。

岑參、王昌齡作詞多族胡人表演,唐朝的軍隊表演早就出圈吊打亞洲

在唐朝日本和朝鮮半島都學習唐詩、唐樂,唐朝軍隊也很“熱情”,主動給他們送上了《大定樂》。這首曲子由滅亡高句麗的李績找人寫作排練,由唐高宗下令軍隊演奏,整個舞曲有140人“被五彩文甲,持槊”演出。這首曲子的苦主

淵蓋蘇文家族還是這首曲子的特殊嘉賓,幫助唐軍滅亡了高句麗的帶路黨泉男生(淵蓋蘇文兒子)長期擔任右衛大將軍檢校右羽林軍仗內供奉(閱兵儀仗隊總負責人),唐朝一有紀念高句麗滅亡、招待外賓的活動,他都要負責禁衛軍排練,都要被這首舞曲洗腦入耳。

岑參、王昌齡作詞多族胡人表演,唐朝的軍隊表演早就出圈吊打亞洲

唐軍的歌舞詞作者陣容非常豪華,像

岑參、王昌齡都在唐軍幕府中任職,寫作迎來送往的詩歌,也給軍中藝人寫專門用來演唱的詩詞。比如岑參寫的《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就是典型的歌行體詩歌,句句用韻、句句換韻,十分方便安西都護府的藝人們傳唱。中唐的李益先後在5個藩鎮打工,作品也是先從軍隊中傳出,而後才名揚天下。唐朝詩人沒有中進士前就靠到藩鎮寫實做賦中賺取高額薪水(他們是幕府成員,來去自由,薪水也不受品級限制),像封常清那樣的節度使也需要是人們為他們寫詩歌名垂千古,在這種前提下唐朝的軍旅詩歌大量湧現,有傳唱天下的詩歌也是藩鎮士兵的驕傲。

岑參、王昌齡作詞多族胡人表演,唐朝的軍隊表演早就出圈吊打亞洲

岑參、王昌齡作詞多族胡人表演,唐朝的軍隊表演早就出圈吊打亞洲

更重要的是唐朝的節度使們還有很多懂行的,唐朝有三成多的節度使都是進士出身,欣賞水準和中原衛視相當,比今天的古風粉要高的多,知道誰的作品水準高,因此唐朝軍隊的歌舞詞水平非常高。安史之亂後,梨園子弟四散,跑到藩鎮中的也不少,極大提高了藩鎮歌舞的水準。唐朝軍隊中還有大量胡人歌舞高手,“胡兒”“胡雛”都是唐朝邊塞詩中經常出現的人物,唐軍軍樂中常用的琵琶和歌舞演出者中胡人更是高手輩出。唐軍對他們的管理也不嚴格,他們只要在規定時間參與演出,平常在家營業,並不在軍營常駐,自然不需要遵守軍紀。唐軍演出能力強,卻一點也耽誤打仗,唐朝初年的柴紹就用歌舞藝人的演出吸引吐谷渾人,然後一戰破敵;演奏《秦王破陣樂》的唐軍更是在貞觀年間大殺四方。

岑參、王昌齡作詞多族胡人表演,唐朝的軍隊表演早就出圈吊打亞洲

唐軍能打仗,更有演出頂級詩歌舞曲的能力,無論打仗還是演出都是當時的頂級天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