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中期報告範本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範本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範本

一、中期研究計劃

一、研究目標

(1)調查分析影響**資源開發教學模式的因素,反思並更新提高**資源開發教學模式的理念,要求教師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探索提高**資源開發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師生共同構建學習主體的過程,在充分尊重人格的基礎上,透過多樣、豐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交往技能。

(3)進行**資源開發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大面積提高本組教和學的效率,提高我組教師教育科研能力。

二、目的要求及預期成果

1、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著作、深化對新課程的認識,提高理論素養,從理論上指導課題研究的實施。

2、課題組各成員通力合作,統一行動,按時完成各自相關的任務。

3、透過課題組成員的討論、座談和不斷學習、細化課題研究的內容。

4、認真做好每次活動記錄,並定期交流,分析、討論,獲取真實、全面的研究素材,初步形成生態教育教學課堂。

三、主要研究內容

(1)教師要求部分

①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清晰、完整、合理、可操作性。

②教學手段:使得優秀的教學手段上能有可複製性。

③溝通統一:準確傳達教學意圖和教學目的,是教師和學生達到教學行為上的統一。

④分層教學: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探索如何制定、實施、評價、修正分層教學方法。

⑤情感定位:對學生始終寄予期望,建立親密和諧的師生關係和班級氛圍;

⑥最佳化課堂:最佳化課堂教學的結構,切實提高獨立學習的實效;

⑦過程分析: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對典型學生進行跟蹤、記錄、整理、分析。

⑧量化細化:教學調整,登記在案,注意反饋,不僅要出新,更要出效。

⑨學業評價:強調學生的學業成就評價,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評價指標與評價方法;

(2)學生要求部分

①制定目標:能根據老師的教學目標指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目標。

②合作交流:積極參與學習,注意與他人和合作,吸收其他人的優秀之處。

③觀察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差距,能夠向老師準確反映出這個問題。

④調整修正:對老師的反饋意見能夠及時作出調整,並觀察效果。

四、重點難點

(1)重點:如何有效地組織**資源開發,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難點:培養學生自覺地發現、提出、解決問題,避免**資源開發教學流於形式。

五、工作計劃

1、第一階段:確立課程研究小組。召集課題組成員會議,進行理論學習,明確分工,佈置收集有關課堂有效性評價的材料進行學習交流,制定課題研究計劃。

本課題正式立項以後,在正式開始研究之時,經過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商議以後,我們在原先的課題申請報告的基礎上,對本課題的研究內容進行了充實和細化。實際工作由課題組成員分工協作完成。**老師負責整體規劃指導;考慮到**老師的科研能力和在本課題中的指導性作用,我們將對整個課題的研究起關鍵性、指導性作用的部分交給他負責。其它部分的分工如下:**老師負責日常所有的**資源開發教學;**老師負責“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等等;之後所有的成果彙總以後由課題組組長**老師共同完成本課題研究的總結報告。

2、中期:本階段主要抓課題研究計劃的落實,各負責人開展實驗研究。

(1)理論研究:由課題組成員**老師負責**資源開發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源開發中學生的規範使用問題、**資源開發中的師生互動問題。

(2)案例分析:結合**縣達標校公開課,進行公開課示範**資源開發教學,從中發現問題。

(3)問卷調查:由課題組成員**老師負責設計“問卷調查統計分析”,進行分析。

(4)常規實踐:日常教學中,在初一、二、三年級中實施**資源開發教學,落實常規化。

(5)專家指導:特別邀請**縣教科室專家指導課題的有效進行。

(6)交流小結:由本課題組組長召集課題組成員召開課題組階段會議,對第一階段進行小結。

五、工作步驟:

(年8月---年12月)

這是課題研究的重點階段、重要過程,決定著課題研究的成敗,必須高度重視,做實做好。本階段主要確實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主持人完成制定本課題校本課程總體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8月中旬)

2、圍繞課題目標,針對課題內容,各個子課題主持人完成撰寫子課題實施方案。(9月下旬)

