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知名影片博主papi曾在節目《我家那閨女》中說起她的人生排序:自己排第一,伴侶排第二,孩子第三,父母第四,當即引起了父母輩與年輕人之間的爭執。

父母們無法理解把自己排第一的觀念,認為這是自私的表現。而年輕人卻與papi極有共鳴,認為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他人。

其實,站在孩子的角度,媽媽也應該把自己排第一,為什麼呢?我在《兒童發展心理學》這本書中找到了有說服力的答案(請耐心閱讀)。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兒童發展心理學》在豆瓣得到了9。1的評分。

首先,這本書很專業。它是美國200多所高校的經典教材,包括著名的哈佛大學。它的作者羅伯特 S。費爾德曼是馬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的心理學教授,也是世界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大師。

其次,書中涵蓋了最具代表性的發展心理學理論,對心理動力學、行為主義、認知、情境、演化觀點均有介紹,從不同維度拼接出發展心理學的全貌,讓我們對一個人的成長程序有最全面的認識。

最後,書中介紹的發展過程覆蓋了從產前到青春期近20年的時間,每個階段又包括生理、認知、人格等各個方面的特點和規律。

我們不僅能結合自身的經歷看清每個成長節點中遇到的挑戰,明白每個階段行為背後的根本原因,更為養育孩子儲備了理論基礎。

只有掌握了各種育兒知識的底層邏輯,才能擁有平和的心態,應對教養路上的各種問題。

本文以0到3歲的嬰兒期為例,與大家分享書中的經典內容。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01 你的孩子是寶藏

一、生理技能

因為正處於孕期,我對胎寶寶的很多狀態都很好奇。比如,大部分胎兒在孕晚期都會轉為頭位,即頭朝下,腳朝上,呈倒立狀態。

那麼,他們不覺得難受嗎?他們會轉下去,是因為他們的頭比較重嗎?我並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但先生的一個解釋挺有說服力的。他說:千萬年來的進化讓寶寶們明白,只有這個姿勢是最容易出生的。

確實,嬰兒出生時,自帶很多技能,這些技能都已被編碼在基因裡。

很多新手爸媽以為,要確認寶寶餓沒餓,可以把手指放在寶寶的嘴邊,如果寶寶向著手指的方向轉過臉來,說明他餓了。

其實並不是,嬰兒的這個舉動只是他的定向反射。任何時候,嬰兒都會把臉轉向碰觸他的物體。心理學家們認為,這個反射的可能功能是讓嬰兒避免危險,並讓他們找到乳頭。

不過,定向反射並不會一直存在,大約在嬰兒3周左右就會消失。研究者們認為,反射有保護嬰兒的作用,隨著他們對自身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斷增強,有些反射的存在就不再必要了。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類似有趣的反射還有很多,比如游泳反射。當嬰兒臉朝下整個身體都在水裡時,會做出蹬水划水的動作。到他們4到6個月時,游泳反射就消失了。

有些反射是終身存在的。比如吸吮反射,讓嬰兒一出生就會吃奶;眨眼反射,讓我們面對強光時快速眨眼,以保護我們的視力;嘔吐反射,讓我們及時清理進入喉嚨的異物。

反射不僅僅擁有生理功能,還有社會性功能。比如,當我們把手指放入嬰兒的手心,嬰兒會牢牢抓住。父母們通常把這種反射解釋為嬰兒對自己的迴應,從而與嬰兒更加親密,更願意照顧關愛他們。

瞧,每個人在出生時,都帶好了一個救援包,讓我們在生命初期有保護自己、得到關愛的能力。生物就是如此奇妙。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二、情緒技能

如果你觀察過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你會發現,他們在睡夢中也經常出現微笑的表情。當我第一次看到我侄女時,她的微笑特別令人著迷。

雖然嬰兒初期的微笑並沒有特別的含義,但隨著他們長大,他們的微笑會越來越有意義,尤其是面對人的時候。他們會逐漸更願意對著主要撫養者(通常是媽媽)展露笑顏。

研究發現,嬰兒剛出生時就會表達高興、悲傷、厭惡的情緒。隨著他們長大,他們能表達的情緒越來越多。

在4個月左右,他們能表現出憤怒、驚訝。到了5、6個月,恐懼、害羞就出現了。

在7、8個月時,嬰兒會出現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他們開始理解周圍世界發生的事情,但因為能力有限,還無法自己解答。

在他們小小的腦瓜中充滿了很多疑問。他們會想:這個陌生人是誰?我的媽媽為什麼離開了?她還會回來嗎?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嬰兒們不僅能表達情緒,還能體會到周圍人的情緒。

如果你對著剛出生20分鐘的嬰兒吐出舌頭,他會有什麼反應呢?

