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適合紀念一個人

畢大費/文

【1】

1927年6月2日上午,北京城,有位50歲的老先生,他向同事,借3元洋錢,同事沒有現洋,就給了他5元紙幣。老先生拿著錢,僱了輛黃包車,來到頤和園門前,下了車後,付給車伕2元車資,請車伕在原地等待。

老先生進了園子,來到昆明湖旁的魚藻軒前,點了一根紙菸,沿著湖岸,獨自徘徊,等到紙菸燃盡,老先生縱身一躍,投入湖中。附近,恰好有位園丁,看到有人落水,趕忙跑來相救,將老先生從湖中拖出。

實際上,魚藻軒前的湖水,深不過及腹,然而,老先生是頭朝下扎入湖中,淤泥較深,完全堵塞呼吸,加上年長體弱,即使園丁動作迅速,至多不過一二分鐘,老先生連背部衣服也未完全溼透,但是,等園丁再去試探,老先生已無氣息。此時,約中午11點。

黃包車伕仍然等在園外,直等到遊客走得差不多了,門房的人覺得奇怪,問他等誰,他說等一位老先生,留著辮子。門房說裡面有人跳湖自殺,車伕趕緊進去一看,果然是乘車之人,留下的遺物有三塊銀元,一份遺書,趕緊跑去報信,等到老先生家人趕來辨認,已是傍晚。

據史料記載,老先生被拖到湖岸後的情狀,“面目紫脹,四肢拳曲,匍匐地上”。後來,有人表示惋惜,老先生臨去世時,口鼻塞滿淤泥,按照時間推斷,如果園丁懂得急救術,清除口鼻,保持氣息暢通,再進行人工呼吸,或能有救。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此處補充說明兩個細節。

一是50歲為什麼稱作老先生?因為古人壽命偏短,根據民國許仕廉《人口論綱要》,以及1936年民國公佈的統計資料,人均壽命30歲左右,甚至因民國時期戰爭頻仍,人均壽命更短。從當時很多族譜裡也能驗證,“享壽”者少,“早殤”者多。在古代語境中,30歲以下而亡稱“得年”, 未滿60歲稱“享年”,60歲以上即稱“享壽”;不滿8歲夭折稱“無服之殤”,8-11歲稱“下殤”,12-15歲稱“中殤”,16-19歲稱“長殤”,這些統稱“早殤”。到了1957年,根據新中國的統計,人均壽命才提高至57歲。因此,50歲即使按1957年人均壽命標準,也算是老先生。

二是為什麼1927年“留著辮子”能成為個人的特徵描述?因為自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之後,留辮子的人,已十分罕見,幾乎是古董級的存在。

【2】

老先生名叫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根據他遺書開頭16個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人們紛紛猜測其自殺原因,陳寅恪認為先生棄世是以身殉清,梁啟超認為是以身殉道,其它還包括羅振玉逼債說、悲觀厭世說、性格陰鬱說、家庭原因說、受叔本華哲學影響說、梁啟超陷害說、綜合原因說等等。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就在那年那天那個中午以及那個湖邊,王國維先生,裝載著他的滿腹學問,離開了人世。

大致說說王國維的學問與成就吧。

1、王國維對宋元戲曲史的研究,獨樹一幟,他不侷限於南戲和雜劇,而是上溯到原始社會的歌舞、下追至明清時期的戲曲,達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神奇之境。

2、他是運用西方文學原理,批評中國舊文學的第一人。

3、1906年,先生所著《教育之宗旨》,首次提出“美育”一詞,第一個倡導德、智、美、體四育並舉的教育理念,為中國現代教育理論的建立,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4、先生對歷代古器物、甲骨鐘鼎、齊魯封泥、漢魏碑刻、漢晉簡牘、敦煌唐寫經,以及殷周秦漢古史的考釋研究領域,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5、特別是對殷墟出土甲骨文研究,使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向前延伸了近1000年,僅這項成就,世間已罕有學者能望其項背。

此處又需要補充說明幾個細節。

一是殷墟甲骨文的最早發現者,並非王國維,學術界基本認同是清末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他從民間的中藥“龍骨”上發現了古文字,於是花費重金,大量蒐集,至1900年,已得到1508片甲骨,然而王懿榮還未開始深入研究,就已經在當年7月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時以自殺殉國。