3、利用“地方教材”課堂,對學生進行**教育:首先利用製作好的課件進行課堂授課,在學生有了初步認識後,輔導他們進行進一步的理解、認識、記憶和蒐集資料。彙編**的教學案例和研究論文集。(10月中旬)

4、帶領學生參觀學校展室、革命遺址、紀念館等,輔導學生解說家鄉的**,書寫心得體會和相互交流。(11月中旬)

5、注意實施情況的積累和研究,記錄實施情況,不斷調整,反覆實踐,總結經驗,篩選案例。(11月下旬)

6、師生將自己在研究、實施、學習中的體會或感受寫成隨筆或論文、作文等辦成**專欄,以便師生共同交流、提高和研究。(12月中旬)

7、各子課題舉行開題論證會(12月下旬),全部進入實施階段。課題領導小組加強督導協調,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和教訓,不斷改進完善研究方案,確保各個子課題研究順利開展。完成撰寫中期報告、典型案例初稿等。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範本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範本

二、中期研究總結

我們開展 《**教學策略研究》課題實驗已經一學年了。我們在摸索中前進,有收穫的喜悅,有不足的反思,但在課堂和課下滲透**教育激發學生興趣的氛圍已經在我校初步形成。下面我就中期開展透**教育的工作做一個小結。

一、在課堂中滲透**教育,主要的指導思想:

1、認識家鄉的鄉土環境。 雖然**教育講的是學生家鄉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也許是學生熟識的,但是,這並不等於學生已認識和理解了家鄉的地理環境,這中間還有一個將感知提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教育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幫助學生以實踐和綜合學習為主要學習途徑,認識家鄉的地理環境。

2、增強生態意識、愛家鄉的情感。 鄉土是學生觀察、瞭解生態文明的“視窗”,透過**教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祖國有更深切的感受,從而有助於學生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從經濟、環境、交通、人文等各方面把知識融入課堂教學,從自己的身邊講起,使我們更瞭解,從而喜歡。因此,課程標準把它作為**教育學習的目標之一。

3、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學生在學習“中滲透**教育,由於“**教育”所屬的範圍就在學生身邊,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踐,因而更利於學生野外考察或社會調查等地理實踐活動。因此,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作為**教育學習的目標之一,對於提高學生的國民素質是十分重要的。課程標準中要求:“**教育要結合所在地區的自然、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突出區域地理特徵,體現大地關係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可持續發展觀念,是人們在反思人類改造利用自然的實踐中形成的,因此,只通過從書本到書本從理論到理論,是難以真正確立的;而透過**教育的學習,結合觀察、考察、調查等實踐分析自然條件對家鄉社會、經濟、環境、生態、文化、生活諸方面的影響以及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等事件對家鄉自然環境的影響在理論聯絡實際中才能逐步確立。換句話說,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確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而**教育的學習只能較好地體現了這種實踐。因此,課程標準也把培養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作為**教育學習的目標之一。

二、我們透過實際工作達到的目標有:

1、激發學生探究本鄉本土的興趣,培養探究精神,形成一種充滿有探究文化氛圍的課堂教學風格,從而構建探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

2、培養學生收集、處理**教育資訊並運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學會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同時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和創新實踐能力;

3、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個性發展,探索新型的師生關係。

三、 所做具體工作:

1、 明確任務與分工,講明要求。 專門召開課題組會,讓大家明確研究的任務,並明確進行分工。

(1)、鄉土內容與教學結合的實踐研究 :**

(2)、**教育與教學結合的課堂研究 :**

(3)、訪問、調查問卷的設計、分析:**

(4)、相關理論資料收集、課題研究資料的整理,撰寫:** 2、 加強學習, 為課題研究打好基礎。

所有成員每週要求學習一些優秀鄉土內容與自然、人文地理教學結合、**教育與人地關係教學結合優秀課件等,相關理論資料收集、課題研究資料的整理,以開闊視野,提高自身實驗素養,為課題研究打好基礎。

