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中文系朱剛主任啊,"求仁得仁"不是這麼用的

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朱剛教授在復旦官網上發了一篇文章《求仁得仁,永珍安息》悼念最近遇害的王永珍老師。

復旦中文系朱剛主任啊,

全文如下:

永珍遇害十日,校方有此說明,以正視聽。當初事發突然,行兇之時並無目擊者,而

死者已矣

兇手在警

,亦無從問得事實也。然謠言疾起,毀謗日滋,長篇大論,

有如宿構

,其勢洶洶,席捲全網。唯復旦師生,不為所動。

此豈愛校心切,可以罔顧事實?

實賴永珍人品口碑,在周圍人心目中屹立不倒。

君子之澤,三世不斬,

區區十日,又何足道。

仁者不壽

,吾儕所慟,

求仁得仁

,永珍安息!

首先題目裡的“

求仁得仁

”沒用對。

復旦中文系朱剛主任啊,

“求仁得仁”出自《論語·述而》:“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大致意思是:冉有說:“我們老師(孔子)會不會幫助衛君呢?”子貢說:“好,我去問問他老人家”。於是進到孔子房內,子貢問:“伯夷和叔齊算是何等人物?”孔子答道:“那可是古代的賢人呀”。子貢又問:“那他們對於自己的遭遇可有抱怨?” 孔子再答:“他們求的是仁,既然已經得到了仁,又還有什麼可怨的呢?”然後子貢出來,就告訴他的同學:“老師是不會扶助衛君的”。

所以“求仁得仁”是比喻理想和願望實現。王永珍老師如果是其他原因去世,也許可以用“求仁得仁”,但他是被害的,怎麼可以用“求仁得仁”呢?

死者已矣

”很詭異,你想尊敬一點, 完全用“逝者已矣”,雖然“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也是假冒古文,化用的是“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兇手在警

”也很奇怪,是想說兇手在警局,,忘記布“局”了嗎?非得用四個字,“兇手在押”不是更好嗎?

有如宿構

”, 比喻寫文章既輕易又迅速,通常是褒義的。

此豈愛校心切,可以罔顧事實?

這句話翻成白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我翻了一下,不敢寫出來。

“君子之澤,三世不斬”

,是朱剛教授的發明,反用“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指君子的品行和家風經過幾代人之後,就不復存在了;也指先輩積累的財富家產經過幾代人就會敗光了。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二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仁者不壽”

也是朱剛教授的發明,反用“仁者壽”,出自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朱剛教授是研究蘇東坡的,是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蘇軾研究會副會長、《新宋學》主編,也許對孔子的文字不太熟,在這裡都用錯了。蘇東坡的兩句詩倒可以送給他:“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