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伏貼的前世今生

健康的時光總是轉眼即逝,不知不覺又到了討論三伏貼話題的季節。隨著三伏天的臨近,各大醫院,各個中醫館,甚至各個養生館已經開始透過各種方式提醒你:三伏貼就要開貼了,有病治病,沒病防病,趕緊來預約吧!

儘管近些年三伏貼的名詞越來越被人們熟知,但大部分人對三伏貼的概念仍然很模糊,只知道它是冬病夏治的東西,至於什麼是三伏,“伏”是什麼東西,就沒什麼概念了,反正大家說有用,稀裡糊塗的貼就是了。

於是產生了一個大問題,大家都以為三伏貼可以包治百病,什麼病都想用三伏貼治好,而後面沒有達到效果時就開始說三伏貼沒什麼用,甚至還說是騙人的。

會造成以上這種認知也跟部分養生機構甚至醫院的誇大宣傳不無關係,因此很有必要做一些正本清源的梳理,讓大家徹底瞭解一下三伏貼究竟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三伏?伏的含義是什麼?

從文獻考察可知,伏日最早的記載見於《史記》,秦德公效仿中原設立初伏“伏日碗狗”的祭祀儀式,以避暑氣、鑲熱毒、鑲災異。西漢初甚至曾下達過“伏閉門”的指令,後來演變成習俗,類似於歇暑。唐代《史記正義》中也有“伏者,隱伏以避盛暑”的說法,可見伏日炎熱由來已久,作為二十四節氣之外的雜節氣,至今都是悶熱潮溼的代名詞。

關於“三伏”擇日的明確記錄,見於唐代《初學記》引《陰陽書》“從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此條亦被沿用至今。

地球除赤道之外,由於能量蓄積的緣故,氣溫最高的時期會在公曆七、八月間,緯度越高溫度波動越明顯;夏至與冬至、春分、秋分是古人透過立杆觀影最早確立的四個節氣,現代公曆中夏至日固定在6月21或6月22日,庚日屬於天干,10日一輪迴,故入伏的日期至少會在夏至日的20天以後,即公曆7月11日至7月21日內有規律地擺動(見下圖)。

可見“三伏天”確實如農曆國家標準中所說,應該被理解為古人通過歷法(節氣)來推算一年中最潮溼悶熱時間段的經驗總結。

究竟“伏”是什麼?

那這個三伏天的“伏”是什麼意思呢?

讓我給大家考究一下,碰到這種古時流傳下來的名詞,一定要翻翻古人的考據和註解,《康熙字典》中關於“伏”字,有一條專門的註解,引出了它的歷史脈絡:

【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注】六月三伏之飾。始自秦德公。周時懲伏。【馨名】伏者,金氟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氟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

三伏概念的誕生歷史

我們看到,三伏這個概念最晚誕生於春秋戰國前後,三伏天中的“伏”真正的含義是:金氣伏藏的日子,根本不是什麼伏藏的寒邪或者暑邪。

那什麼是金氣伏藏呢?

夏天在中醫來講是屬火,而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都是在庚日那天,所以叫“三伏皆庚”,庚日即是屬金的日子,夏季屬火,五行生剋當中,火是克金的,因此金會伏藏起來,所以叫三伏天。

所以,三伏天的“伏”,伏的是金氣,這也是為什麼三伏貼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效果是最顯著的原因所在,那不懂中醫的又要問了,這兩者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肺在五行中同樣也是屬金,很多肺系疾病,特別是冬天加重的哮喘病,慢性支氣管炎,小兒容易感冒,都跟肺有關係,都跟金有關係,都跟庚日有關係,都跟三伏天有關係!

那什麼是庚日呢?

這又涉及到中國幾千年來的干支紀日法的知識,簡單講就是: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錄日子,然後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就叫庚日。“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每10天重複一次。

怎麼確定入伏時間?

關於三伏天,每年入伏的時間都不相同:

初伏是在農曆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

中伏是在初伏後的第十天,也就是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

末伏為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因此整個三伏天的跨度至少三十天,有的年份則有四十天。

三伏貼的中醫治療溯源

唐朝孫思邈提出了天灸的概念,所謂天灸就是透過一些刺激面板的中藥貼在穴位上,這種貼穴位的方法則追溯到更早的晉朝,但真正形成現在意義上的三伏貼治法的記錄則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歷史脈絡如下:

晉朝時葛洪《肘後備急方》載有“治療、癰、腫毒,以斑酪一枚,無足、翅,捻破,復以針畫瘡上作米字,以之封上,俟發赤起即揭去。

唐朝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有“治病未潰者,宜天灸,以毛蓖鮮者搗泥,縛病,帛束之。俟發泡棄之。”率先提出“天灸”一詞。

宋朝王執中《針灸資生經》卷三治瘧中有“鄉居人用旱蓮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四指間也)當兩筋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謂之天灸。“

清朝張璐《張氏醫通》卷四諸氣門下:喘中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勻。薑汁調塗肺俞膏育百勞等穴。塗後麻疼痛。切勿便去。候三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同在清代,成書早於《張氏醫通》的《急救廣生集》中也有過在“三伏極熱時,汗要多出,則周身所染風寒溼氣,由汗而出,可保一年無病”這種借盛夏陽氣祛除體內風寒溼邪的防病養生方法,還有在“暑伏”時節,搗大蒜為泥外敷治療凍瘡和提高耐凍能力這樣“冬病夏治”的記載。

“三伏貼”既同為“冬病夏治”,借天之陽氣以補陽,自然是貼敷日越炎熱,陽氣越足,人體膝理越疏鬆,療效越好,故張璐發現在“夏天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便不難理解。

三伏貼可以治什麼病?

現在我們臨床中用的三伏貼配方就是在清代張璐的方子上加減,他的方子是專門針對治療哮喘病,現在流行貼三伏貼,雖然已經把治療病種不斷擴大,但其實效果最好的還是肺系疾病。

什麼原因呢?

除了配方的因素外,還是要回到我們在上文中談到的關於“三伏”的內涵有關。關於什麼病最適合貼三伏貼相信到這裡已經基本都明朗了,最有效果的就是肺系疾病,尤其是冬天加重或發作的肺系疾病,包括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鼻炎、感冒等肺系疾病,當然隨著處方的加減,對一些冬天怕冷,風溼關節痛,婦科疾病,也會有一定效果。

究其原因,《黃帝內經》講:肺主治節。肺除了呼吸的功能之外還承擔了適應氣候變化的職能,所以人身體適應不了氣候變化,本身也跟肺的功能有關係,因此三伏貼自然對相關的問題也會有效果。還是能跟肺的功能有聯絡,還是能回到上文提到的:“伏者,金氟伏藏之日也”。

所以,三伏貼並不是包治百病的東西,你不要指望它可以治療所有問題,作為醫療、保健機構也應該先搞清楚三伏貼的概念然後再做宣傳,更不能昧著良心亂吹一氣,否則百姓因為沒有看到效果又會對中醫產生懷疑,最後傷害到的 是整個中醫,其罪過不可謂不大!

【來源:新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