3、共同討論,形成個案

從本學期開始,在課題組會上,只要所學內容有與本課題有關,我們都一一認真討論研究,並記錄下來,歸納整理。

四、研究的過程與內容

1、探索準備階段

(1)、 課題組全體教師在學校教科室的帶領下,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學習有關探究性學習方面的材料,用教育理論和思想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

(2)、成立了為突破口的課題研究小組,選定實驗的班級和學生。在取得成績後,逐步推廣到其它學科,從而帶動全校的課堂教學改革。

(3)、調查分析當前初中學生中探究性學習的狀況,收集相關的資料。擬定課題方案。

(4)、本階段的實驗的主要內容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望,使學習成為學生的自覺要求。教師利用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高的特點,培養學生勤思、好問、追根問底的探索精神。同時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問題有了不同的看法,就會提出疑問,學生對問題的質疑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起點。

2、編寫**教育教材指導教學

透過**教育教材,使學生們達到了預期教學目的。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更瞭解自己生活的地理環境。

3、實施強化階段

(1)、運用多種實驗方法全面展開課題研究。

(2)、從點到面,逐步推開,開展不同形式的研討活動,收集大量詳實的原始資訊。

(3)、整理分析原始資料,提取相關資訊,研究歸類,形成書面的分析報告。

(4)、 從個案研究發展到內容體系、模式的構建,並及時作出階段性總結,形成階段性研究報告。

(5)、 教師一方面使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質得到協調發展,另一方面教師給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充分拓展空間、時間 ,放手讓學生去思考、討論、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4、活動路指南

(1)、圖書館查詢有關資料

(2)、訪問相關網站

(3)、走訪、調查

(4)、到大清河岸邊實地考察

五、 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1、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

2、教學論文:

3、收集相關課件及教學課例。

4、設計相關問卷調查及調查統計。

六、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1、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知識相對來說還不夠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本課題的研究。

2、課題組成員教師工作任務重,參與研究的時間有限;備課組會上研究的較深入,但交來的歸納材料過於簡單。下一階段研究中設法調動成員參與研究的積極性,使研究的工作更紮實,做好整理、總結工作。

3、實驗教師對新課程理念和健康課堂的理解和把握不夠準確,轉變觀念難度較大,致使他們有時在教學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

4、課堂組織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放開後,完成教學任務與課堂教學時間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

努力方向:

1、繼續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最佳化實驗教師隊伍。

2、深入進行課題實驗,鼓勵課題組教師,大膽實驗,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法指導。反覆實踐、反覆研究、對比分析,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教訓,在實踐中勇於探索。

3、要求教師掌握正確、科學的教學方法。

4、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收集、判斷和處理資訊,具有初步的科學人文素養、環境意識、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5、教師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是平等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要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 ,必須研究並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因材施教。

七、下一階段的研究計劃

1、調整、完善、細化課題方案。

2、繼續學習,為課題研究的整理歸納奠定基礎。

3 、整理和歸納階段性課題小結,鼓勵教師將在課題研究中得到的經驗寫成論文、或將課件課實錄做成光碟。

以上是課題組中期所做工作的簡述,懇請各位領導對我們的階段性成果小結做出指導和批評。

三、中期研究報告

我們課題組設想,透過我們的課題研究,探索以****資源為核心,以學科課程教學和活動為載體的的新路,積極實施校本課程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

1、充分挖掘****資源素材,架構特色課程,豐厚人文環境,提升校園、教師、學生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底蘊,初步建構具有****資源精神的校園。

2、探索****資源教育策略。

3、透過開發****資源課程資源,拓展課題組教師專業發展的能力,提升課題組教師素養,藉助課程開發,建立鮮明的校本特色和教育品牌。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資源建設的文獻研究。

查閱各類文獻資料,進一步明確校園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校園文化的結構要素、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理論和建構技術,借鑑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方法和規律等,為本課題找準切入口和新的發展空間。

