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樣做教科研

今天怎樣做教科研

——讀馮衛東《今天怎樣做教科研》

從昨天(8。4)到今天,用兩天時間,讀完了馮衛東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科研》這本書,這應該是我讀的書裡用時最少的了,殊不知在這本書前,剛剛重讀完的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還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呢。

馮衛東任職於南通市教科院,這本書主要講“他怎麼做教科研的”,通俗點說是“他怎樣寫教育論文的”,根據他的觀點,我總結了幾條對自己有用的,也希望給大家一點啟發:

一,多寫議論性的教育隨筆。他把教學隨筆分為敘事隨筆、事理隨筆、論理隨筆,他主張的議論性的教育隨筆,主要指後兩種,“我倡導大家多寫議論文或說理文,敘事的成分少一些,更少一些,而就事析理的篇幅大一些,內容多一些,甚至,敘事只是一個引子,由此引發的反思和思考才是全篇的主幹”。

二,自建知識庫,收集資料,擷取摘要。“讀了一本好書之後 ,我會用電腦進行摘錄並分門別類 ,最近10年這些摘錄文字有逾百萬之多”,“蒐集資料,我做的第一步是,鎖定若干關鍵詞。我有一個深刻體會,網路時代不愁沒有資訊,只怕不知道要找哪些資訊,知道了它,即可按圖索驥,關鍵詞正是引導我們開展搜 集活動的‘行路圖 ’,“我做的第二步是快速瀏覽,從中擷取部分語句、段落、形成 ‘待用資料輯錄’。”

三,選材“小題大做”,語言真誠質樸。我覺得寫作——不僅僅是寫教育論文,基本上要遵循的一些原則,比如切入點要小,但要切得深,切得廣,即小題大做,也就是魯迅說的,角度要小,開掘要深。再比如,語言要真誠質樸,不要引用太多,不要用太多排比句,不要裝腔作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以上記於2021年8月5日六月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