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多必有失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並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拙毋巧。

推斷事物時,即使十句話中有九句說對,也不見得會獲得好評,而被視為才智卓越的人,相反的,只要說錯一句話,就會受到各方的攻訐;又如所想的十個計謀中,即使有九個獲得成功,也不一定被推崇,然而,只要有一個計謀失敗,就會為世人所譏謗。因此,君子寧可保持沉默,也不急於發表高論:寧可被視為木訥,也不願待人處世圓滑。

照理說,假使十句話中有九句無誤,其人的智慧必然不低,可是,只要一言不中,就會遭到責難!所謂“不做不錯”,還是三緘其口為宜!世人對於有才智的人,通常是妒羨交加,因此,唯有收斂鋒芒才是上策!

同樣的,獻出十個計謀,而有九個得到成功,已經很不簡單了,然而,其中只要有一個失敗,就會受到眾人的攻擊!一般人都習慣於苛求別人,事實上,自己去做也不見得高明!比如說:批評政治措施很容易,實際擔當行政工作,才發現很棘手!

《論語·季氏篇》有一段話:

“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這是說侍候有德之士時,應注意的事項。如果君子尚未開口,你就搶著發言,就會被認為性情過分急躁;相反的,長輩和你談話時,你卻保持緘默,這未免有失禮儀;假使你根本不顧慮他人的臉色,一味地高談闊論,就與瞎子無異!本節所謂的“躁”,不指侍奉有德之士或長輩時,迫不及待地發言,而是指“多嘴”。當然,過分沉默也不是好事,在適當的時候,發表中肯的言論,才能獲得他人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