二是殷墟甲骨文的最早整理者,也非王國維。王懿榮殉難後,其子將其收藏的甲骨,轉讓給王懿榮的好友劉鶚,劉鶚的另一個身份則是《老殘遊記》作者。劉鶚於1903年11月拓印《鐵雲藏龜》一書出版,引起學術界轟動。但是,劉鶚所做的貢獻,僅僅是拓印,就是將龜甲的文字圖案,翻印到紙張上,再結集出版。

三是殷墟甲骨文的最早研究者,叫做羅振玉,他比王年長,帶王入門,羅王兩人,亦師亦友,後來還結成兒女親家,羅振玉的三女兒羅孝純,許配給了王國維長子王潛明。但是羅振玉的甲骨文研究太零散,王國維才將甲骨研究形成體系。

四是關於歷史“有文字可考”,是個十分重要的概念。我們常說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然而,大部分並無文字可考,所謂三皇五帝堯舜禹,僅限於傳說。即使夏朝仍有存疑,沒有確鑿的文字證據。唯有約公元前1600年開始的殷商時代,才有了甲骨文證據,延續至今,不過3621年。

五是甲骨文研究四大家,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董作賓(號彥堂)、郭沫若(號鼎堂),並稱為“甲骨四堂”,被譽為甲骨學研究的一代宗師。而董作賓於1925年才從當時的北大研究院碩士畢業,王國維已名滿天下;郭沫若對甲骨文的研究,則是從王國維著作《觀堂集林》開始的。郭稱王是甲骨學的鼻祖和“新史學的開山”。

【3】

今天,適合紀念一個人

王國維先生,其貌不揚。

其貌不揚已是一個十分寬容的說法,從留存於世的相片即可看出,先生身材瘦小,體重不足50公斤,臉龐黑黃,八字須,頭戴瓜皮帽,身後拖著一根豬尾巴狀的小辮子,一副頹喪萎靡的樣子,活脫脫的前清遺老的形象,如果以當下流行的顏值論,先生顏值也許過不了平均線,或者說有些醜陋。

以顏值論人,顯然是現代社會一大誤區,幸虧民國時期,不尚顏值,比如,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是個瘸子,大師陳寅恪後來失明成了瞎子,民國音樂家阿炳也是瞎子。汪精衛倒是長得又帥氣又精神,後來卻成了賣國大奸。

拖根小辮子,是王國維的重要特點。在當時,拖辮子的人真不算多。另一根著名的小辮子,掛在辜鴻銘(1856-1928)的後腦勺上,這位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11種語言,獲得文、哲、理、神等13個博士學位,學貫中西、兼通文理的大學者,被稱為“晚清怪傑”。拖小辮子的辜鴻銘,初次踏進北大課堂,學生們鬨堂大笑,辜先生卻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聞聽此言,一片靜默。

由此觀照,民國的大牛人,不一定都拖小辮子。然而,敢拖著小辮子到處走動的牛人,基本屬於超級大牛。

與特立獨行的辜鴻銘不同在於,王國維的後腦勺拖著有形的小辮子,他的心中有沒有無形的小辮子呢?應該有。

1923年,已經名滿天下的王國維,受到清王朝最後一位皇帝,當時已經遜位的宣統帝溥儀之召,從家鄉浙江北上,欣然擔任了宣統朝的“五品銜南書房行走”,相當於“帝師”。儘管先生的學問與成就很高,又耳濡目染了多年的西方教育,卻非常傳統與守舊,對這個身份,應該相當滿意。

王國維去世後,他的親家羅振玉,還曾給溥儀呈上了據說先生所擬的“臨終遺折”,其中“充滿了孤臣孽子情調的臨終忠諫文字”。然而,此折頗有爭議,據很多學者考證,可能出於羅振玉偽造,偽造目的當然是為了洗脫自己與王國維之死無關。

無論怎麼說,王國維對已然覆滅的清王朝的悲痛與感傷,從他留在筆端的文章資料,從他留在頭頂的小辮子,已經一目瞭然。

胡適後來一針見血地評價說,王國維“人很醜,小辮子,樣子真難看,但光讀他的詩和詞,以為他是個風流才子呢!”

所有的評價中,我獨喜歡魯迅在《而已集。談所謂“大內檔案”》的說法,他描述王國維“老實到像火腿一般”,生動,精確,亦諧,亦莊。

主要參考資料:

金梁《王忠愨公殉節記》

嶽南《南渡北歸》

維基百科“王國維”辭條

(未完待續)#王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