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三點,擁有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我們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在這個基礎上將來成為一個能夠自食其力的人,如果能再有發展,成為有用的人材,就更好不過了。其中身心健康是基礎。今天不談“身”,只談“心”。

最近看了發展心理學博士陳忻的《整體養育》,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書。

做到這三點,擁有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作為發展心理學博士,陳忻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她瞭解各個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發展情況,所以這本書不是那種上來就告訴你“一、二、三”怎麼做的書。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她用心理學知識作為鋪墊,讓你明白一些流行的育兒技巧究竟源自何處。明白了背後的道理,我們運用起方法來也能更加靈活。

同時,陳忻博士也是倆娃媽。所以她的教育理論是經過了一定的驗證的。書中,她經常列舉與孩子互動的例項,非常生動。

看完她的書,我有三點感悟。

一、養育孩子要從整體考慮,不能被一葉障目

做到這三點,擁有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很多家長經常會犯的一個錯誤是,糾結於孩子身上某一個自己不能接受的點,急於解決他(她)的“問題”,希望某一個育兒專家直接給出具體的辦法,省去思考的空間,立刻跟焦慮說拜拜。

陳忻博士認為,這樣的想法是不可取的。首先,只有從基礎上了解兒童發展原理,明白所謂的育兒方法深植的土壤,才能避免將方法用偏。教育孩子不是照搬照抄,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深刻理解育兒基礎,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其次,養育是一個整體的系統的工程,孩子表現出來的某些“問題”,有可能是他(她)所處的年齡段的必然現象;某項能力的發展,其背後可能需要生理發育到某個階段,以及其他多種能力達到某種程度。比如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就與心理理論、觀點採擇能力及同理心的發展密切相關。孩子和同齡人交往表現出膽怯的樣子,不能簡簡單單地歸納為孩子“膽小”,而要看到背後這些基礎能力,採取溫和敏感的教養方式,幫助孩子逐步提升社交能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只能是解決了這個問題,冒出那個問題,一路在焦慮不堪中前進。

二、從心理解孩子

做到這三點,擁有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要願意理解孩子,不會因為孩子的表現沒有符合自己的心意就覺得他(她)的行為需要糾正。

陳忻博士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她的小兒子特別不喜歡某種食物,只要做了就拒絕吃。如果換作是我們,會怎麼想?有可能是:這孩子真挑食,XX食物怎麼了,有營養,味道也不錯啊。有了這樣的想法,接下去的行動很可能就是一遍遍勸誘孩子吃,直到孩子勉強吃下或者徹底崩潰。最後的結論依然是,這孩子真難弄。

陳忻博士是怎麼想的呢?她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小孩也一樣。如果有人一直勸你吃你非常拒絕的食物,你會怎麼想呢?內心一定非常痛苦和憤怒吧!但是,口味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改變,小時候不喜歡的食物也許到某個年齡階段慢慢就接受了。

所以陳忻博士不焦慮,不糾結,不會把這件事看得非常嚴重。孩子不喜歡吃就不強迫,隨著年齡的增長再慢慢引導。

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做到這三點,擁有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我們會發現即使是成人之間,我們也願意聽自己信任和親近的人的建議。孩子也是一樣,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你說什麼孩子才會聽。

陳忻博士認為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需要日常一點一滴去建立,說話要算話。

她舉了一個自己和大兒子的例子。有一個週四她買了壽司回家,兒子很喜歡吃。到了下一個週四,她早早做出飯來,兒子一看不是壽司,哭著表達不滿,說他以為週四就是壽司日。陳忻博士告訴兒子自己已經做了飯,再出去買就太浪費了,然後和兒子約定以後每個週四都是“壽司日”,兒子很快擦乾了眼淚。

為什麼他能這麼快從情緒中抽身而出呢,因為從過去的點點滴滴中,他知道媽媽答應的事一定會做到。試想一下,如果是一個總是承諾孩子但卻很少兌現的父母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很可能會大哭不止,因為他知道父母所說的只是一時的緩兵之計,根本不會信守承諾。

良好的親子關係需要尊重和真誠,需要一次次合作的達成。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很多問題也就好解決了。

做到這三點並不容易,因為育兒本來就不是一時之功。打好基礎,而不是糾結於“育兒技巧”的一招一式。從整體出發,均衡、全面、不焦慮地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