2、****資源的價值及其利用現狀的研究。

進一步理****資源的內涵和精髓,探究文化資源的學生價值,挖掘、篩選可用資源,明確資源的利用現狀,並將其轉變為教育、校園文化建設中可用的、有價值的素材。

3、****特色課程的研究

以《國家教育發展綱要》精神為指導,從學生的視角去發掘和理解****的學生教育價值,並與教育有機整合,研究開發校本特色課程,設計相關的主題活動,豐潤學生****精神內涵。

4、基於****的教育策略的研究

基於《國家教育發展綱要》精神和學生髮展特點,研究在****傳承活動中的心理機制和教育規律,在實踐、反思並不斷調整的基礎上探索****特色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

5、****特色教育活動的案例研究。

以****高中特色教育為研究和實踐點,以案例研究法為基本研究方法,用科學的學生觀、學習觀和教育觀進行高中教育的分析,進而反思教育方法、策略等的有效性,改進教育實踐。

三、課題研究的進展

第一階段:課題前期準備階段

研究時間:**年8月

研究任務: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確定研究方向、對課題方案的調研論證。

具體工作:

1。本階段在查閱資料時主要採用文獻研究法,在調查****資源時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和訪問調查法,旨在收集情報,尋找課題最適合的切入點。

2。查閱****和校園文化建設的有關文獻資料,調查本地可用****資源的現狀,探索可研究、創新的空間,設計研究方案。

中期:課題設計階段

研究時間:年9月

研究任務:設計研究思路,撰寫研究方案。在此基礎上,我們制定了課題研究的總方案,確定具體研究內容與目標。

具體工作:

1。統一思想,轉變觀念。教研組高度重視課題研究,利用****為我們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機會。利用好民俗活動這一有效途徑,引領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式道德學習,是當今教育實踐中順應改革發展趨勢的重要研究課題,是自身教育能力與水平不斷提高的價值體現。

2。開展研討,提高認識。組織開展**鄉土生態等專題研討會,同時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材料,挖掘以民俗文化為中心的資訊資源,拓寬教師視野。教師在研討中不斷提高認識,科學地利用資訊理論,指導實踐工作。

3。抓住重點、解決疑點,結合本課題研究意義,緊緊抓住當代教育熱點難點問題,並定期組織學習交流機會,撰寫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課題。

4。**老師參加**市教育學會舉辦的“十二·五”課題培訓會。

第三階段:課題研究實施階段

研究時間:**年10月——**年11月

研究任務:完成課題立項,蒐集整理資料,調查研究獲得研究資料,開展研究。

具體工作:

1。開設校本課程,開啟課題研究的實踐之旅。

2。 具體地研究實踐過程,不斷改善實驗方案、改進實驗方法、提高實驗效果。本階段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反思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每月、每學期進行課題總結、研討反思活動,邊實踐、邊研究、邊修正,並及時總結經驗,物化成果。

3。實驗教師要轉變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民俗文化的活動中自主活動、自主探究,從而探索中學生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4。 本階段按既定的研究方案進行實施全面有序的開展實驗研究。全面實施研究計劃,在實踐中積累過程研究資料。

第四階段:課題中期報告階段

研究時間:年12月

研究任務: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提煉初步的研究成果,撰寫中期報告,接受中期評估驗收,在專家們的引領下進一步調整研究方向、改進研究過程。

具體工作:

1。課題研究中期,邀請專家對課題研究及過程進行指導,並修改、完善、充實該課題,進行課題中期鑑定和論證,不斷調整、完善,保證研究方向正確,過程紮實,效果明顯。

2。課題組把“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的理念作為活動口號,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民俗活動,自主合作解決活動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整個過程中,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身的成功和失敗中鍛鍊並收穫成長。

