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一考定終生 但有四年可成才

這是個焦灼的季節,除了天氣炎熱的焦灼,莘莘學子和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也在焦灼。從高考到公佈成績到選擇學校專業,孩子忙、父母累、老師關心、社會關注。同事的孩子理科首選物理考了560多分,比起之前的預測要好了很多,卻也焦慮上哪個好學校呢,選什麼專業呢,將來能做什麼呢?似乎除了985、雙一流都不盡人意。

讓我想起當年上大學。高考父母不知、報名父母不問、上學不知學校、更不懂專業,入校自己拿著指引報名。四年後,雙向選擇就業,各奔前程,沒有聽說哪一個同學失業,更沒有哪一個同學後悔入錯了校門選錯了專業。

中學的時候,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而走進大學才發現,“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大學裡是五光十色的美景、是五彩斑斕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課程、是五花八門的社團。大學她大在校園面積、大在高樓教室、大在名師大咖,更大在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讓學生們暢思、博學、廣識、遠見和實行。

上大學首先是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這個都城的高校林立,上學的時候有兩個感覺,一是搶座位,搶教室的座位(前排就坐)、搶圖書館的座位(上自習)、搶計算機(那時電腦稀罕)。還有就是跨界,可以不聽專業課,溜到別人教室裡去旁聽,還可以混到別的學校去蹭課,大多數老師是不點名的;可以去上必修課,可以去找嚮往的選修課,可以泡圖書館去查閱感興趣的典籍,可以鑽實驗室動手實踐出真知。大學最不缺的是學習條件、學習資料和學習氛圍。猶記得,政法大學邀請李昌鈺博士講座,我們三個同學轉兩道公交去“追星”,禮堂裡擠得水洩不通。有一次,我們學校的名家講壇把中科院楊叔子院士邀請來講人文美學,學理工的、生化的、材料的都去追課,並不僅僅是文學歷史的同學專場。遇到名師授課、遇有到學術大家來講座,常常座無虛席。

大學都有高大漂亮館藏豐富的圖書館,隨時可以借閱到專業書刊;即使沒有,老師甚至可以幫助從其他地方調閱。今天的圖書館還多了電子圖書,學生們更是隨時隨地閱覽學習。如果愛學習,老師甚至願意一對一幫助輔導。我因出生農村,對植物自然熟悉,除了莊稼還能認識不少中藥植物,上植物分類學課時冒充先知先覺,老師就特別關心,鼓勵我報考他的研究生,傳承他的衣缽,遺憾我後來沒能追隨。回首過往,縱然自身有棟樑之基,一入名校栽培,但不自我學習,仍舊可能朽木。即便起點很低,大學一般,但上下求索,把圖書館當遊樂場,暢遊四年也會成器。

大學是發掘興趣特長的園地。大學的色彩在於形形色色的社團,源於異彩紛呈的活動。科普的、藝術的、健身的、程式設計的……不怕沒組織,就怕沒想到。一群發燒友,還可組建一個新社團。大學裡不加入社團的同學少有,即便是立志考研的學生,也會在大一大二參加一兩個社團。社團活動讓同學們發現除了專業學習,人生還有很多興趣愛好可以充實業餘。

大學是一個支援不斷探索創新的地方。在學校的庇護下,儘管去開拓,不用後顧憂。參加各種社會實踐,勤工儉學,掙得零花錢;發掘聰明才智,規劃設計一個專案、發明一個產品、搞一項科研創新。這都不是書本和課堂傳授。猶記得那些年,兼職過圖書館的協管員、當過家教、幹過社會調查、去做過媒體的大學生記者。在日報支援下,我們一群年輕人開創了一個週刊,銅版紙,全綵色,拿起來愛不釋手。大家本以為做了很多期,年底可以掙得一大筆稿費的,很不幸,這個刊物不到一年夭折了,一分錢沒有拿到,但是今天想來,它卻給了最好的鍛鍊機會,我們學會了採訪、寫作、做廣告,去和高人交流,這都是學校無法傳授的,但這又是母校默默支援給予的。

