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語言的構建與運用”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語文核心素養的第一條,也是語文其它核心素養的載體,不僅區別與其它學科,更是承載了能力、審美、文化的內涵。

高考語文能力最重要的體現之一就是語言的運用。而運用來自於平時的積累與運用。萬丈高樓平地起,每天有意識的點滴積累與運用,熟練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就具備高考語文能力了。

今天講評道家作品的練習作業,剛剛升入高二的學生,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還在不斷的提高中。有些同學認識還是沒有上升到高考語文能力要求的高度,甚至有些同學重理輕文思想影響著自己,因此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暴露出他們的知識儲備與能力以及思想認識的短板,這也是我講評作業中要高度重視並重點突出的內容。

語言表達有一個仿寫題是這樣的:

請參照下面的例句仿寫一段話。要求修辭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6分

例句:

魯迅是寂寞的,在濃黑的悲涼中,在麻木愚弱的民眾中,獨自彷徨吶喊;但他卻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為昏睡的國人開出了一劑療就精神的良方。

仿寫:

莊子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例句,圍繞寂寞這個核心詞評述魯迅。分號前是扣住寂寞評述魯迅的生平,分號後是扣住寂寞評述魯迅的價值功績。

修辭:比喻 病根 良方

句式:在……中(裡)

但……

為……

作業完成滿分的只佔到班級的十分之一。

絕大多數學生的問題出在兩方面,一是審題不準。二是積累與運用能力不達標。

仿寫高考要求是形神兼備。形就是句式、修辭等語言表達的形似;神就是文段在價值觀、審美、文化等內涵上的神似。

學生的審題或忽略修辭手法或不不會運用修辭手法,句式基本還行,內容表達上的問題或是對莊子的生平事蹟、思想價值、身份地位不善於按要求表達,或是扣不住核心詞寂寞表達。

就此問題我再次強調語言構建與運用的重要性,再次強調平時積累運用對於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性,並帶大家拿出積累本總結該類題的思路與注意點。課後重新做這個題。錯題重做並總結是提高成績的不二法門。

還有一個重難點文言翻譯題。

教材中的一句“何不慮以之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瓠落之無所容?”。

關鍵詞“慮”在在語境中是典型的古今異義詞,譯作“用繩結綴”,而不能用今義“考慮”來解釋;

關鍵句式“浮乎江湖”是狀語後置句,必須調語序,難點是“乎”在句中相當於介詞“於”;

“瓠落”是形容詞“空虛寬大的樣子”不是名詞“葫蘆”;

“所容”是所字結構;

按常理已經講過的難點句子,不應該有多少問題,可事實打了自己的臉,有四分之一的人還是出問題。我們反思並在課堂上運用多種方式強調,還有學生落實不好,有時真……

文言閱讀《莊子 說劍》中的翻譯:

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以齊岱為鍔。

絕大多數人不會翻譯“鍔”,要麼不翻譯,要麼譯作劍柄。這是大家知識上的欠缺,需要積累的。平時讀書多的學生就難不住他。

鍔:由“金”“咢”聯合起來表示“刀劍的大開口”。本意是刀鋒的刃。與“鋒”是反義詞。

鋒:刀劍戰鬥的狹窄部,如矛頭,箭尖。

鍔:刀劍戰鬥的寬大部分。

我在課上補充了這個知識。並且找了岳飛的詞《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來讓大家理解。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②前珠翠繞,蓬壺殿③裡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④。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我請同學們翻譯“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熟悉“鍔”,也繼續落實翻譯,提示大家注意句式“安在”,注意“膏”的活用翻譯。

溫故知新,從《鴻門宴》中的“沛公安在?”可知句式,賓語前置句。

“膏鋒鍔”、“填溝壑”句式相對應,從“填”做動詞可推知“膏”也做動詞,譯作滋潤。

三年的時間澆灌,課課的點滴有得,逐步托起語文的太陽。

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李斯說: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千古聖哲之言千年不朽。

學習如此,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

共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