四、課題研究的具體工作與工作成效

(一)理論學習心得

1。研讀書籍,提升科研能力。課題組積極利用有效時間,集體學習了《東原文化叢書》。

課題組透過不斷的讀書活動使課題研究成員看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得以加強。集體交流心得和體會,為更好的開展課題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透過對《鄉土文化: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沃土》、《用好鄉土文化服務思想政治教育》、《讓家鄉的自然、文化資源走進孩子心中》等多篇文章的研讀和剖新,更加突出明確了地方資源、課程資源和課題研究的有機聯絡,為課題研究找到了切入點。

**老師在 年暑假教師讀書活動中被評為“先進個人”,**老師在在 年暑假教師讀書活動中被評為“先進個人”,**老師獲得 年教科研先進個人。

2。撰寫論文反思課題研究

在一年的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教師撰寫了多篇反思論文,。

(二)實踐探索成果

本課題的最終落腳點是學生對鄉土生態教育,為此,課題組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研與科研同行的研究方式,積極有效的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活動。

1。在校本課程研發中挖掘**鄉土生態魅力

一千多年的****,有著無數青少年生活與教育必須的養分,讓他們置身在****的情境中,讓他們在與自己能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的真實接觸、體驗中,真正觸動他們的心靈,在瞭解、認同並創新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鮮活地引領兒童生命成長,讓人格自然而完美起來。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素材,架構特色課程,開展教學和研討活動。

1、運用教師講解、資料演示及學生資料收集等方法,初步掌握相關****知識。

2、知道****的主要內涵,瞭解其形成、現狀與發展趨勢。

3、透過分析、討論的方法瞭解****的傳承方法,並培養學生關注家鄉、珍愛文化資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課程

簡介

課程標準和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利用地域優勢,充分挖掘****的教育價值,整合時代精神開發特色校本課程,設計開展高中生創意活動,學習傳承****,努力構建“生態、創新、求美”的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縣**中學中學校園文化。

緒論

第一章:****之起源、發展

第一節 ****的範圍與時間起迄

第二節****、佛教文化的區別聯絡

第二章:****的內容涵蓋

第一節 梁山泊與**湖

第二節 大清河與大汶河

第三節 大運河與戴村壩

第四節 白佛山

第五節 **水滸影視城

第六節 稻屯窪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第七節 六工山

第八節 龍山

第九節 羅貫中紀念館

第十節 **湖溼地公園

第十一節 宗教遺存,自成一景

第十二節 人文元素,城市精神

第三章:學生眼中的****

第一節我眼中的****

第二節我家的****

課程開設條件保障

微機房教室

2。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展現**鄉土生態文化

課堂教學是課題研究的立足點和研究價值的最終體現。我們將開發好、利用好****,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案;收集相關課題教學實錄,形成教學案例集。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將不斷探索和研究展現****的方法和模式,例如在新授課中,透過情境教學法展現****,又例如在複習課教學中,透過時政資源和地方資源相結合的方式展現****,最終實現本課題目標,實現****的傳承教育研究。

3。在師生共同成長中感悟**生態文明價值

課題研究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對教材的理解、剖析有一定的研究,對於教材的有效整合、地方資源的選取也要有一定的能力,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陶老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民俗文化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能夠很好的利用這個資源,讓學生自己感悟生活,從而更能懂得生活的意義,生存的價值。

課題研究更加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引導學生認知****,引鄉土資源入課堂;用好鄉土文化服務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沃土,讓家鄉的自然、文化資源走進孩子心中。同學們撰寫了以**主題的小論文多篇;小組合作完成了手抄報。

五、課題研究的疑難困惑

課題組紮紮實實的開展了兩年的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課題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實效,但還有許多問題困擾著我們:

1。課題組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遇到了社群、學校和家庭三方聯動的困難,現在切身感到課題開展缺乏相應的社會機構、資金支援。

2。課題研究過程中缺少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的適時、經常性的指導,專業性問題不能及時和有效解決。