今天的大學,社會實踐活動更為多樣。侄子在一所二本學校就讀,也就是民辦獨立學院。但在這學院,卻看到了一流的學生,讓人欣慰而敬佩。有學生出去擔綱EMBA學者論壇節目主持、有去給大型房地產公司策劃宣傳文案、有去為商務活動拍攝宣傳短片、有去給稅務部門做資料建模分析報告,有的沉入社群做普法志願者,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參與到社會生活,擴大自己的見識;他們利用所學與社會所需深度融合,構建新的知識體系。他們可以失敗,可以從頭再來,可以不斷地嘗試,因為他們有母校的懷抱,有老師的支援,這正是大學時期特有,往後的人生難以承擔失敗。而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會發現自己的潛能,會發現興趣愛好,會發現多元的價值,會重新建立志向追求。

同在這個學院,兩個不同系的男生因為吃貨相識,於是突發奇想,為什麼不向同學們推銷這些小吃。就把校園周邊的各種商店、小吃店鋪走了個遍,來了個深度調查,並一家一家的談判價格,然後在校園網上做了一個APP,專門拿來給同學們推送商品做外賣,再組建一支專門針對校園的快遞小哥,每成交一單就從店鋪收入中提成1——2元。這個APP在學校裡迅速成長,一度蔓延周邊校園,如今,他們白天上課晚上看營業額,平均一天賺兩千元,算一算這倆男生的收入,讓我大跌眼睛。“大河裡也有小魚,小河裡也有大魚”,他們的話讓人振奮。

大學裡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在於是否賺到錢,但一定會賺到信心、膽識、思維。正如所說,你吃過的飯、看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會積澱在你的身體裡。

大學還是建立人際關係、學習相容相處的試驗田。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老師們傳播著不同的思想觀點,各種風俗習慣交織,能夠做到理解包容、和睦共處、相依相吸、取長補短,這一過程本就是成長。記得當年,在校外的一個錄相廳看了通宵的《午夜兇鈴》系列恐怖片。凌晨放映結束,一位同學大概因為恐懼、疲勞,眩暈得無法行走,我們幾個本來互不認識的同學二話不說,一路攙扶著把這哥們兒送到校醫院。接診的醫生硬說我們看了色情黃片,大家異口同聲辯論,不僅是那位醫生驚訝,連我們自己都驚訝這麼心齊,這就是同學之誼。後來我們四個人就成了看電影寫影評的夥伴。

四年裡,你總會遇到一拍即合的同學,一起考研的戰友、一起創業的夥伴、一起通宵熬夜打遊戲看足球的兄弟,熱心快腸一起去做公益勞動、為省幾塊門票一起翻過景區圍牆、一起閱讀、一起實驗、一起玩耍,只有興趣沒有利益,只有情誼沒有目的,即便遇有分歧,也會很快達成一致意見。如果運氣不錯,還可能會尋得佳偶,她或他伴侶一生。往後,無論走多遠,無論幹多牛,有一天遇上同學,那鮮花爛漫的季節、白衣飄飄的年代、無憂無慮的時代隨即鋪面而來。炫目的青春,真摯的友誼、簡單的快樂,足以一生回味。

我們那時是個小班27人,畢業以後各奔東西,工作花式花樣。一部分同學讀了研究生,參加工作的有當了教師、有的到了藥企、有的到了科研機構、有的到了政府部門、有人參軍、還有人做了法官,一位同學到華為做了工程師。入校時,誰也想不到,四年後做了“背叛”專業的工作。

“萬卷藏書宜子弟,十年種木長風煙”。大學終究是領人入門的家園,上大學,與其說是學習專業知識,不如說是培育認知見識;與其說練就業務技能,不如說養成學習本領;與其說構建知識體系,不如說是築起價值體系。

又是一年入學時,祝願即將入校的後浪們,紮紮實實學一場,學專業、學業餘、做學問、更做人;轟轟烈烈闖一場,在校內、在校外、到農村、到市場,創新、創業、創意;開開心心愛一場,愛同學、愛老師、愛上另一半。當有一天離校,對社會有更多理解和思考,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和把握,對他人有了更多寬容和友愛,這或就是成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