他也會吐舌頭。是不是很神奇?這是嬰兒最初的模仿,為他們解讀別人的行為和情緒做好了準備。

在4個月的時候,嬰兒就開始理解隱藏在他人表情和聲音背後的情緒了。

如果媽媽的表情是開心的,他們也會很開心。如果媽媽總是板著臉,不表達任何情緒,他們就會無所適從。

當嬰兒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或遇到一件不理解的事,他們會從媽媽的反應上尋找線索。如果媽媽表現出輕鬆自在,他們會認為環境是安全的,也會很放鬆。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說過,她帶女兒圓圓去打針,會用輕鬆的語氣向圓圓解釋:打針有一點疼,就像摔了一個屁股蹲兒一樣。她的輕鬆語氣,是在傳遞給圓圓,打針是一件輕鬆的事。

可見,媽媽們的情緒特別重要。媽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讓自己開心快樂,才能給孩子一個輕鬆愉悅的生長環境。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三、行為特點

在知乎的熱榜上看到過一個問題:小嬰兒的性格是天生的嗎?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確實,小嬰兒的性格中有一部分是天生的。確切地說,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蘇珊·凱恩的《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中,描述過一類“高度應激群體”。高度應激的嬰兒,在聽到噪音時會嚎啕大哭,表現出激烈的肢體動作,而低度應激的嬰兒,聽到噪音時只是伸伸胳膊動動腿。

這種不同的表現,反映出嬰兒不同的氣質。

而氣質在每個嬰兒的成長過程中,表現是相對(不是絕對)穩定一致的。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研究證明,氣質的不同有生物學基礎,由遺傳決定。

高度應激群體的杏仁核比低度應激群體敏感很多,遇到相同程度的刺激時,高度應激群體的反應更為激烈,他們的血壓更高、心跳更快、大腦更興奮。

氣質反應在行為上,體現在很多維度。比如:不同氣質的嬰兒活動水平不同、對環境的適應性不同、注意力的持久程度不同、心境不同等等。

一些研究者更寬泛地把嬰兒的氣質分為三類。

容易型嬰兒:他們有積極的性情,身體功能運作規律,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他們對新情境表現出好奇心,情緒處於中低強度狀態。

困難型嬰兒:他們有更多消極的心境,對新情境適應較慢。當面臨新情境時,他們傾向於退縮。

慢熱型嬰兒:他們不太活躍,對環境表現出相對平靜的反應。他們的心境普遍較為消極,在新情境中會退縮,適應緩慢。

剩餘的嬰兒為混合型別。

面對不同氣質的嬰兒,父母們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

比如,對於困難型的嬰兒,如果父母表現出憤怒、前後不一致的態度,他們很容易成長為問題兒童。他們需要父母耐心、溫暖、始終一致地對待他們。容易型的嬰兒,則給他們提供輕鬆安全的環境就可以了。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02 養育孩子的底層邏輯

一、認知發展

什麼是認知?百度百科上說:

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資訊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

這個解釋還挺專業的。

對孩子來說,其實就是越來越懂得這個客觀世界的過程。

新手爸媽們經常遇到一個麻煩,自己的孩子總喜歡扔東西,並且樂此不疲。這是孩子淘氣嗎?並不是。

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是發展研究領域的開創者。他經過多年的觀察,把孩子從出生到成年的成長過程分為4個認知階段。其中,從出生到2歲,被稱為“感覺運動期”。

皮亞傑認為,在感覺運動期,嬰兒是透過“做”來了解這個世界的執行方式的,即:行動=知識。

當嬰兒4~8個月時,如果他們偶然發現了一件讓自己愉快的事,比如掉落的玩具會發出聲音,就會不斷重複這件事,在重複中完成他們對這件事的理解。

到了12~18個月,這個世界就成為嬰兒的大型實驗室,而他們就是不知疲倦的科學家。他們開始有目的地重複一個過程。他們會不斷把玩具扔在地上,並改變玩具掉落的位置、方式等因素,來觀察每一次實驗的結果。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在這個過程中,嬰兒的認知得到發展,他們學到越來越多關於這個世界的知識。這時,請爸媽們耐心一點,你一次又一次的收拾,都在為嬰兒越來越聰明懂事添磚加瓦。

不過,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孩子們進入某一階段的時間不會完全相同,他們有各自的時間表。

同時,孩子的認知發展是漸變的,甚至是波浪形的。也就是說,在某個時間段,孩子可能達到了一個高階階段,在下一個時間段,又會回到低階階段,但總體上是在前進的。

明白了孩子認知的發展過程,我們就會發現,很多不符合孩子認知發展規律的教育性工具都是沒用的。

比如,書中就明確指出,像閃視卡片這種有目的的學習工具對嬰兒沒用,因為它與嬰兒理解世界的方式不一致。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二、人格發展