3。****風俗比較豐富龐雜,課題研究的核心概念的界定還需進一步明確。

4。課題研究過程中過程性材料收集和整理不及時不規範,由於課題組教師肩負一線教學工作,校本課程研發的時間精力有限。

六、課題研究後期設想

1。開展學生對****的認知,文化內涵。

2。組織課題研究組教師收集整理課題研究成果,撰寫圍繞課題的相關教學教育論文和教學設計。

3。開設貼近學生的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並編寫校本課程的教學大綱、教案。

4。課題研究的開展和實施還需要全組的群策群力,有序切實開展課題的研究總結工作。

5。課題研究尋求社群、社會和學校的幫助和支援,為課題的開展尋找社會資源。

課題研究沒有終點,中期報告只是一次回顧與反思,是研究中的一次新的起點。課題組本著課題研究需要互助、互動、互利的原則,在以後的課題研究中繼續重視理論學習,將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實踐、校本課程研發、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終身發展相結合,努力提高研究成果水平。

三、主要階段性成果及影響:成果名稱、成果形式、完成或發表時間、成果影響等,限3000字左右,(可加頁)。

研究的成果

(一)課題研究使學校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1。改變了傳統教育教學觀念,鍛造了科研型服務型教師隊伍。

斯賓浩斯提出“教師即研究者”。只有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才能使我們教師的工作更具科學性。經過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激起了教科研的熱情,湧現了一批教科研骨幹,促進了自身專業化發展。課題研究過程中,實驗教師有多篇研究性論文、案例發表或獲獎。

2。教育在**上生根發芽,學生在鄉土教育中茁壯成長。

在研究過程中,學生透過課題的引領,加深了對家鄉的進一步瞭解,陶冶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透過開發****,豐富了學習內涵,達到了傳承鄉土、薰陶情感、提升能力、塑造形象、發展經濟的目的。

(1)優化了**,傳承了鄉土文化

**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其教育價值也是難以估量的。應該說,當前青少年甚至成人確實存在著對鄉土的資源的淡忘或者漠視的情況。無論是從實驗教師的角度還是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挖掘、整理**的過程就是一種認識的過程。開掘得好,利用得恰當,認識得清晰,對於培育學生的鄉土意識和鄉土精神都是大有裨益的。**裡面包含的文化意蘊,是滋養本土鄉風文明的精神養料,開掘就必須注重最佳化,最佳化的就要加以利用,利用就是熱愛、就是傳承。

(2)推動了鄉風文明,激活了真摯情感

新農村建設,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蒐集整理利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對於促進鄉風文明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與時代文明行進的節拍吻合。對於推動鄉民認識鄉土文化、熱愛鄉土文化、保護鄉土文化、宣傳鄉土文化,做文明人,又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透過系列活動,激活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真摯情感,學生認識家鄉、熱愛家鄉、服務家鄉的意識顯著增強。

(3)創新了生態文明教育形式,提高了學生素質

傳統的生態文明教育形式以老師的說教為主,缺乏創新,所有的學生接受的教育內容具有相同性,缺少了獨特的東西,學生在千篇一律的教化中缺少了獨立個性。**的整合、開發和利用的行為就是在豐富生態文明教育形式,就是生態文明教育形式的極大創新。學生在學習、開掘、整理、利用**的過程中鍛造了品格,培養了交際能力、禮儀素養和心理品質,培育了鄉土文化的傳承精神、熱愛意識、責任意識。

(4)。明確了開發基本原則,形成了校本生態文明課程體系。

我們在挖掘鄉土教育資源,開發校本課程的實踐中,提煉出了一定的理論經驗。我們感覺到:校本課程開發必須首先解決三個最基本的問題,即:在什麼基礎上開發?為什麼開發?怎樣開發?只要抓住這幾個基本的關鍵的問題,樹立開發基礎上以校為本、開發目標以人為本、開發實施上以生為本的理念。就能夠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於鄉情、校情的校本課程開發之路。

(二)形成了可喜的物化成果:

1。撰寫了課題結題報告;

2。彙編了課題研究論文、案例集;

3。編撰了學生小論文集等。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範本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範本