在《媽媽是超人》第二季中,馬雅舒的養育方式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她對兩個孩子過於小心翼翼,怕孩子受傷,怕孩子接觸不衛生的東西,結果是孩子們太過於依賴她,缺少獨立能力。而她自己,也勞心勞力,認為自己過於神經質。

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家長也有很多。

小侄女小時候愛玩水,每逢下雨天就很開心,但爺爺奶奶每次都把她從雨中抱回來,怕她淋雨著涼,怕她弄溼剛換的衣服。可想而知,小侄女失去了很多童年的樂趣。

其實,在每個年齡段,小朋友們都要面對特有的挑戰。如果他們順利透過這些挑戰,會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根據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裡克森的理論,在生命早期的18個月,嬰兒們要經歷信任對不信任階段。

在這個階段,主要考驗的是家長。家長能否對嬰兒的需求保持敏感,能否及時滿足他們,至關重要。

如果嬰兒被照顧得很好,他們就會發展出對這個世界基本的信任,也相信他們自己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反之,嬰兒會不信任這個世界,他們日後與他人發展人際關係時也會出現困難。

在18個月到3歲期間,嬰兒進入自主對羞愧懷疑階段。在這個階段,嬰兒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渴望自由地探索。

如果家長們能建立一個安全的環境,鼓勵嬰兒積極探索,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他們就會發展出獨立性和自主性。

如果嬰兒被過度保護,總是受到限制,他們就會不開心,感受到羞愧和自我懷疑,自然也沒有獨立的信心。

埃裡克森認為,成長會持續人的一生,每個人都要經歷類似的八個階段。每一個人生階段的挑戰,都需要我們自己去面對和解決。

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只是幫手,不能代替他們完成挑戰。

依據每個孩子的氣質,為他們建立適宜的成長環境,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三、行為習慣

一位朋友生了雙胞胎,自己一個人帶不過來,婆婆與她各帶一個。最近,到了寶寶們吃輔食的階段,她與婆婆因為是否買餐椅發生了矛盾。

她認為,為每個孩子準備一個餐椅,讓寶寶們一開始就養成進食的好習慣。而婆婆認為,寶寶們活潑好動,不會老老實實坐餐椅,直接抱著吃就行了。

婆婆的想法背後,反映出一個觀念:孩子們好動的天性,讓他們很難養成某種習慣,事實是這樣嗎?

我們都知道一個著名的實驗: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在每次給狗餵食時都搖響鈴鐺,久而久之,只要鈴鐺一響,狗就會開始分泌唾液。鈴聲對狗的刺激和食物對狗的刺激是一樣的。

在生命早期,這種“刺激替代”的方式是嬰兒的一種學習方式。

如果我們每次給嬰兒餵奶之前都先摸摸他的頭,很快他就會知道,每次一摸頭就可以吃奶了。

同樣的,如果嬰兒在吃輔食前,我們都讓他坐在餐椅裡,他很快就會學會,一坐在餐椅裡就會有輔食吃。很多好習慣的養成都可以使用這樣的方式。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嬰兒還有另一種學習方式,是透過加強或減弱行為的反饋來完成的。

也就是說,如果嬰兒的某種行為能得到正向的反饋,他就會一直採取這種行為,反之,他會放棄這種行為。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說過一件事。女兒圓圓要求買一種添加了色素的飲料,她不同意,圓圓躺在地上又哭又鬧。

尹建莉是怎麼做的呢?她當做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在女兒周圍繼續逛超市。當圓圓停止哭鬧時,她淡定地對圓圓說:可以了嗎?可以的話我們就要回家了。

尹建莉的做法就是給圓圓哭鬧的行為一個負向反饋,讓圓圓明白她的行為是沒任何作用的,往後,圓圓也不會再用類似的行為來逼迫家長了。

怎麼樣?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兒童發展心理學》:瞭解養育的底層邏輯,走上從容育兒之路

結語

達爾文總結出了進化論,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孟德爾發掘出了基因傳遞的方式。

我始終相信,就算世間萬物萬般複雜,其內部都有規律可循。

而閱讀,是智者們傳遞規律的最重要途徑。

《兒童發展心理學》這本書,帶著學術的氣質。它並沒有很好讀,但它在告訴我們所有人成長的規律。

那是一張人生的地圖,當我們焦慮、迷茫、橫衝直撞時,開啟這張地圖,我們會看到自己所在的地方,以及可以前往的目的地。

人生的前20年,都已被清晰地標註過,感謝為此付出心血的前輩們。

作者簡介:

福琴,與你分享讀書、思考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